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8日发布 | 127阅读

抗癫痫药物临床应用

胡永珍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达人收藏

癫痫,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以反复、短暂的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突发、短暂脑功能失调为特征。针对不同类型的癫痫发作,医生会选择不同的抗癫痫药物(AEDs)进行治疗。

据统计全世界约有5 000万癫痫患者,儿童、青少年及老年人为好发人群。目前控制癫痫发作以药物为主,尽管有许多可用的抗癫痫药物,但仍有20%~30%的癫痫患者癫痫发作无法得到控制。卡马西平和丙戊酸钠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线抗癫痫药,奥卡西平、左乙拉西坦是新型抗癫痫药物。上述4种药物对控制癫痫发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些药物具有服药周期长、体内药物动力学个体差异显著、不良反应多、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等缺点。

一、传统抗癫痫药物

1. 丙戊酸钠(Valproate)

   - 适应症:广谱抗癫痫药物,适用于全面性发作(如失神发作、强直-阵挛发作、肌阵挛发作)、局灶性发作(伴或不伴全面性扩散)及混合型发作。  

   - 应用范围:可作为单药或联合用药的首选,尤其适用于全面性癫痫。但对肝功能不全者需谨慎,孕妇禁用(因致畸风险高)

2. 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

   - 适应症:主要用于局灶性发作(部分性发作)、三叉神经痛。  

   - 应用范围:对局灶性发作疗效显著,但可能加重失神发作或肌阵挛发作。需注意过敏反应和肝酶诱导作用,与其他药物联用需调整剂量。

3. 苯妥英钠(Phenytoin)

   - 适应症: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局灶性发作、癫痫持续状态(静脉注射)。  

   - 应用范围:对失神发作无效甚至可能恶化。需监测血药浓度(有效范围10-20μg/ml),长期使用可能引起牙龈增生、共济失调等。

4. 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 

   - 适应症:广谱抗癫痫药,适用于各类型癫痫(尤其是儿童癫痫)、癫痫持续状态及高热惊厥预防。  

   - 应用范围:作用快、价格低廉,但长期使用易导致认知功能损害和依赖性。

5. 乙琥胺(Ethosuximide) 

   - 适应症:儿童失神癫痫的首选药物。  

   - 应用范围:对典型失神发作疗效显著,但对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无效。副作用较少,常见嗜睡和头痛。

6. 氯硝西泮(Clonazepam)  

   - 适应症: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癫痫持续状态。  

   - 应用范围:短期控制急性发作,长期使用易产生耐受性,需逐渐减量停药。

二、新型抗癫痫药物

1. 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

   - 适应症: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局灶性发作、肌阵挛发作。  

   - 应用范围:安全性高,无肝酶诱导作用,适用于孕妇及儿童。起效快,生物利用度近100%。

2. 拉莫三嗪(Lamotrigine)  

   - 适应症:局灶性发作、全面性发作(包括失神发作)。  

   - 应用范围:需缓慢加量以减少皮疹风险,与丙戊酸钠联用可增强疗效但需调整剂量。

3. 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

   - 适应症:局灶性发作、原发性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  

   - 应用范围:作为卡马西平的替代药物,皮疹风险较低,适用于儿童及肾功能不全患者

4. 托吡酯(Topiramate)  

   - 适应症:局灶性发作、全面性发作、难治性癫痫(辅助治疗)。  

   - 应用范围:兼具多种作用机制(如钠通道阻滞、GABA增强),但可能引起认知障碍和体重下降。

5. 加巴喷丁(Gabapentin)  

   - 适应症:局灶性发作(辅助治疗)、神经性疼痛。  

   - 应用范围:安全性较高,但疗效较弱,通常作为添加治疗药物。

三、特殊用途药物

- 地西泮(Diazepam):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静脉注射药物,起效快但作用时间短。

- 拉考沙胺(Lacosamide):用于局灶性发作的单药或辅助治疗,需缓慢加量以减少头晕等副作用。

四、新型药物

近年来,癫痫治疗领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引入了新的抗癫痫发作药物(anti-seizure medications,ASMs),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这些药物不仅在控制癫痫发作方面发挥着作用,而且在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改善。

五、用药原则

1. 单药治疗优先:

     70%-80%患者可通过单药控制发作,首选广谱药物(如丙戊酸钠或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癫痫患者停药后存在较高的复发率,诱导复发的高危因素较多,主要包括治疗前癫痫每年发作>5次、初始治疗前病程>1年、颅内有病灶、停药前有痫性放电、减停药前无发作时间<4年、减药时间<6个月,针对诱导停药后癫痫复发的高危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对降低癫痫减药停药后的复发率具有重要意义。

2. 缓慢停药:

癫痫经治疗病情完全控制后停药的利弊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癫痫病情控制后减停药,一方面能减少因抗癫痫药物长期使用带来的不良反应,另一方面也可减轻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但减停药后相当一部分比例患者可出现复发,这也是临床担心的主要问题。

国外相关研究指出,癫痫临床无发作至少2年以上才可考虑停药,并建议停药时间至少6个月,如此可减少复发风险。但我国癫痫治疗停药并无指南规定,多是经验性方案。

有关脑电图检查预测抗癫痫药物减停药后复发癫痫的研究国内外报道不一,但差异多局限于脑电图异常的不同判断标准,不过这些报道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即在抗癫痫药物减停药前出现痫性放电是导致癫痫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2. 个体化剂量:

      从小剂量开始,逐步调整至最低有效剂量,避免突然停药。

3. 联合用药:

      癫痫通常持续数年或一生,多数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其首选单药治疗,2/3的患者使用单药即可控制癫痫发作。若单药治疗失败,再考虑选取作用机制不同、不良反应不相互叠加且疗效协同增强的药物联用。由于传统抗癫痫药物是肝药酶的抑制剂或者诱导剂,不宜联合用药。新型抗癫痫药物相互作用少,因此临床上多采取传统抗癫痫药物与新型抗癫痫药物联合。

左乙拉西坦是新型抗癫痫药物,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体内呈线性药代动学、起效迅速的优点。同时,左乙拉西坦几乎不经肝脏代谢,因此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少。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机制是通过增加脑内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浓度,阻止癫痫病灶异常放电的扩散。

4. 长期监测:定期评估血药浓度、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如皮疹、认知影响)。

参考文献

[1]徐天宇,肇丽梅,孙浩. 新型抗癫痫药物的治疗药物监测及临床应用进展 [J].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23, 32 (11): 874-880. 

[2]吴洁,王凤英. 妊娠合并癫痫患者抗癫痫药物应用与癫痫发作程度的相关性 [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9, 50 (09): 1314-1316. 

[3]Chen ZB,Brodie MJ,Liew D,et al. Treatment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epilepsy treated with established and new antiepileptic drugs:a 30-year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J]. JAMA Neurol,2018,75(3):279-286.

[4] Thijs RD,Surges R,O’Brien TJ,et al. Epilepsy in adults[J].Lancet,2019,393(10172):689-701.

[5]任菁. 抗癫痫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 (07): 263-264. 

[6]徐沛亮,刘静. 抗癫痫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 (32): 104. 

[7]李皓,辛世萌. 新型抗癫痫药物临床应用进展 [J]. 临床荟萃, 2013, 28 (10): 1191-1193.

[8]曾向东,黄志. 抗癫痫药物作用机制及儿科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儿科药学杂志, 2012, 18 (03): 52-56. 

[9]许飞, 孙红斌.单药治疗癫痫患者停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4, 13 (10) :1053.

[10]周铨, 侯小兵, 黄志民, 等.视频脑电图术前评估抗癫痫药物缓慢撤药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2 (8) :1197.

坚持科普,希望医生和患者少走弯路,疾病得到尽早诊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视频或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或参考文献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我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本公众号所载文章、内容、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与本人所在工作部门的立场无关!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