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痴呆是一种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D),即“老年痴呆”是其中最常见的类型,其发生和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而饮食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日常饮食中,红肉(如牛肉、猪肉、羊肉)是许多人餐桌上的常客。然而,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红肉的摄入,尤其是加工红肉(如腊肉、香肠、热狗等),可能对大脑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2025年2月11日,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在临床神经病学顶级期刊《神经病学》(Neurology)上发表了以《美国成年人长期摄入红肉与痴呆风险及认知功能的关系》为题的文章。结果发现,加工红肉(如培根、热狗、香肠等)的摄入量越高,患痴呆症的风险越高,认知能力越差。
![]()
在这项长达43年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参与者的饮食情况进行了评估,主要包括加工红肉和未加工红肉(如牛肉、猪肉、羊肉等)的摄入。
数据显示,每天摄入≥21克加工红肉的参与者,相比摄入<8.5克的人,痴呆风险增加了13%。并且,前者相比后者的客观认知老化速度也显著加快;这种关联甚至表现为线性关系,即加工红肉的摄入量越高,客观认知衰退的速度越快。不过,研究并未发现未加工红肉的摄入与痴呆症风险或客观认知能力衰退之间的显著关联。
好消息是,研究还发现,用坚果、豆类、鱼类、家禽、鸡蛋等更健康的蛋白质代替加工红肉有助于降低痴呆症的风险,并减缓与年龄相关的认知能力下降。
对于结果背后的潜在机制,研究指出:
首先,高饱和脂肪摄入可导致总胆固醇水平升高,进而引发中枢神经系统内固醇循环变化,还会减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水平,从而导致认知功能下降。
其次,大量红肉摄入会引起胰岛素抵抗,直接损害大脑皮层活动。
第三,加工肉类中有害物质水平较高,包括亚硝酸盐、N-亚硝基化合物、钠,它们具有促炎、促氧化和神经毒性,共同作用导致痴呆风险增加。
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得知,我国居民应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均衡覆盖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其中动物性食物中,鱼、禽、蛋类和瘦肉摄入要适量,平均每天120~200g;优先选择鱼,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
![]()
值得一提的是,红肉在饮食中并非禁忌,但过量摄入,尤其是加工红肉,可能对认知功能产生不利影响。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用更健康的蛋白质来源替代部分红肉,不仅可以降低痴呆风险,还能改善整体健康状况。也请大家不要过度焦虑,如有疑问,可以咨询营养科医生。
END
![]()
![]()
如您想要了解更多详情或进入病友群交流,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脑医咨询助手并备注疾病名称:18621705623(微信同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