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宝山院区神经外科儿科中心小儿神经外科迎来了新的手术利器——VITOM 3D外视镜,在张荣教授的指导下,由张海石副教授领衔的SDR(Selective Dorsal Rhizotomy)手术团队,率先在儿童脑瘫的SDR手术,即选择性脊神经后根离断术中全程应用3D外视镜,将SDR手术的精准微创水平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至此,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宝山院区小儿神经外科正式迈入神经内镜、VITOM 3D外视镜、显微镜灵活搭配且广泛应用的“三镜时代”。

背景介绍
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脑瘫SDR手术团队,从2016年开始,引进美国的先进技术和理念,经过8年的临床实践和改良,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华山特色的SDR手术技术和电生理监测技术,称为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单椎板高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EMG-SL-HSDR)。该团队可以同时开展儿童病例和成人病例的SDR手术,采用改良新技术的SDR手术病例已经超过500例,均取得非常满意的临床效果,深受广大患者和家属的好评。
小儿脑瘫SDR手术
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单椎板高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EMG-SL-HSDR)是国际上公认的治疗痉挛状态的神经外科手术方法,是一项复杂且精细的神经外科手术。这一手术主要是通过神经电生理靶向定位神经,高选择性切断部分引起肌肉痉挛的靶向脊神经背根神经小束,从而降低过度兴奋的牵张反射,达到解除肌肉痉挛的目的。手术过程中,需在患者后腰做微创切口,单个节段切开椎板以暴露马尾神经,然后借助电生理监测技术精准定位到异常放电的病理性脊神经背根,进而将其离断,以此降低牵张反射,有效解除患者下肢痉挛的症状。
VITOM 3D 外视镜术中体验
华山特色的SDR手术具有微创、精准和全程显微外科操作的优势和特点,以往主要强调在显微镜下,从硬膜切开到硬膜缝合(from dura to dura)的全程显微镜下操作。
VITOM 3D外视镜技术贯穿于SDR手术的全过程,开创了SDR手术从皮肤到皮肤(from skin to skin)全程使用外视镜的新纪元。与传统显微镜相比较,全新VITOM 3D外视镜有着非常明显优势特点,可以将手术的显微操作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VITOM 3D外视镜技术应用于SDR手术有以下特点与体验:
1. 在VITOM 3D外视镜下,术者能够抬头进行手术操作。与以往显微镜手术时人随镜动不同,如今实现了人镜分离,术者可以以更优雅、舒适的姿势完成手术,同时确保更加专注于手术操作。
2. VITOM 3D外视镜配备现阶段市面上最小巧的3D外视镜镜头,有效减少了术中视野的阻挡。其多个可调节角度的关节,方便术者从左右两侧观察椎间孔及脊神经。
3. 相较于传统显微镜的倒锥形2D画面,VITOM 3D外视镜是平行六面体视野,术野更为广阔,对术中组织的画面还原更加生动逼真,有助于术者全面掌握术区信息,提高手术效率,其性能完全优于头戴式手术放大镜。
4. 从切开皮肤直至缝合皮肤,整个手术过程均可在VITOM 3D外视镜下完成,手术操作全程视野清晰无血,使手术操作更加精细入微,医生的容错率更低,从而为患者带来更大益处。
5. VITOM 3D外视镜的主机设备,可以将视频信号传入到电生理机器中,使手术影像与电生理图像有效融合,更加便于手术医生与电生理技师的术中配合和沟通。
6. 在儿童脑瘫病例中,其解剖结构相对简单清晰,这使得VITOM 3D外视镜能够充分发挥优势,全程应用3D外视镜更适合儿童脑瘫患者。成人病例由于其解剖结构复杂多变,全程使用3D外视镜在开关颅方面尚存在一定的困难,仍有待进一步探索。但是当外视镜应用于成人病例硬膜下处理脊神经的显微操作时,其优势是同样显而易见的。
7. 与部分显微镜相较而言,外视镜更具有高性价比的优势。对于基层医院开展脑瘫SDR手术来说,VITOM 3D外视镜宛如一把“利器”,有效降低了显微操作的难度,降低了基层医院开展此类手术的硬件门槛,使更多基层医院有机会通过外视镜的应用开展SDR手术,有助于脑瘫SDR手术在基层医院的推广,拓展了显微技术层面的普及度与发展维度,为其长远进步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由于VITOM 3D外视镜在脑瘫SDR手术中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仍需技师与医生携手合作,进一 步完善其在SDR术中应用的细节:
1. SDR手术需要双侧手术操作,外视镜设备需要在手术床的两侧调整位置,若配备一块副屏,可缩短调整时间,进而缩短手术时长。
2. 在手术操作过程中,使用气动或电动铣刀完整取下棘突椎板复合体时,由于铣刀手柄较短,会部分遮挡视野,此时可以通过多次调整外视镜支臂,获取术中所需画面。
VITOM 3D外视镜下SDR手术关建步骤
切开皮肤暴露筋膜层
暴露L2棘突和椎板
切开硬脊膜
两侧硬膜悬吊,暴露马尾神经
神经电刺激探查神经小束
离断目标靶向神经
双侧脊神经处理完成
严密缝合硬脊膜
VITOM 3D外视镜在神经外科手术应用中已初显优势。不仅限于神经外科,外视镜的优势具有多学科的应用潜力。其清晰视野、灵活操作等特点,有望在耳鼻喉科、骨科等多学科的精细手术操作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持续积累,外视镜在各学科领域的应用范围必将不断拓展,为医疗手术带来更多变革与突破,极大提升手术精准性和患者治疗效果,未来有望成为多学科手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专家简介
张海石 副主任医师
● 中共党员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
● 小儿神经外科亚专业组骨干成员
● 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长老会医院(2009)、美国哈佛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2015)访问学者
● 获得美国哈佛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脑瘫多学科治疗和小儿脑瘫手术学习认证
● 华山医院痉挛状态(脑瘫)联合诊疗团队(MDT)核心专家
● 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委员会外科学组常务委员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脑认知与神经调控学组委员
● 上海市康复医学会长三角足踝康复联盟特聘专家
● 上海市残疾人康复协会第二届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三届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推荐阅读
● 【三镜时代】神经外科领域新质生产力,南方科技大学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开启三镜时代
● 【三镜时代】四川省人民医院川东医院•达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开启复杂神经外科手术微创新时代
● 【三镜时代】仁心仁术|中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开启“三镜时代”
● 【三镜时代】重庆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团队神经脊柱外视镜深度应用-开启微创新篇章
● 【三镜时代】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人镜分离”的创新变革
● 【三镜时代】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医院神经外科:引领“三镜时代”,开创神经外科新未来
● 【三镜时代】珠联璧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开启三镜时代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