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1日发布 | 271阅读

直面脑卒中!动脉夹层患者的黄金治疗指南

魏社鹏

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

达人收藏
本文源自公众号:健康一百年

发现动脉夹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发生在 头颈部动脉夹层 患者身上,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脑卒中治疗方案来处理

所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都应该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适合 静脉溶栓 和/或 机械取栓 进行再灌注治疗,以尽快恢复血流,减少脑损伤。

🔹 选择抗栓疗法,预防二次中风

1️⃣ 颅外动脉夹层导致的缺血

怎么治疗?

• 可选择 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抗凝药(如华法林、肝素) 进行抗血栓治疗。

专家意见不一:一些专家认为 抗凝比抗血小板好,但也有专家持相反意见。

现有证据:抗凝和抗血小板在预防 颅外动脉夹层 相关的缺血性脑卒中方面 效果相当(但结论仍不确定)。

不过,抗凝治疗出血风险更高,因此要谨慎使用。

2️⃣ 颅外动脉夹层引起的非缺血性症状

✅ 如果患者没有缺血,但有局部症状(如疼痛、颈动脉杂音等),推荐抗血小板治疗 来降低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

3️⃣ 颅内动脉夹层导致的缺血

✅ 当 颅内动脉夹层 诱发 缺血性脑卒中或 TIA 时,推荐 抗血小板治疗不推荐抗凝治疗,因为抗凝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 血管监测 & 抗血栓治疗的持续时间

📅 什么时候复查?

建议在症状发作或确诊动脉夹层后的 3-6 个月,复查神经血管影像(如 CTA、MRA),看看血管恢复情况。

💊 抗凝治疗多久?

• 如果患者在急性期使用 抗凝治疗,且 症状没有复发,动脉病变已形成血栓或愈合,那么可以 在 6 个月后停用华法林,改为长期抗血小板治疗

🚨 如果出现复发性缺血,必须全面排查原因!

🔎 脑卒中并非只有动脉夹层这一个原因!

• 若 TIA 或 缺血性脑卒中 再次发生,不能仅仅考虑动脉夹层,还要排查其他潜在因素,比如:

大动脉粥样硬化

心源性栓塞(如房颤导致的血栓)

小血管病变

其他明确的脑卒中原因

⚠️ 颅内动脉夹层可能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颅内动脉夹层少见并发症,但一旦发生,早期再出血风险很高

强烈建议尽早进行修复孤立夹层,以防止二次出血导致严重后果

💡 总结:如何应对动脉夹层引起的脑卒中?

急性期治疗:按标准脑卒中方案处理,考虑溶栓或取栓。

抗血栓治疗:依据病情选择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但颅内夹层不建议抗凝。

复查影像:3-6 个月后复查动脉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防止复发:不仅关注夹层,还要排查其他脑卒中病因。

特别警惕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修复,降低再出血风险!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