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7日发布 | 656阅读
神经介入-其他
脑血管-自发性颅内出血
创伤重症-自定义

【神外早8点 手术有新译】MMA栓塞联合SEPS置入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脑医汇

达人收藏

Location(地点)

Team(手术团队)


美国华盛顿/MedStar华盛顿医院中心神经外科


Patient(患者)

Background(手术背景)


●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一种可导致死亡和发病的常见神经外科疾病,其最佳管理办法和干预措施仍存争议。该团队2022年发表的相关研究表明,脑膜中动脉(MMA)栓塞联合硬膜下排空阀门系统(SEPS)置入术治疗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传统开颅组(p<0.05);大多数患者术后即刻出院回家;MMA/SEPS联合治疗也并未增加死亡率、再入院率或术后并发症。MMA/SEPS手术为cSDH患者提供了一种可替代传统开颅的安全、有效、微创选择。这篇研究文章旨在通过具体病例进一步展示技术步骤和细节。

● 患者男,83岁,向初级保健医生主诉轻微头痛症状后,转至MedStar华盛顿医院中心神经外科行头部CT检查,示右侧存在厚度2cm的cSDH,伴1cm中线移位。入院次日,患者在神经介入手术室内接受MMA/SEPS治疗,并利用锥形束CT进行实时成像。


Technique(技术)

Procedure(手术过程)


1.MMA栓塞术

(1)在患者腕处桡动脉附近注射局部麻醉剂(1%利多卡因),随后在超声引导下建立桡动脉通路(图A、B)。

(2)使用微导丝将5 Fr鞘管置入桡动脉,再用5 Fr Sim 2和035 Glidewire进入颈总动脉(图C)。

(3)基于左侧颈外动脉的侧方工作位造影,采用同轴技术将微导管和微导丝选择性地推送至MMA前段和后段的分叉部(图D)。

(4)将45至150µm的聚乙烯醇(PVA)颗粒与造影剂在注射器中混合备好,该注射器通过三通接头与导管和1个1-cc注射器相连(图E)。

(5)在荧光透视的直接引导下注射PVA颗粒,直至目标血管内血流停滞(图F),在左侧颈外动脉栓塞后行侧位造影(图G)。

(6)使用TR Band有效止血,闭合穿刺部位(图H)。



2.SEPS置入术

(1)MMA栓塞术后患者仍处于麻醉状态时,轴位CT扫描显示存在SDH(图A)

(2)在患者头皮上放置不透射线的基准标记物,以确定SEPS的放置位置(图B)。

(3)头皮处做1cm切口直至颅骨外板,使用手持扭钻对颅骨钻孔(图C)。

(4)将SEPS的端口固定在颅骨上,以气密方式连接引流管和负压引流容器(图D、E)。

(5)最后,轴位CT扫描确认SEPS已置入,可见血肿有所减小(图F)。


SEPS图示。A:用于颅骨钻孔的手持扭钻。B:经钻孔插入SEPS导管,上方黑色箭头指示接口,下方箭头指示相连的引流管。C:SEPS固定到位,白色箭头指示接口和引流管。D:术后影像,白色箭头指示外部接口和引流管。


Outcome(结果)

Review(手术复盘)


● 与术前检查结果(图A)相比,患者就诊9天后的头部CT复查结果示血肿体积减小,中线移位程度减轻(图B)。5个月后,头部CT检查显示,cSDH及其相关占位效应已完全消失。



● 血管内手术与床边手术的结合实现了血肿减压,进而促进血肿再吸收并预防复发。在单次麻醉期间完成这两种手术,对于可能有多种合并症的体弱患者而言,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其重复手术的风险,同时降低复发风险。

● 术后即刻血肿通常可见减小,发生气颅的情况较少。由于硬膜和硬膜下膜的造影剂染色与MMA栓塞成功相关,后续的CT检查可能会被误判为存在急性成分。

● 对于有症状且考虑进行血肿清除的cSDH患者,推荐采用MMA/SEPS方案。典型的适应症包括神经功能受损、伴有中线移位的SDH、血肿大小超过10mm等。当患者的cSDH未造成明显的占位效应,或患者正在接受无法停药或逆转的抗血小板/抗凝治疗时,仍需接受栓塞术,但不进行SEPS置入术。

REF:Gensler R, Grady C, Keating GF, Dowlati E, Felbaum DR. Middle meningeal artery embolization and subdural evacuating port system placement for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s: how I do it. Acta Neurochir (Wien). 2025;167(1):67. Published 2025 Mar 10. doi:10.1007/s00701-025-06483-x


点击二维码前往脑医汇-病例夹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二维码前往脑医汇-文献速览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