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后血肿扩大与不良结局和死亡率独立相关,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治疗靶点。旨在减轻血肿扩大的药物疗法包括止血剂,如重组因子VIIa(rFVIIa),以及氨甲环酸(一种抗纤溶剂)。氨甲环酸的优势包括其可负担性、可用性、目前在其他适应症(如创伤、术后出血和月经过多)中的使用,以及在脑出血中的安全性。然而,尽管氨甲环酸的试验表明会降低血肿扩大,但并没有始终如一地转化为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在迄今为止最大的试验TICH-2),与安慰剂相比,氨甲环酸组血肿扩大发生率绝对降低了4%,氨甲环酸组的平均血肿扩大比安慰剂组低1.37mL。尽管早期死亡率有所降低,但这并没有转化为对90天功能结局或死亡率的影响。
氨甲环酸对脑出血功能解决的有限影响可能部分是由于这些试验中患者的选择不够理想。具体来说,纳入了一些在初次成像后血肿没有进一步扩大的患者可能会削弱该疗法的治疗效果。因此,最近的试验采用了血肿扩大风险较高的影像学或临床指标来筛选患者。
血肿扩大最重要临床预测因素之一是从发病到首次成像的时间,它与随后血肿扩大的风险呈非线性关系。
在基于影像学的预测标志物中,CTA点征所显示的持续出血是最被广泛接受的标志物之一,与血肿扩大、死亡率和不良功能结局有关。因此,许多降低血肿扩大疗法的临床试验都使用了这一标志来筛选患者。相反,其他研究人员质疑CTA点征的价值。
迄今为止,在早期时间窗口内以CTA点征作为纳入标准的氨甲环酸试验中纳入的患者数量相对较少,在这一人群中尚未充分了解CTA点征的全部作用。2024年12月来自澳大利亚的Nawaf Yassi等在Neurolgy上公布了他们的系统性综述和个体和患者数据的meta分析结果,目的是研究发病4.5h内CTA点征阳性脑出血患者接受氨甲环酸治疗对血肿扩大的影响。
本次为系统评价和个体患者荟萃分析。纳入了比较了CTA点征阳性(规定时间内进行了随访成像)原发性脑出血使用氨甲环酸vs安慰剂随机对照试验,每项研究都提供了个体患者数据。主要终点是24小时内的血肿生长,定义为与基线相比血肿相对扩大≥33%或绝对扩大≥6mL。安全性结局指标为90天内的死亡率和主要血栓栓塞事件。
在197项研究中,有3项符合条件,为初步分析贡献了162名参与者(60名女性和102名男性)。在接受氨甲环酸治疗的74名参与者中,有36名(49%)出现血肿扩大,而接受安慰剂治疗的88名参与者中有48名(55%)出现血肿扩大(调整后的风险比为0.86,95%置信区间为0.84-0.89,p<0.001)。与安慰剂组相比,氨甲环酸组的调整后绝对血肿生长中值减少了1.60 mL(95%CI 0.77-2.43)。未观察到功能结局或安全性方面的差异。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脑医汇获授权转载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