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0日发布 | 1436阅读

OCIN 2024 | 遇健未来,高效为王—健适医疗卒中治疗新乐章

神介资讯

达人收藏









2024年10月24日-27日,第24届东方脑血管病会议(OCIN)暨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专科分会学术年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顺利举办。


在神经介入的发展道路上,奥运精神的“更快、更高、更强”(Faster, Higher, Stronger)一直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通过共同努力(Together),近年来神经事业在循证研究和临床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而在神经介入器械领域,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引入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健适医疗作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始终致力于将前沿的产品和技术引入中国,一起推动卒中事业的发展。10月25日“美好遇健,圈新出发” 动脉瘤复杂通路专题会 & 10月26日“健谈卒中·高效开通” 在国内外学术星光照耀下拉开帷幕。与会专家不仅交流了出血、缺血疾病的介入治疗经验,还见证了健适医疗的多款创新产品的发布。



PART.01
动脉瘤复杂通路专题会








动脉瘤复杂通路专题会由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海医院)许奕教授和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赵振伟教授担任大会主席,由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段国礼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袁永杰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虞军教授进行专题演讲,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林东教授、东部战区总医院张鑫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汪阳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喻博教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鹏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朱悦琦教授作为主持讨论嘉宾。


启动仪式


动脉瘤复杂通路专题会在正式开始前,举办了隆重的新产品上市启动仪式,与会嘉宾共同按下启动按钮,标志着健适医疗 GENI系列电解脱弹簧圈GMamba远端通路导管Nevida®2微导管的闪耀上市,健适医疗全面进军出血市场。


开场致辞 」


大会主席许奕教授和赵振伟教授首先致以开场辞。两位专家肯定了健适医疗研发的新产品对于脑血管疾病治疗的巨大支持,相信临床医生们能很好地利用这些产品为患者带来更大福祉。


精彩内容 」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段国礼教授讲解了《新型超软弹簧圈Genesis GENI的临床应用》Genesis GENI弹簧圈六面体的结构配以极细丝径设计,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优异的性能。通过展示Genesis GENI弹簧圈处理不同大小、不同形态动脉瘤的视频,Genesis GENI优秀的成篮、填塞、收尾能力令人眼前一亮。同时,Genesis GENI弹簧圈拥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可用于颅内、外周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段教授通过具体病例的展示,突出了Genesis GENI弹簧圈柔软、安全、成篮精准的特点。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袁永杰教授分享了《经桡通路技术在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袁教授从解剖、器械等方面介绍了TRA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他强调包括健适等公司在内研发的许多国产新器械对经桡通路手术提供了新的保障。结合多例术中影像,袁教授从入路的选择、维持通路稳定性和治疗过程等方面分享了自己对于GMamba远端通路导管的使用经验,体现了GMamba远端通路导管在经桡治疗动脉瘤过程中优异的到位及抗折性能。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虞军教授带来了《高性能长鞘应用分享和思考》。虞教授首先强调了神经介入手术对导引导管的需求,即需要具有快捷良好的通过性、稳定有力的支撑性、柔软高到位的头端及兼容性较大的内腔。虞教授介绍了Neuron™ MAX 6F长鞘的优异性能,弯头设计可直接超选弓上血管,更有利于通过、到达弯曲部位。他向我们展示了Neuron™ MAX 6F长鞘强大的兼容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最后,虞教授结合具体的病例再一次体现了其高效性和安全性,并介绍了Neuron™ MAX 6F长鞘适合的应用场景。


在讨论环节,与会专家们就健适的一系列新产品做了总结,他们肯定了健适医疗作为国产品牌为神经介入手术提供的巨大支持,也希望在临床医生们不断实践和总结中将这些产品的优异性能发挥到极致,造福广大患者,为我国的神经介入事业做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PART.02
健谈卒中·高效开通 AIS论坛








健谈卒中·高效开通 AIS论坛由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海医院)刘建民教授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郑洪波教授担任会议主席,由Rush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的Michael Chen教授、沧州市中心医院的刘永昌教授、福建省漳州市医院的易婷玉教授和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海医院)的邢鹏飞教授进行专题演讲,特邀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的常明则教授、福州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陈文伙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刘圣教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的史万超教授和Rush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的Michael Chen教授作为主持讨论嘉宾。


启动仪式


健谈卒中·高效开通 AIS论坛在正式开始前,举办了简短而隆重的启动仪式,与会嘉宾共同按下启动按钮,标志着健适医疗全新一代RED™系列颅内抽吸导管家族BMAX™ 088创新球囊型长鞘GMamba远端通路导管的闪耀上市,健适将深耕急性缺血性卒中,持续推动ADAPT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实现血管高效开通。


开场致辞 」


大会主席郑洪波教授致开场辞,提到健适医疗多款经典的产品如ACE抽吸导管Neuron™ Max高性能长鞘RECO取栓支架等已经成为神经介入手术中的得力助手,也很期待新的产品能更好助力血管高效开通。


精彩内容 」


Rush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的Michael Chen教授带来了《ADAPT全球理念和RED72&RED62颅内抽吸导管实战经验分享》Michael Chen教授提到ADAPT技术操作简便、开通时间短等优势,同时抽吸过程中的操作不容忽视,如评估主动脉弓、颈动脉的迂曲、麻醉类型、稳定近端同路径建立、判断血栓位置,抽吸导管头端接触不穿越血栓、缓慢回撤等操作细节,步步为营实现高效开通。随后,Michael Chen教授介绍了全系列搭载了RED-glide 亲水涂层 Penumbra RED颅内抽吸导管家族的结构特点,并结合不同病变位置病例展示操作细节和RED72 & RED43 & RED62颅内抽吸导管优异的性能,包括极佳到位性稳定抽吸力操作简便等特点。


沧州市中心医院刘永昌教授讲解了《ADAPT技术操作细节》。刘教授从机械取栓技术演变开始讲起,提到了ACE导管进入中国市场后,使其“首发抽吸,高效开通”得以逐步实现和优化,强调了精准选择病例和用好手中器械重要性。对于栓塞病变,如何筛选病人?这需要术前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对神经影像的准确判读。而ADAPT技术的核心是如何快速到位、有效抽吸,因此加强近端支撑(用NM高性能长鞘)、同轴技术的掌握、系统减张等步骤就需要谨慎对待。刘教授在最后结合个人体会,通过使用ACE+Neuron Max实战病例展示,就疾病的发病机制、血栓特点、ADAPT技术操作细节等毫无保留地介绍了沧州市中心医院的宝贵经验。


福建省漳州市医院易婷玉教授进行了《球囊保护,大腔制胜——088球囊长鞘在取栓中的应用》专题分享。易教授介绍了近端球囊导引导管封堵的抽拉结合技术的关键因素:BGC、中间导管和取栓支架。国外最新的临床研究显示,BGC可以提高手术的三级再通率,取得更好的预后,尤其是颈内动脉颅内段栓塞的病人。但BGC较小的内腔影响了大腔中间导管的应用,易教授提出了几个BGC堵管的解决方案,包括RTRS技术等。而健适医疗 0.088" 球囊长鞘的出现,在保证球囊的内腔兼容性的同时,还能做到保证球囊的到位性和稳定性,更好的解决现在临床面对的问题。易教授结合具体病例,用图片和视频展示了BMAX™ 088创新球囊型长鞘优秀的通过性和媲美长鞘的到位性,针对大脑中动脉栓塞病变,联合GT68,首发抽吸快速完成再通。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邢鹏飞教授带来了《健行致远,虽远必通——MeVO中等直径血管闭塞取栓策略和实战分享》。邢教授首先介绍了MeVO的概念和类型,继发性的栓塞以栓塞为主,原发性血栓有栓塞也有狭窄,指出静脉溶栓是MeVO血管闭塞的首选治疗,但如病人超过了溶栓时间窗,取栓手术则是应当考虑的治疗方式。邢教授提出针对栓塞性质病变首选抽吸,特别是分叉部和分支的病变,可以选择高到位的小口径抽吸导管,同时分享了多例中等直径栓塞病变使用3MAX 远端抽吸导管实现开通的病例,包括左侧大脑M3&M4栓塞病变、重要分支血管栓塞、累及双侧分支血管、串联病变远端等,此外还分享了3Max远端抽吸导管的到位技巧,如6F导管支撑、双微导丝辅助超选、0.017微导管内支撑等,实现中等直径血管闭塞血管有效开通。



总结讨论




在会议的尾声,与会专家们就本次会议所涉及的产品及其应用经验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他们一致认为,随着近年来神经介入手术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神经介入技术也实现了显著的发展与进步。同时,这也对临床医生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专家们期望广大神经介入医生能够在未来持续深化对新技术产品的理解,带来更多创新的技术和经验。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