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09日发布 | 974阅读

OCIN·2024年度盘点|许璟:脑积水的血管内分流装置(eShunt™系统)

许璟教授团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李建儒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徐丁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达人收藏、周刊收录2项荣誉







脑积水是一种常见的颅脑疾病,治疗周期较长、并发症多且病情易恶化。脑积水可根据病理机制分为梗阻性和交通性脑积水。主要手术方式之一是分流术:包括侧脑室外引流术,侧脑室-腹腔分流术,腰大池-腹腔分流术 。但是这种分流手术面临着脑出血、神经系统感染、堵塞、引流过度等多种并发症的风险。


2014年,Dr. Carl Heilman和 Dr. Adel Malek教授提出经静脉在岩下窦进行硬脑膜穿刺进入桥小脑池,从而分流脑脊液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理念,并开发了脑积水的血管内分流装置(eShunt™系统)。该系统的作用原理,是模拟大脑蛛网膜粒吸收脑积水的功能,在X射线指导下,通过导管系统经股静脉途径,将患者的小脑桥脑角池与岩下窦相连接,实现对脑脊液进行引流。




编写团队

许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李建儒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徐丁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该系统由临时锚定支架,快速交换输送系统及植入式引流管三个主要部分构成,其中植入式引流管长度为3cm,用于连接小脑桥脑池和颈内静脉,脑脊液通过该通道从小脑桥脑池流入颈内静脉,平衡压力的同时,避免了回流问题。

该产品具有:1),避免侵入性手术、全身麻醉、住院时间延长和术后疼痛管理;2),减少与传统脑积水分流管相关的故障,例如感染、导管阻塞和过度引流;3),无需将硬质导管穿过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白质;4),也无需进行与传统VPS置入和翻修手术相关的多切口和侵入性分流导管隧道等多个优点。


2019年完成临床首例eShunt™植入手术。

目前,eShunt装置植入的多项临床试验正如火如荼的开展。2024年9月在法国召开的ESMINT(欧洲微创神经治疗学会)会议上Dr. Adel Malek教授介绍了最新的有关eShunt装置治疗正常颅压脑积水的临床试验进展。截止到2024年9月,总共有51位正常颅压脑积水的患者接受eShunt装置治疗。分别有36名患者完成90天随访;26名患者完成180天随访;16名患者完成365天。随访的结果显示92%(33/36)的患者在90天随访时正常颅压脑积水的症状明显改善,96%(25/26)的患者在180天随访时正常颅压脑积水的症状明显改善,94%(15/16)的患者在360天随访时正常颅压脑积水的症状明显改善。


正常颅压脑积水的患者接受eShunt装置治疗后的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既往文献所报道的传统分流手术后的症状改善率。安全性方面,所有接受eShunt装置治疗的正常颅压脑积水患者无一例患者出现脑出血、过度引流和邻近血管或脑组织的损伤。目前该项临床试验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除此以外,2024年5月7日,CereVasc宣布已获得FDA批准,启动“评估CereVasc® eShunt系统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性研究”(STRIDE试验)。

该研究的治疗组为eShunt装置治疗正常颅压脑积水,对照组为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正常颅压脑积水,该研究将按照1:1将正常颅压脑积水患者随机进行分组,每组计划纳入115名患者。我们非常期待这两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临床研究的结果。


编写团队简介



许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神经外科副主任,研究生导师,从事脑血管疾病诊治工作32年,擅长脑动脉瘤介入治疗,脑血管畸形介入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病的取栓治疗,颅内外血管狭窄的支架治疗。担任卫计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出血性卒中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委,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脑卒中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浙江省卒中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委会主任委员,浙江省神经介入沙龙召集人。



李建儒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博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脑血管疾病的血管内治疗和临床转化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完成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相关SCI文章10余篇。



徐丁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现为浙大二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主要方向为脑血管疾病尤其是神经介入治疗的基础与临床。

图片
OCIN专区

长按并识别上方二维码

进入脑医汇,回顾OCIN精彩内容


图片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临床研究

4540内容1166阅读

进圈子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