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例 分 享
ICA海绵窦段大负荷硬质血栓,多次双支架取栓后再通

病史简要:
女,66岁
主诉:突发左侧肢体无力7小时
NIHSS:20
既往结肠癌病史;3个月前,因左侧MCA闭塞行急诊取栓术,术后恢复可,本次发病前mRS-2。
本次住院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
急诊多模式CT
CT平扫:左侧半球大范围陈旧梗死低密度影;右侧半球未及明确异常。
CTA:右侧颈内动脉闭塞,闭塞远端位于C4段。
脑CTP:右侧半球大范围TTP明显延长,而相应区域CBV和CBF未见显著降低区域,提示核心梗死不明显;左侧MCA区大范围陈旧性梗死CTP改变。
此病例的手术过程视频(配音字幕)
急诊血管内介入治疗
同轴技术将6F长鞘头端送至右ICA窦部,6F中间管从海绵窦段至C1段行负压抽吸,抽出一些红色血栓,造影示闭塞未再通。
后又多次抽吸,仅吸出一长约2cm的红色血栓,但ICA闭塞未见再通。
微导丝微导管(Rebar 27)通过海绵窦段闭塞,微导管造影证实位于真腔,经微导管送入取栓支架(S AB 6*30mm)并成功释放,抽拉结合取栓,后造影示:闭塞未再通。
再次送入 S AB 6*30mm支架取栓一次,闭塞亦未再通,仅取出一小块血栓。
于闭塞段释放两枚 S AB(4*20mm)取栓支架,第二枚支架以穿网眼的方式输送和释放。
抽拉结合,取出双支架,造影示:闭塞还是未通。
第一次双支架取出多块白色血栓。
第二次双支架取栓,方法同第一次,取栓后造影示:闭塞还未再通。
第三次双支架取栓,取出多块大血栓,后造影示:闭塞部分再通,局部狭窄。
第四次双支架取栓,因残留血栓质硬,微导丝微导管穿支架网眼时比较困难,经多次尝试后成功穿网眼释放第二枚取栓支架。
实施第四次取栓后,闭塞完全再通,取出多块白色血栓。
病理示:混合性血栓
术后第2日CT
术后第2日CT平扫:右侧MCA区多发低密度梗死灶,余同前。
术后2周MRI
FLAIR:左侧半球陈旧缺血改变;右侧MCA区多发新近梗死表现。
MRA:右侧ICA及其分支通畅,未及明确异常。
此患者预后差,3个月mRS-4。


术者简介
陈红兵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介入协作组委员;
中国神内医师分会神经介入专委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分会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脑静脉病变分会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协会介入专委会常委;
广东省医师协会脑血管病分会委员;
广东省卒中学会理事;
广东省临床医学会介入神经病学分会副主委;
长期从事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和科研工作,擅长神经介入和脑血管病影像。完成近千例神经介入治疗手术,熟练掌握各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择期和急诊手术,在复杂高危脑动脉缺血病变和脑静脉窦狭窄/闭塞介入治疗领域有一定造诣,尤其是脑静脉窦血栓闭塞介入治疗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较早将管壁高分辨MRI和多模式CT技术应用于脑血管病诊治,极大提高了脑血管病的临床诊断水平,对药物和介入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目前已应用于数千病例,积累了丰富经验,国内领先。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