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径输送
直径≤3mm的支架可经其017微导管输送系统释放,轻松达到小血管病变
▶贴壁随形
Thermal Blue热处理技术加持,提升径向支撑力,随血管形状贴壁
▶闭合头端
一体化编制闭合头端,减少血管壁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保证支架头端从输送系统中顺利打开
▶更全规格,2.0-6.5mm直径,10-55mm长度
给术者提供更多选择
强易达(Choydar)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治疗左侧大脑中分叉部动脉瘤
患者:女,47岁。
主诉:发现颅内动脉瘤6天。于6天前因眼花在外院就诊,完善颅脑MRA发现颅内动脉瘤,于2025-01-17在外院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目前患者偶有阵发性头晕,无视物旋转,无头痛,无恶心、呕吐,无意识丧失,无四肢抽搐,无饮水呛咳,无大小便失禁。为求进一步诊治转至我院。
入院查体:无明显异常。
既往病史:既往体健,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无,高血压:无;糖尿病:无;脑卒中:无;冠心病:无;其他特殊病史:无;无肝炎、结核、疟疾病史,预防接种史随社会计划免疫接种,无手术、外伤、输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左侧大脑中分叉部不规则动脉瘤。
载瘤动脉远端血管直径:2.85mm
载瘤动脉近端血管直径:3.01mm
动脉瘤尺寸:4.37mm*5.25mm*5.98mm
通路建立:经右侧桡动脉入路
拟行方案:颅内小直径密网支架置入术
手术策略:左侧大脑中动脉强易达小直径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置入术
6F薄壁鞘
Envoy DA 105cm 远端通路导引导管
0.014” 200cm Traxcess微导丝
Accessway 0.017”强易达FD输送微导管
3.0mm*25mm 强易达密网支架
微导管到位:
支架到位:
支架远端打开:
支架中段打开:
支架回收:
支架第二次远端打开:
支架第二次中段打开:
支架近端打开:
完全释放及推送回收导丝:
支架内按摩:
术后造影:
支架重建:
术后小结
对于Willis环远端动脉瘤的血流导向治疗,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强易达(Choydar)3mm以下血流导向装置可经其小外径0.017微导管输送系统释放,通过性好,支架推送及释放过程平顺,径向支撑力高,支架打开贴壁良好,头端封闭结构减少对血管壁的损伤,安全性好。
强易达(Accessway)0.017支架微导管外径小,对于通路内腔要求小,通过性好,支架释放过程张力小,不需要三轴系统的高强度支撑,适合于桡动脉入路神经介入的开展,患者舒适性更好。
术者简介
管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主任,影像医学与介入治疗学部主任
河南省神经介入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卫健委神经疾病质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介入医师分会委员神经介入学组副组长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河南省卒中学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主任委员
河南省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发表论文217篇,其中第一和通讯作者84篇,SCI收录55篇。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担任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放射学杂志、介入放射学杂志编委,中华介入放射学杂志电子版、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JVIR、CVIR、ER等国际知名专业杂志审稿人
袁永杰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介入科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学博士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委会经桡动脉介入协作组副组长;河南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介入治疗学会神经学组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委员会取栓学组委员
2016年吉林大学神经外科学博士毕业加入管生教授团队,主要方向为经桡动脉入路及上肢静脉入路脑血管疾病的介入诊治
扫描左侧二维码
进入畅医达品牌专区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