2025年03月18日发布 | 1595阅读
神经介入-AIS
脑血管-自定义

健谈卒中 | 邢鹏飞教授:中等血管闭塞抽吸取栓经验分享

邢鹏飞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达人收藏、周刊收录2项荣誉


引 言


中等血管闭塞(medium vessel occlusion, MeVO)是目前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研究的热点。约30%~50%的中等血管闭塞静脉溶栓后可以实现早期再通。然而,相对较窄的静脉溶栓时间窗限制了静脉溶栓药的应用;而超时间窗静脉溶栓面临高出血转化风险。对于超静脉溶栓时间窗、静脉溶栓后血管仍闭塞或不适宜行静脉溶栓的致残性中等血管闭塞,可以考虑行血管内取栓(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 EVT)治疗。虽然DISTAL、ESCAPE-MeVO、DISCOUNT等三项随机对照研究均未证实MeVO-EVT优于药物治疗,但不能否认EVT在MeVO治疗中的价值。适宜的病人筛选和策略选择或许可以提高MeVO-EVT的临床预后、降低并发症。支架取栓器取栓和导管抽吸取栓均可以作为MeVO-EVT的一线治疗策略;相较于支架取栓器取栓,抽吸取栓具有操作流程相对简单、成本相对较低以及对血管机械牵拉损伤相对小等特点,可以考虑作为MeVO-EVT的首选策略。本期重点分享3MAX抽吸导管在MeVO治疗中的临床经验及技术操作细节。





Case 01

3MAX抽吸取栓治疗原发性大脑中动脉M3段、M4段闭塞





病例简介.

左侧大脑中动脉M3、M4段闭塞,3MAX各抽吸取栓一次再通;术中微导丝超选时出血,行球囊封堵止血。 


治疗过程.

术前CTA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3、M4段闭塞(箭头所指)


左侧颈内动脉正侧位造影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3、M4段闭塞(箭头所指)


微导丝超选M4段


双斜位路图下,3MAX在微导丝辅助下超选到位(箭头所指)


一次抽吸取栓血管成功再通(白色箭头),近端血管有出血(红色箭头,微导丝超选所致)


小球囊近端封堵止血


球囊充盈/卸压2次,造影,血止;动态观察无活动性出血


3MAX超选M3段抽吸取栓(箭头所指)


最终M3段、M4段均成功再通(箭头所指)



Case 02

3MAX抽吸取栓治疗继发性大脑中动脉M3段闭塞





病历简介.

右侧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抽吸取栓一次近端再通、血栓向远端逃逸;3MAX抽吸取栓成功再通血管。 


治疗过程.

右侧大脑中动脉M2上干闭塞


GT68抽吸取栓


近端再通


侧位可见部分血栓向M3段逃逸


3MAXGT68及“J”型微导丝辅助下超选到位


3MAX一次抽吸后血管成功再通(eTICI 3级)


血栓部分卡在3MAX头端



Case 03

3MAX抽吸取栓治疗原发性大脑前动脉A4段闭塞





病历简介.

左侧大脑前动脉A4段闭塞,局麻下,微导丝微导管辅助3MAX到位抽吸取栓成功再通血管。


治疗过程.

术前CTA提示左侧大脑前动脉A4段闭塞(箭头所指)


DSA示左侧大脑前动脉A4段闭塞(箭头所指)


“J”型微导丝辅助3MAX超选到位(箭头所指)


eTICI 3级


3MAX抽吸出的血栓



Case 04

3MAX抽吸取栓治疗原发性大脑后动脉P2段远端栓塞





病历简介.

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串联栓塞,基底动脉抽吸取栓再通后,使用3MAX抽吸导管行大脑后动脉抽吸取栓,成功再通血管。


治疗过程.

术前CTA提示基底动脉尖闭塞,同时合并左侧大脑后动脉P2段远端闭塞


DSA证实基底动脉尖栓塞


0.072in内径抽吸导管抽吸取栓


一次抽吸取栓基底动脉成功再通;左侧大脑后动脉P2段远端仍闭塞


侧位造影提示P2段远端闭塞


3MAX在微导丝辅助下超选大脑后动脉P3段



一次抽吸取栓后血管成功再通


eTICI 3级


血栓卡在3MAX头端



Case 05

3MAX抽吸取栓治疗小脑后下动脉继发栓塞





病历简介.

基底动脉闭塞,机械取栓术中发生继发性小脑后下动脉闭塞(PICA),路径迂曲,使用3MAX抽吸取栓成功再通血管。


治疗过程.

基底动脉闭塞,PICA显影良好,走行迂曲


基底动脉取栓后PICA继发栓塞(箭头所指)


3MAX PICA抽吸取栓1次


PICA  eTICI 3级





MeVO-EVT要不要做?




MeVO取栓是近年来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介入治疗研究的热点。MeVO并不意味着临床症状轻,有时可表现为中度及以上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尤其是功能区MeVO。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有明确功能残障且存在可挽救脑组织的MeVO,条件允许时大多数国内、外神经介入同道可能会开展EVT。从回顾性报道及系统综述的数据表明,MeVO-EVT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2025年国际卒中大会(ISC 2025)上公布了DISTAL、ESCAPE-MeVO、DISCOUNT等三项随机对照研究结果,遗憾的是三项研究均为阴性结果:MeVO-EVT未能证实优于标准药物治疗,且可能有害。这三项阴性结果会是黎明前的黑暗吗?



仔细分析三项研究数据,可以发现EVT组总体血管成功再通率相对较低(71.7% - 75.1%,DISCOUNT研究为77%,但病例数少)、EVT组和标准药物治疗组均有较高比例的静脉溶栓(60%以上,DISCOUNT研究中高达80%以上)以及出血发生率达40%以上。这三个因素可能是导致阴性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静脉溶栓提高了MeVO的临床预后;而对于超静脉溶栓时间窗或存在溶栓禁忌、静脉溶栓仍未再通的MeVO,EVT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提高EVT血管成功再灌注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能是改善MeVO-EVT临床预后的关键。


MeVO-EVT策略选择?





MeVO首选取栓策略选择对于提高血管成功再灌注率、降低并发症率具有重要影响。来自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及MeVO回顾性分析研究的经验,支架取栓和抽吸取栓均为一线取栓策略。与大血管闭塞不同,栓塞性质的MeVO占比相对较高;颅内动脉硬化狭窄(ICAS)导致的MeVO(如大脑前动脉A2段狭窄闭塞等)比例相对较低。对于栓塞性质的MeVO,小口径抽吸导管直接抽吸取栓可以考虑作为首选策略;相较于支架取栓,抽吸取栓有技术上的优势(流程相对简单、花费相对较低、机械牵拉损伤相对小)。对于ICAS导致的MeVO,首选支架取栓可能更合理。本期分析的病例均为栓塞性质(原发性、继发性栓塞),均首选抽吸取栓。



单一技术取栓操作失败时,需要更换取栓策略。采用支架取栓时需要配合高到位中间导管支撑,减少支架回撤拉栓距离、降低机械牵拉损伤血管风险。


MeVO-EVT抽吸取栓操作技巧





MeVO-EVT微导丝一般选择头端柔软可塑形,如塑 “J”形( 不易进小分支、穿破血管风险小) ,或“小S”形(便于成角血管超选)等。小口径抽吸导管一般要求与靶血管直径相近、头端柔软且近端支撑性好(导管超选到位容易)(鱼和熊掌有时需要兼得)。



无论是急性大血管闭塞大口径抽吸导管抽吸取栓、还是小口径抽吸导管MeVO抽吸取栓,接触血栓核心是抽吸取栓成功的关键。血管闭塞后前向血流受限,路图下的闭塞段并非血栓核心所在真实位置;抽吸导管一般需要超选至路图下的闭塞段远端抽吸,才能提高一次抽吸取栓血管成功再通率。



血栓核心的大致判断:当“J”型微导丝超选至路图下闭塞段远端时,若“J”型头端发生回折、弯曲,往往提示已经接触到了血栓;抽吸导管位置至少要跟进至微导丝头端才有可能一次抽吸取栓成功再通。



抽吸启动时机及装置:抽吸导管接触血栓前需要开启负压抽吸(建议在接触路图下的闭塞段前开启);抽吸装置可考虑首选负压抽吸泵或20ml注射器持续负压抽吸(与大血管闭塞抽吸取栓不同,MeVO抽吸取栓不需要强力抽吸)。




3MAX用于MeVO-EVT操作技巧




《急性缺血性卒中中等血管闭塞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文中列举了目前国内、外适宜行MeVO取栓的耗材,术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器械。本期病例均采用3MAX抽吸导管(远端内径0.035in,长度160cm)用于MeVO-EVT,均成功再通血管。



3MAX抽吸导管应用时通路建立:

1)通路1:长鞘+6F中间导管+3MAX+微导丝,3MAX作为“微导管”使用(病例2和4)。优点:迂曲路径下6F中间导管可以提供近端支撑、辅助3MAX快速到位。缺点:花费相对高;6F中间导管到位不理想时会限制3MAX到位(3MAX为锥形设计,不能通过5F内径的中间导管)。


2)通路2:长鞘+3MAX+微导管+微导丝,3MAX作为中间导管使用(病例1、3和5)。微导管选择内径为0.017in的微导管(内径为0.021in的微导管其外径相对较粗,无法通过3MAX)。优点:费用相对较低,适用于路径较好的病例。缺点:迂曲路径到位困难、微导管长度不够长。目前临床用微导管多为150cm(长度160cm的微导管逐步用于临床),因此使用时建议3MAX尾端接短“Y阀”(长度约1-2cm)或长鞘自带的“止血阀”(长度约0.5cm)以间接增加微导管进入3MAX的长度。






总 结






本期分享了5例3MAX抽吸导管直接抽吸取栓治疗MeVO的病例,血管均成功再通。病变类型包括原发性MeVO和继发性MeVO;病变部位涉及大脑中动脉M3段/M4段闭塞、大脑前动脉A4段闭塞、大脑后动脉P2段远端闭塞、小脑后下动脉闭塞;病因主要为栓塞。



除一例微导丝超选时发生血管穿破出血(受条件限制当时无柔软可塑“J”型微导丝;近端球囊封堵后成功止血),其余病例均未发生与器械或手术操作相关的机械损伤。



3MAX抽吸导管成功超选到位、接触血栓核心是抽吸取栓血管成功再通的关键。当直接抽吸取栓失败时,需要更换支架取栓。有临床报道应用“微钳夹”技术取栓,即支架取栓器释放后撤出微导管,裸交换3MAX抽吸导管到位,采用支架取栓联合3MAX抽吸取栓的方式提高一次取栓血管成功再通率。



降低近端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时继发性MeVO、提高MeVO-EVT效率、降低并发症率是改善临床预后的关键。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继续探讨MeVO治疗的最合理策略。






术者简介



图片1.png

邢鹏飞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脑血管病中心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脑卒中学会缺血性诊疗规范学组组员

主持和参与国家科技部立项课题3项

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

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担任Stroke、AJNR、European Radiology、BMC Surgery、BMC Neurology等杂志审稿人

副主编医学著作1部,参编医学著作6部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查看):

[1] Psychogios M, Brehm A, Ribo M, et al. Endovascular treatment for stroke due to occlusion of medium or distal vessels. N Engl J Med 2025 DOI:10.1056/NEJMoa2408954

[2] Goyal M, Ospel JM, Ganesh A, et al.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stroke due to medium-vessel occlusion. N Engl J Med 2025 DOI:10.1056/NEJMoa2411668

[3]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 急性缺血性卒中中等血管闭塞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 中国卒中杂志,2024,19(11):1333-1358. DOI:10.3969/j.issn.1673-5765.2024.11.011

[4] Siegler JE, Shaikh H, Khalife J, et al. Aspiration versus stent-retriever as first-line endovascular therapy technique for primary medium and distal intracranial occlusions: a propensity-score matched multicenter analysis. Stroke: 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neurology 2023;3:e000931. DOI: 10.1161/SVIN.123.000931

[5] Goyal M, Ospel JM, Menon BK, et al. MeVO: the next frontier? J Neurointerv Surg 2020;12(6):545-547. DOI:10.1136/neurintsurg-2020-015807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