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4日发布 | 604阅读

【风向标】高频硬膜外电刺激有望减少脊髓损伤患者的痉挛表现并助力行走功能恢复

脑医汇

达人收藏、周刊收录2项荣誉


创伤性脊髓损伤等阻断大脑神经信号传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导致行走困难、肢体瘫痪以及肌肉痉挛(即间断性或持续性激活肌肉收缩并引发不自主的肌肉僵硬和抽搐)。肌肉痉挛严重影响到运动功能,近70%的脊髓损伤患者饱受其扰。近期研究表明,对受损的脊髓施加电刺激是一种有潜力恢复患者行走能力的策略。目前,低频刺激方案被用于缓解痉挛症状,但对于发生肌肉痉挛的脊髓损伤患者效果仍然有限。


最近,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意大利圣拉斐尔生命健康大学以及意大利圣安娜高等学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有望解决并减轻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相关肌肉痉挛的方法——脊髓高频硬膜外电刺激(HF-EES),并将相关研究结果于2025年1月8日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IF:15.8/Q1)上(doi:10.1126/scitranslmed.adp9607)。


1.png


研究中,2名运动功能不完全的脊髓损伤患者被植入常用于疼痛治疗的商用32通道EES电极板,并接受了千赫兹量级的HF-EES治疗。为了个性化设计刺激方案,研究人员还绘制了不同EES配置所针对的肌肉分布图。


结果显示,有针对性的HF-EES结合长期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可显著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行走能力和运动控制,减少肌肉痉挛相关的病理性反射和不自主收缩,并因此改善了运动的流畅和自然度。在HF-EES的作用下,1名患者的髌反射显著减少,另一名患者的髌反射及踝阵挛得以消除。另外,1名患者已经可以在没有主动施加刺激的情况下行走175米。


2.png


这项研究初步表明,HF-EES有望成为脊髓损伤治疗的重要补充工具,同时也强调了个性化康复方法和先进工具对优化EES治疗的重要性,为脊髓损伤相关运动障碍患者带来了希望。


研究第一作者、EPFL及圣拉斐尔医院研究员Simone Romeni表示,“脊髓对刺激会产生天然的过度反应,这对于正常的快速反射来说是必要的。这种过度反应通常由大脑来平衡调节,当不需要运动回路激活时,大脑会抑制它们。然而,在脊髓损伤的情况下,患者失去了来自大脑的调节脊髓过度反应的抑制信号。我们相信,我们方案中远高于以往研究所使用频率的千赫兹级频率,能够干扰病理性的脊髓过度活动,从而抑制到达肌肉的信号传递并减少痉挛。”


通讯作者、研究协调员、圣拉斐尔生命健康大学神经外科教授、圣拉斐尔医院神经外科主任Pietro Mortini表示:“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为严重脊髓损伤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先进技术与个性化康复方法的结合,为运动功能恢复带来了新的前景,也因此颠覆了脊髓损伤的治疗方式,减少了现行药物和手术治疗相关的副作用。接下来,我们将纳入更多患者到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以此确认初步结果。我们计划将范围从这些适应症扩展到不同的临床病症上,具体细节将在未来几个月内确定。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充满希望的神经康复新时代的开端!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