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7日发布 | 1028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脑血管-动脉瘤

【两维3D,全程显影】云南腾冲市人民医院Tubridge Plus全显影密网支架首例置入

宋海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杨盛府

云南腾冲市人民医院

杨崇仁

云南腾冲市人民医院

蔡蕊

云南腾冲市人民医院

达人收藏



微创脑科学新一代“两维3D,全程显影Tubridge Plus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震撼发布。近日,云南腾冲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团队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宋海教授的指导下完成Tubridge Plus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首例置入,成功为一名67岁女性患者实施治疗。期间,团队配合密切,手术过程顺利,支架全程显影、贴壁理想,即刻手术效果良好。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67岁,女性。

入院诊断:右侧颈内动脉瘤,右侧动眼神经麻痹。


术前造影


DSA造影提示:右侧颈内动脉梭形动脉瘤。

image2.png

media1 00_00_00-00_00_30.gif


瘤体大小约:7.18mmx6.71mm;远端血管径约2.7mm,瘤体远端血管径约3.8m,瘤体近端血管径约3.9mm。


image4.png

image5.png

image.png







治疗策略



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弹簧圈栓塞联合治疗右侧颈内动脉梭形动脉瘤

术前给予充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并监测患者抗凝情况;术后持续给予双抗治疗


术中材料


8F 90cm输送导管

6F 115cm颅内支撑导管

神途威龙神经导丝0.014inch 200cm

Fastrack 27-155支架导管

可解脱弹簧圈(8mmx30cm、6mmx20cm、5mmx15cm)

Tubridge Plus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5.5mmx25mm


手术过程


Step1:在工作位路图可视下,输送Fastrack-27支架导管到达M2段并同步输送Tubridge Plus 5.5mm*25mm到达支架导管远端位置。

image7.png

media3 00_00_00-00_00_30.gif


Step2:采用回撤支架导管技术使支架头端打开呈“V”型状态,同步回撤支架系统到M1段近端位置实施锚定,并采用缓慢回撤支架导管技术释放支架头端。

image.png


Step3:当支架释放接近到中间Mark时填充弹簧圈给予支撑,调整工作角度通过透视影像判断支架远端锚定、打开情况。

media5 00_00_00-00_00_30.gif

media6 00_00_00-00_00_30.gif


Step4:确定支架远端充分锚定、打开后,采用“给张松张”技术对瘤口弯部位置进行释放;当支架释放到接近尾端时,采用多角度旋转技术判断支架中前端打开与贴合情况。


media8 00_00_00-00_00_30.gif


Step5:确定支架中前端打开、贴合良好时,继续填充弹簧圈以稳固支架为尾端释放做准备;为使支架尾端能充分地打开及精准的释放在落脚点,采用“推拉+瞬间”释放技术,快速释放支架尾端。

media9 00_00_00-00_00_30.gif


Step6:确定支架整体打开、贴合良好后,持续填充弹簧圈以到达瘤口致密程度;填塞充分后,采用“massage”技术由远至近对支架每个节段进行充分按摩,使支架达到与血管内壁完整贴合效果。

media11 00_00_00-00_00_30.gif

media12 00_00_00-00_00_30.gif


Step7:即刻造影显示,支架打开良好且释放位置精准,瘤内滞留显著。

media13 00_00_00-00_00_30.gif








术后检查


术后正侧位造影显示,瘤内滞留明显、远端血流通畅。

media14 00_00_00-00_00_30.gif

media15 00_00_00-00_00_30.gif





术后体会


Tubridge Plus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是微创脑科学的经典血流导向密网支架Tubridge的第二代,进行了诸多升级,其最显著的特征“双螺旋+全程显影”其特点比单纯通体显影更加有助于判断支架每个节段的打开与贴合效果。

Tubridge Plus血流导向密网支架使用过程中可以明显感受到支架推送更顺滑,远端锚定更稳定,支架支撑与贴壁更有力,总体使用感受较好。



两维3D,全新升级

Tubridge Plus显影性能飞跃


从医学研究到临床实践,Tubridg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作为中国首款密网支架,缔造了多项“首个”记录,推动了相关行业和产品国产化的发展。而Tubridge Plus的创新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提升了在颅底部位的可视性,采用含铂芯的镍钛复合材料DFT丝编织而成,不仅每根编织丝具备优异的显影性能,而且还辅以标识性的螺旋缠绕显影丝,实现了支架两维3D可视同时,该产品通过结构优化,可实现与血管壁的无缝贴合与卓越的血流导向作用。支架采用表面处理技术,使支架氧化层更薄、更光滑,降低血栓附着风险。在继承前代产品Tubridg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优势的基础上,Tubridge Plus密网支架增强了对0.027英寸微导管的兼容性,从而简化操作步骤。


带教专家简介


image22.png


宋海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疾病中心介入科副主任

云南省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委会常委;云南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介入学组秘书;云南省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委员;云南省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委员;云南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各种脑脊髓血管疾病微创介入治疗,累计完成脑动脉瘤和脑血管狭窄微创介入治疗手术千余例

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5篇被SCI收录;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4项;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1部








专家简介


image23.png


杨盛府

云南腾冲市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科主任,毕业于昆明医学院,本科学历。2011年至今在腾冲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工作,熟练掌握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先后到保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等地进修学习,对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对神经重症,脑血管性疾病,眩晕症,癫痫,头痛,焦虑、抑郁状态、脑炎、肌病等的诊断及治疗

云南省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抗癫痫协会共患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抗癫痫协会重症脑功能监测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重症学组成员;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保山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腾冲市残疾评定专家;获国家卫建委脑死亡判断临床评估资质。获癫痫专业医生水平考试初级合格证书


image24.png


杨崇仁

云南腾冲市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主治医师;云南省预防医学会脑血管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2022年3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一科进修神经介入并取得云南省神经血管介入规范化培训合格证;2017年至今从事神经内科临床诊疗工作,目前主要从事脑血管疾病的诊疗及神经介入


image25.png


蔡蕊

云南腾冲市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主治医师;2013年毕业于昆明医科大学;2022年2月-2023年1月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进修神经介入1年,并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神经介入一年制进修班(综合)培训;2014年至今从事神经内科临床诊疗工作,主要从事脑血管疾病的诊疗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