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3日发布 | 56阅读
小儿-先天性畸形
其他-自定义

【神外早8点 手术有新译】颅面裂合并眶距增宽症的个性化手术治疗

脑医汇

达人收藏


Location(地点)

Team(手术团队)


伊朗德黑兰市/Fatima整形与重建外科医院颅面中心


Patient(患者)

Background(手术背景)


● 颅面裂是复杂的先天性畸形,涉及面部和颅骨的软组织及骨骼发育异常。在颅面裂的背景下,眶距增宽症(ORH)可能由中线或旁中线面部结构的扩张引起。这可能是由于骨质过度生长或脑膨出形成,导致眼眶向侧面移位。相关的并发症包括垂直斜视、眼球内陷和其他眼部异常。Tessier等人强调了早期矫正(3岁)的神经眼科益处以及入学前(6岁)或牙齿发育成熟后(12岁)手术的心理社会优势,并于1976年根据裂隙相对于眼眶的位置,分配数字编号进行分类,系统性地为颅面裂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标准化框架。相关手术治疗需综合考虑患者年龄、畸形类型及严重程度等因素,以实现最佳的美学和功能效果。

● 研究于2016年7月至2023年10月间纳入22名患有颅面裂合并眶距增宽症(ORH)的患者,其中男性15名,女性7名,中位年龄为8.5岁。采用Tessier分类系统,包括:Tessier 0号(n=5;图1)、Tessier 1号(n=7;图2)、Tessier 2号(n=4)、Tessier 3号(n=3)和Tessier 13号(n=3);脑膜膨出(n=14;图3);以及眶距增宽症(n=22)。手术方案的选择基于畸形的严重程度和类型,包括镜框截骨术(spectacle osteotomy)、眶盒截骨术(box osteotomy)和面部二分截骨术(facial bipartition osteotomy)。


图1. Tessier 0号颅面裂。正中裂涉及鼻子、嘴唇,以及可能的牙槽嵴。主要特征包括鼻部分裂且鼻小柱宽阔、鼻梁增宽以及眶距增宽。


图2. Tessier 1号颅面裂。旁正中裂影响额骨、嗅沟和筛骨,导致眶距增宽和鼻骨-上颌骨区域增宽。软组织受累包括鼻翼裂隙、鼻背隆起、垂直向眼眶错位、内眦间距增宽以及舌形额发际线。


图3. 一位13岁患者的术前(A)和术后(B)照片,该患者接受了眶距增宽症(ORH)矫正手术,并因复发性脑膜膨出被转诊。


Technique(技术)

Procedure(手术过程)


1.标准手术流程:脑膜膨出修复在1岁内,颅缝早闭手术在3到6个月大时进行。恒牙牙胚形成后可做眶盒截骨术,或2至5岁间做面部二分截骨术。5至15岁期间保护视力和听力。所有患者都经过标准化颅面手术,包括骨切除、四壁眶盒截骨术和眼眶内移。下眶缘截骨时保护眶下神经,截骨保持眼眶容积,眼眶向中线移动并固定。必要时进行颅面重建,切除多余鼻骨等,用钛板稳定眼眶内移,自体骨移植填充缺损。软组织手术包括内眦固定和鼻重建,骨缺损严重者用肋骨移植。


2.术式选择:22名患者中,分别有7人、10人和5人接受了镜框截骨术、眶盒截骨术和面部二分截骨术,手术依个体情况定制。


图4. 患者病程:蓝色代表脑膜膨出修复手术的年龄(以月为单位);绿色代表眶距增宽症(ORH)修复手术的年龄(以年为单位);红色代表最后一次随访的年龄。


● 眶盒截骨术(图5A):通常用于矫正眶距增宽症(ORH)。通过手术修改周围的骨结构,可以将眼眶拉近,改善面部对称性,并解决相关的功能和美学问题。

● 面部二分截骨术(图5B):通过中线将中面部分成两半,以重新定位面部骨骼,纠正眼眶错位和中线偏移等问题,通常用于治疗严重的颅面裂或复杂的面部异常,同时解决眶距增宽症(ORH)和咬合问题。从眶上缘开始,沿着眶壁向外扩展截骨,模仿LeFort III型截骨术,向下延伸至牙槽段,将整个中面部作为一个整体移动和旋转。通过联合经颅-经面途径,可以进行眶内环形截骨,切除筛骨结构,为上面部内旋创造空间,同时使上颌牙槽段和腭部外旋,以扩展面部横向尺寸并矫正后牙反颌。必要时,可通过LeFort III型改良来增加中面部的突出度。

● 镜框截骨术(图5C):用于治疗与先天性疾病如颅缝早闭相关的眼眶、鼻子和中面部畸形。手术涉及经额骨进行颅骨切开同时保留额骨带,以及在眼眶周围和梨状孔周围切除骨头以便眼眶内移,其中固定外侧眶韧带是关键步骤,内侧眼角则通过经鼻钢丝和微型金属板固定,金属板固定于鼻骨上,其下部孔与泪骨嵴对齐,以实现精确定位和双侧眼角固定。


图5. 面部截骨术的示意图:眶盒截骨术(A)、面部二分截骨术(B)和镜框截骨术(C)。


Outcome(结果)

Review(手术复盘)


● 术中发现两例感染(9%),其中1例患者接受静脉抗生素治疗,另1例需静脉抗生素及手术清创。

● 术后5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泄漏(22.7%),其中2例并发脑膜炎(40%),显示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强调了制定明确管理方案的重要性。一例患者因持续脑脊液泄漏需再次手术探查。


● 本研究指出颅面裂和眶距增宽症手术管理的复杂性,强调个性化治疗和术后并发症风险。需精心护理和明确的管理方案来改善患者预后。

● 因样本量小、回顾性设计和单中心特性,限制了结果的普遍性和外推性。缺少长期随访数据影响了对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的全面评估。手术技术差异和患者特征多样性可能影响结果,且研究统计效能有限,难以发现显著关联。

REF:As'adi K, Ahmadi S, Mirsalehi M. Surgical treatment of craniofacial cleft and orbital hypertelorism: a single-center cohort study. Neurosurg Focus. 2025;58(1):E4. doi:10.3171/2024.10.FOCUS24573


点击二维码前往脑医汇-病例夹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二维码前往脑医汇-文献速览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