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回顾了脊髓损伤(SCI)治疗最近的实验研究,病例系列和临床试验。

①临床前动物模型研究表明干细胞在损伤部位的成功传递和存活,恢复感觉信号传导,减少创伤后气蚀并改善神经系统恢复。
成功的再生疗法不仅取决于在损伤部位注射干细胞,而且还取决于提高干细胞生存率同时限制其副作用的新技术。干细胞治疗在SCI患者中的成功应用可能需要改善传递,干细胞存活和功能恢复的方法组合。

①药物输送装置或装有干细胞治疗的支架的临床前模型已证明可减少空化,促进神经元修复并促进轴突生长。

1.脑脊髓接口 (BSI)旨在恢复大脑和脊髓之间的功能连接。Lorach研究显示BSI使一名 38 岁的 C5-C6 不完全损伤的男性恢复了行走。BSI 的持续进步有望提高其易用性并扩大其对 SCI 患者的适用性。

BSI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1)放置在感觉运动皮质上的皮质植入物,用于记录皮层脑电图信号,(2) 放置在腰骶椎背根入口区的脊髓电极,(3)可穿戴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皮层脑电图数据和直接刺激预测运动意图,(4)可植入脉冲发生器,用于刺激脊髓电极。


①超声成像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实时损伤脊髓成像方法,可评估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随时间的变化。
聚焦超声 (FUS) 技术通过将超声波集中到单点来产生能量,包括高强度 FUS (HIFUS) 模式和低强度 FUS (LIFUS) 模式。HIFUS 可通过消融丘脑、脊髓或周围神经中的靶点来帮助缓解 SCI 引起的神经性疼痛。动物模型中使用 LIFUS 破坏血脊髓屏障可能会改善治疗剂和药物向损伤部位的输送。


参考文献
Hersh AM, Weber-Levine C, Jiang K, Theodore N. Spinal Cord Injury: Emerging Technologies. Neurosurg Clin N Am. 2024;35(2):243-251.
PMID:38423740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