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发布 | 266阅读

《神介常识手册》微导管操作手册

刘锐

东部战区总医院

达人收藏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第91病区



 


一、结构组成

1、结构组成

•由接头、应力缓冲器、管杆组成。

•接头材料为尼龙;应力缓冲器材料为合成橡胶/ Pebax;管杆材料为 Pebax,内衬 304 不锈钢补强,内层材料为 TFE,外涂有亲水性涂层。产品末端有单标记和双标记两种,包装内带有一个塑形针。


二、使用教程

1. 使用前准备

检查器械

•在使用之前,请仔细检查所有器械。确认器械的形状、尺寸和状况是否适合要进行的手术。检查产品是否有任何弯曲、扭结或损坏,不要使用已损坏的微导管。


了解注意事项

•冲洗亲水涂层微导管的固定圈,然后从固定圈上取下微导管。在微导管润湿之后,切勿使其干燥。切勿将微导管重新插入固定圈。

•为了便于微导管处理,微导管的近端部分没有亲水表面。在将微导管的这一部分推入 RHV 时,可能会遇到较大的阻力。

•为了降低涂层在扭曲的脉管系统中受损的可能性,请使用一个最小内径≥1.00mm (0.038 in) 的引导导管,并建议与 Stryker Neurovascular 的亲水涂层微导管配合使用。


准备冲洗

•将预注了冲洗液的注射器连接到微导管头并冲洗微导管腔,以便于导丝插入。


2、导丝插入

•小心地从包装内取出导丝,并按照制造商的说明准备导丝。

•直接或通过导丝导引器小心地将导丝插入微导管头,推进到微导管腔。如果使用了导丝导引器,应从导丝上撤回导引器,然后取出导引器。

•按照图 1 的说明,将扭矩装置滑动到导丝的近端,并进行固定。


3、连接冲洗装置

•将旋塞阀连接到两个 RHV 的侧臂。

•将两个 RHV 连接到冲洗液压力袋。压力包便于进行此项应用。将压力保持在动脉压 (大约 40 kPa [300 mm/Hg]) 之上,以避免血液回流到引导导管或微导管。

•将第一个 RHV 连接到微导管头,第二个 RHV 连接到引导导管,设置连续冲洗。


4、微导管塑形(如需)

•微导管随附了蒸汽塑型心轴,供医生进行远端尖端塑形。警告:塑型心轴不适合用于人体内部。为了保持微导管内径的完整性,建议严格遵循蒸汽塑形的说明。

•从包装卡上取下塑型心轴,并将心轴的整个工作长度插入微导管的远端管腔内。

•冲洗或将微导管尖端浸入盐水中以协助心轴转动,弯曲塑型心轴的工作长度直到成为所需的微导管形状。

在距离蒸气源 2.54 cm (1 in) 以上的地方握住芯轴/微导管组件约 10 秒,对微导管进行塑形。注意:切勿将微导管放置在离蒸汽源不到 2.54 cm (1 in) 的地方。这样可能会损坏微导管。

•从微导管上取下心轴并丢弃。不推荐进行多次塑形。


5、推进微导管

•小心地旋转导丝近端的扭矩装置,推进微导管尖端。保持导丝近端和微导管处于一条直线,以便更有效地从近至远转动。

•将导丝前推一小段距离,然后沿导丝推进微导管,交替进行,直至到达选定的位置。在微导管前推期间,还可缓慢地退回导丝。此步骤最好由两个人完成。


6、进行输注

•进行输注时,请完全从微导管中退出导丝,并连接 3 cm3 (3 cc) 注射器进行输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使用注射器压力计监控输注压力。警告:如果发现阻力增大,请停止使用微导管。阻力表明可能出现阻塞。应立即取出并更换阻塞的微导管。切勿试图过度施加压力来消除阻塞。这样做可能导致微导管破裂,从而造成血管损伤或患者受伤。


7、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用时很长、需要进行多次导丝操纵或进行多次导丝交换的手术中,请时常更换微导管。

•如果遇到阻力,在未通过荧光透视法确定阻力原因之前,不要推进或退出血管内器械。强行移动微导管或导丝可能导致凝块移动、血管壁穿孔或损坏微导管和导丝。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微导管尖端或导丝尖端脱落。

•操作期间,损坏的微导管可能破裂,引起血管损伤或尖端脱离。

整理编辑:

刘锐

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

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南京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脑卒中绿色通道组长;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委会秘书长,经桡动脉介入协作组组长;

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

江苏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专委会委员、秘书;

江苏省医学会介入分会青年委员;

国家卫健委神经介入培训基地讲师;

全国百佳医院取栓治疗金牌医师;

国家卒中学院特聘讲师;

执笔《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2022》等4部指南规范。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器械使用指南

1325内容2376阅读

进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