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径输送
直径≤3mm的支架可经其017微导管输送系统释放,轻松达到小血管病变
▶贴壁随形
ThermalBlue热处理技术加持,提升径向支撑力,随血管形状贴壁
▶闭合头端
一体化编制闭合头端,减少血管壁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保证支架头端从输送系统中顺利打开
▶更全规格,2.0-6.5mm直径,10-55mm长度
给术者提供更多选择
患者:女,56岁。左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主诉:间断胸闷半月余。
入院情况:患者半月余来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胸闷,持续数分钟,部位胸骨后,偶伴针扎样痛,不伴放射,无呕吐、大汗,同活动无明显相关性,可于深呼吸后缓解,于体检机构查超声心动图大致正常。偶伴咳嗽,咳白痰,较易咳出。为进一步诊治收住入院。发病来精神睡眠可,平素睡眠可平卧,无夜间憋醒,食欲不佳,大小便正常。
既往病史:1年前因头痛就诊于外院,诊断为脑出血,病因考虑为海绵状血管瘤破裂出血,因为血量较少(仅几毫升),未手术干预,未遗留肢体障碍言语异常。同时发现高血压,收缩压200mmHg,此后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50mg/12.5mg qd。自诉血压控制在130/80mmHg。5天前体检发现尿酸高,高甘油三酯血症,肌酐升高。否认肝炎、结核、疟疾病史,否认心脏病史,否认糖尿病史、精神病史,否认外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术前平扫CT:
术前CTA:
术前DSA:
左侧前循环正侧位造影
右侧前循环正侧位造影
后循环正侧位造影
术前完善的3D DSA造影:
载瘤动脉远端血管直径:2.1mm
载瘤动脉近端血管直径:2.5mm
动脉瘤尺寸(瘤颈口宽度/瘤体高度/瘤囊宽度):3.6mm/5.4mm/6.4mm
强生Cerebase DA
6F 115cm 中间导管
畅医达Accessway MC-017-155-S 支架微导管
Synchro2 微导丝
强易达FD 250-20 密网支架
强生Orbit Galaxy 弹簧圈4mm*6cm、3mm*8cm、3mm*8cm、2.5mm*5cm
Echlon-10弹簧圈微导管
支架微导管到达P1。
支架微导管在Synchro微导丝引导下顺滑到达P2以远。
微导管冒烟检查远端血管情况。
Echlon-10进入P1。
Echlon-10在Synchro引导下进入瘤腔。
2.5*20强易达密网支架定位。
第一枚Orbit Galaxy水解圈4mm*6cm释放出第一个袢。
回撤支架导管原位释放支架,头端打开并锚定。
检查造影,透视下观察支架头端打开与贴壁状态。
支架中段遇到弯折处打开不良,先整体推挤支架和微导管蓄积张力,后回撤微导管撤掉部分张力,基本保持等张释放,支架中段打开良好。
透射下多角度检查支架打开和贴壁情况,观察到支架中段打开良好。
回撤微导管完全释放支架。
造影检查支架近端打开情况,此时观察到明显造影剂滞留现象。
回收支架推送系统。
输送并完全释放第一枚Orbit Galaxy水解圈4mm*6cm。
接续送入第二至四枚Orbit Galaxy水解圈3mm*8cm、3mm*8cm、2.5mm*5cm。
最后一枚水圈疏松填塞,造影观察分支血管血流良好,结束栓塞。透视下观察支架和弹簧圈状态,支架贴壁良好。
Synchro引导下撤除栓塞微导管。
检查造影并撤除支架微导管。
术后工作位造影。
术后正侧位造影。
透视下旋转观察。
透视下检查支架情况,打开良好,贴壁良好。
术后CT重建显示支架贴壁良好。
术后复查平扫CT。
对于远端颅内动脉瘤的手术,17系统密网支架显得非常友好,到位性很好,而且对于血管的牵扯、移位也影响很小。
支架微导管比普通栓塞微导管稍微粗一点,远端外径2.2F,近端外径2.4F,但是远端有3cm亲水涂层,很顺滑,在通过成角病变时比较容易,导丝拉直的情况下,不太容易出现向瘤腔疝入的情况。
17系统密网支架的头端是1cm的显影导丝,有45°预塑弯,支架显影性也比较好,推送阻力很小。
支架释放打开很容易,贴壁性好,个人感觉可以头端等张释放,在支架张开后适当给予张力促进贴壁即可,不需要做用力推挤动作。
在过弯释放时,要慢,要给予适当的张力等待支架慢慢打开,个人感觉释放中以等张释放方式打开,适当推送促进贴壁即可。
本例手术虽然中间导管位于椎动脉V4段,但释放支架过程手感比较柔和,与栓塞导管的干扰也比较小,且释放支架过程路图变化不明显,体现了支架良好的柔顺性。
支架导流效果较好,单独放完支架后,瘤腔即刻可见非常明显的造影剂滞留,但因为本例患者曾有动脉瘤出血病史,因此同时采取了弹簧圈栓塞。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介入血管外科脑血管病组
韩金涛 主任医师
贾子昌 副主任医师
张宇翔 主治医师
梁飞 主治医师
韩金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副主任,脑血管病组负责人
中华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青年委员
北京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委员、复合手术学组委员
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颈动脉学组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复合介入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