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2日发布 | 936阅读

专访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颖娟教授:声动力赋能脑胶质瘤治疗,开启无创新篇

脑医汇

郑颖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达人收藏

在医学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探索与创新始终是推动医疗进步的关键力量。2024年11月15日-16日,“2024 CACA整合脑胶质瘤大会暨第十三届西北胶质瘤学术会议”在古城西安隆重召开,汇聚了国内外众多脑胶质瘤领域的顶尖专家与学者,共同探讨脑胶质瘤治疗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趋势。此次盛会不仅为医学界同仁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更为广大脑胶质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曙光。


在这场学术盛宴中,脑医汇-神外资讯特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郑颖娟教授。凭借其在脑胶质瘤治疗领域的深厚造诣和丰富临床经验,郑教授深入介绍了声动力治疗脑胶质瘤的原理、显著优势、当前临床应用情况以及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为脑胶质瘤的治疗领域开辟了新的治疗思路,带来了新的希望。





脑医汇-神外资讯:

郑教授您好!您在本届大会上,带来了《声动力在脑胶质瘤的临床实践》主题讲座,可以请您跟我们简要介绍一下声动力是如何作用于脑胶质瘤细胞,实现治疗效果的?


郑颖娟教授:

声动力治疗源自光动力治疗。光动力治疗属靶向性治疗,其靶向性源于敏化剂在肿瘤细胞内靶向聚集,致使肿瘤细胞内药物含量远高于正常组织。随后,激光激发这些敏化剂,促使其生成大量活性氧,以杀灭肿瘤细胞。激光可激发敏化剂产生大量活性氧以杀伤肿瘤细胞,但激光辐照深度有限,对于深部肿瘤无法安全无创地辐照残存活性氧,故需研究如超声波这类安全的物理能量,超声波辐照深度远超激光,激光辐照深度约0.5㎝,而超声波则可达10㎝。对于深层肿瘤,如被颅骨及正常脑组织覆盖的脑胶质瘤,激光治疗需通过有创介入方式,而超声波治疗则无需有创操作,即可激发肿瘤组织内富集的敏化剂,导致肿瘤细胞坏死。此即超声波声动力治疗脑干胶质瘤或脑胶质瘤的基本机制。




脑医汇-神外资讯:

与传统的手术、放疗和化疗相比,声动力治疗在脑胶质瘤的治疗中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郑颖娟教授:

声动力治疗采用安全的物理能量——超声波进行治疗,相较于手术具有无创性。手术需开颅切除肿瘤组织,而声动力治疗仅需超声波穿透颅骨,激发肿瘤组织内富集的敏化剂,实现肿瘤杀伤作用。可比喻为先将“炸药”埋于肿瘤部位,再以无创超声波远程激发,实现定点清除。


与放疗相比,放疗利用电离辐照,存在安全隐患,且对正常组织有累积毒性,达到一定剂量后无法继续。而声动力治疗可多次重复,安全性高。化疗则因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差异及血脑屏障的存在,导致药物难以到达肿瘤部位,使得脑胶质瘤,尤其是脑干胶质瘤等难治性肿瘤治疗效果不佳。


众多肿瘤治疗中,靶向药物与免疫药物已在其他类型肿瘤上取得显著成效。然而,在脑胶质瘤,特别是脑干胶质瘤,尤其是儿童罹患的弥漫内生型桥脑胶质瘤(DIPG)方面,其一年生存率依然极低,不足40%。胶质母细胞瘤作为原发脑胶质瘤的主要类型,占比高达50%,其一年生存率(在不采用电场治疗的情况下)中位时间仅为14.9个月,同样处于极低水平。因此,这些疾病的治疗亟需新的突破和改进,以新方法改善患者的预后。


起初,声动力治疗方法是为了救治一名患有延髓低级别胶质瘤的儿童患者。尽管该患者已尝试手术、放疗、化疗及靶向药物等多种治疗手段,但均未取得显著效果。患者年仅11岁,已出现头痛、头晕等严重神经症状,进食亦受影响,我们向患者家属提出了参与临床试验性治疗的建议,并承诺免费治疗,共同探索疗效。患儿已存活三年并重返校园,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生存期得以延长。声动力治疗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尤其适用于这类难治性肿瘤。




脑医汇-神外资讯:

可以请您跟我们分享一下贵科室目前关于声动力治疗难治性胶质瘤的临床试验情况吗?


郑颖娟教授:

针对难治性胶质瘤,我们在前期临床试验的基础上,已开展了一系列更具针对性的临床试验设计。鉴于声动力治疗的安全性及其对放疗、化疗疗效的显著提升作用,我们设计了声动力联合放化疗治疗脑干胶质瘤的临床试验。该试验已进行两年,初期结果显示,众多患者肿瘤达到完全或大程度缓解。基于此,我们进一步提出了声动力联合放化疗治疗残留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研究,以及声动力单独用于三岁以下儿童脑干胶质瘤的临床研究。目前,我们正同步推进这三项临床试验。




专家简介

郑颖娟 教授

● 肿瘤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 河南省肿瘤热医学与光声动力治疗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热疗光声动力综合治疗中心主任

● 河南省放疗热疗及相关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副主任

●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热疗专委会主任委员

●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肿瘤光声动力治疗专委会及专项基金执行主委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光动力治疗专委会常委

● 河南省医师协会肿瘤放射治疗医师分会副会长,河南省级热疗及光动力专委会副主委等多个任职

● 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

● 担任《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副主编,《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linical Oncology》编委

● 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

● 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

● 编写了《常见肿瘤的临床诊疗实践》、《中国临床肿瘤学进展2018》、《肿瘤光动力治疗学》、《中国恶性肿瘤学科发展报告(2021)》等著作,审译《光医学手册》。

● 获得“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一等奖,2021年河南省医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二等奖两项


拓展阅读

● 【临床招募】声动力联合放化疗治疗脑干胶质瘤患者招募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