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08日发布 | 1442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脑血管-动脉瘤

DCwire Solo|DCwire®微导丝在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夹层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一例

张明然

泰安市中心医院

李震

泰安市中心医院

达人收藏
















1分钟速通1个病例,轻松掌握“微构”设计神经微导丝在颅内复杂通路建立中的应用要点。




病例信息



DSA示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夹层动脉瘤


瘤体大小:9.7mm*6.7mm*4.8mm

瘤体形状:梭形



通路建立



1.png





DCwire®微导丝配合power select plus支架微导管到位右侧大脑中动脉M3远端。



2.png





再次使用DCwire®微导丝配合Echelon-10微导管到位同侧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瘤腔。




术后造影



路径造影未见血管显影异常,结束手术。



术者体会



临床中,对神经微导丝的需求既要兼顾柔软安全性的前提下,又需要良好的扭控性能,平衡两者之间的性能往往是导丝满足病例建立通路需求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本例病例,导丝需要前后携带两根微导管超选到位,无论是安全性及操控性上,对整体建立通路具有较大的挑战!



术中应用DCwire®微导丝,通过其微构设计的结构及材料组合设计平衡性能,满足临床需求。微导丝远端柔软,术中操控安全,精准操控。


该患者选用了标准版DCwire®微导丝,先后配合power select plus支架微导管、Echelon-10微导管超选目标位置;在配合内径大的power select plus支架微导管时展示出稳定的支撑性;在寻找夹层动脉瘤的真腔时表现出良好的操控性;最后在释放完密网支架按摩支架时其塑形保持能力也有良好的表现。




术者简介


图片1.png

张明然

泰安市中心医院



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济宁医学院。于2010年在北京天坛医院进修神经外科,于2011年在山东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修学习神经介入,从事神经介入10余年

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脑血管介入与手术治疗分会委员


图片2.png

李震

泰安市中心医院



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2018年在北京天坛医院进修神经介入

现任山东省卒中学会脑血管介入与手术治疗分会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放射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小儿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发表论文10余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 5篇,参与课题获得泰安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


特别说明:本页面所包含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本页面所包含的内容,仅为专家个人观点,不能代替医疗专业人士的判断。本页面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嘉介谈

66.3万阅读 | 407内容

DCwire®微导丝

4.2万阅读 | 33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