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7日发布 | 1181阅读

TTFields对新诊断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持续时间和时机分析:两个中心的一项真实世界回顾性研究

脑医汇

秦智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柳夫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达人收藏


SNO 摘要号:CNSC-15




研究背景



● 在全球3期试验1和中国真实世界研究2中,与替莫唑胺单药治疗相比,肿瘤电场治疗(TTFields)联合替莫唑胺可改善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 然而,TTFields治疗的具体持续时间和时机报道较少,其对疗效和临床推荐非常重要

● 本回顾性研究报告中国高级别胶质瘤(HGG)患者使用TTFields的特点,重点分析TTFields的总治疗持续时间与总生存期的关系,为TTFields的临床使用提供详细建议




研究方法





●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临床资料。共筛查2019年4月至2024年9月的343例HGG患者,经手术切除或活检后纳入288例患者,并接受TTFields治疗。根据2021年WHO CNS5分类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重新评估。收集并分析患者的临床、分子生物学和治疗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放疗,同步/辅助替莫唑胺和TTFields治疗

● TTFields治疗时间(DoT)分为三分位,分别记为Q1、Q2、Q3

● 主要终点,多因素Cox回归评估了总生存期与两个治疗组间的关联具体统计学指标可见原文




研究结果



一、患者人口统计学和基线特征

● 末次随访时间:2024.8.30

● 80.56%的患者接受了全切或近全切除

● 分子指标等基线特征可见图1


表1. 患者人口统计学和基线特征


二、3分位分组下的OS分析

● 总体人群的TTFields治疗持续时间平均为8624.06小时,中位数为7213.20小时

● 三分位分组下的TTFields治疗持续时间平均数和中位数如下


图1. TTFields的治疗时间分布(3分位分组)


● 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55岁)、MGMT启动子非甲基化和TERT启动子甲基化对较差的OS有显著影响(分别p=0.003,0.005和0.026)

● 与短TTFields持续时间组(Q1)相比,长TTFields持续时间组(Q3)的死亡风险显著降低(HR=0.21,95%CI 0.13-0.35,p<0.001)


图2. OS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3分位分组)


● 整个队列的中位OS:787天;Q1的中位OS:531天,Q2的中位OS:553天,Q3的中位OS:NE


图3. OS的Kaplan-Meier生存分析(3分位分组)


三、10分位分组下的OS分析

● 为了更准确地分析TTFields治疗时间对疗效的影响,将患者按TTFields治疗时间分为10组,各组的TTFields治疗持续时间平均数和中位数如下:


图3. TTFields的治疗时间分布(10分位分组)

● 对OS(10分位数)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TFields治疗时间超过8000小时,患者的疗效进一步提高,且随着TTFields治疗时间的延长,获益趋势增加


图4. 10分位分组下的OS LogRR



研究结论



1. TTFields可改善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并显示基于剂量模型的生存获益。
2. 回顾性研究试图分析TTFields治疗持续时间与生存的关系。主要结果表明,患者接受TTFields治疗超过8000小时后,疗效进一步提高。
3. 需要更多的前瞻性临床试验来证实TTFields治疗基于持续时间的生存获益。




点评



这项研究从真实世界的临床数据出发,系统地探讨了TTFields治疗持续时间与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生存获益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结果明确表明,延长TTFields的治疗时间能够显著降低死亡风险,这为临床医师如何制定TTFields的使用策略提供了明确方向。


研究特别指出,超过8000小时的治疗时间与显著的生存获益相关,这为临床实践中鼓励患者长期坚持治疗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持。然而,需要特别关注的是,高依从性的实现往往受到患者使用舒适度、经济负担和家庭支持的影响。如何通过患者教育、心理支持和设备优化来提高依从性,是未来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重要课题。


同时,该研究还揭示了不同治疗时间组的生存差异,强调了早期介入TTFields治疗的重要性。尽管现有数据为TTFields治疗时间优化提供了初步依据,但更大规模的前瞻性临床试验将是验证这一“时间剂量”模型的关键。未来,结合患者个体化特征(如分子标志物状态、肿瘤负荷等)进一步细化治疗方案,将有助于提升TTFields治疗的精准性和疗效。



专家简介




秦智勇 主任医师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虹桥院区副院长,神经外科副主任,射波刀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神经肿瘤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第二届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胶质瘤协作组第5届副组长、中国胶质瘤医疗质量控制专家委员会副主委

● 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有较丰富的经验,尤其是胶质瘤等恶性肿瘤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及新型物理治疗方式研发


柳夫义 主任医师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六病区主任,主任医师 

● 中国医师协会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精准神经外科委员会常委委员

●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 浙江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委员兼秘书

● 浙江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协会神经外科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参考文献



Fuyi Liu, Zhiyong Qin, et al. 2024 SNO# CNSC-15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