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区介绍
神经外科肿瘤4病区是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神经外科)的亚专科病区,以神经系统肿瘤的个体化综合治疗为专业特点。擅长脑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和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等疾病的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目前病房医师11人,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4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3人。目前病房开放床位37张,临床新药/新技术试验床位5张,每年收治患者1200余例,手术量近千台。治疗团队广泛采用高质量微创手术,术后损伤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花费少。
病区主要开展幕上疑难复杂脑肿瘤的诊疗,包括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等手术诊疗。擅长功能区胶质瘤、功能区脑膜瘤的微创手术治疗、术后复发胶质瘤和复发脑膜瘤的手术治疗。特别是功能区部位肿瘤的高难度微创手术。
广泛开展国际先进技术辅助精准手术治疗,包括神经导航系统、术中高场强3.0T磁共振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波谱成像、皮层和皮层下电刺激、术中超声,脑肿瘤激光消融术等国际先进技术应用,全面提高手术成功率。在切除肿瘤同时,显著提高运动、语言等大脑重要功能保护率,显著降低术后发生功能障碍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高。国际先进的静脉窦脑膜瘤的根治性治疗与神经-血管单元保护。针对复发脑胶质瘤和脑恶性淋巴瘤开展新药临床试验,取得显著效果,生存期明显延长。治疗效果收到国际同领域权威学者高度肯定。
目前开展基于新一代智能神经导航技术的功能区精准定位前瞻性临床研究,高场强术中磁共振及荧光造影技术在胶质瘤手术治疗中的有效性评价研究,静脉窦脑膜瘤的血运重建技术和神经-血管单元保护技术。不断提升各类手术治疗效果,全面抑制肿瘤复发。长期与国外肿瘤临床中心如蒙特利尔神经外科研究所、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等知名神经外科中心合作。病区开展多学科合作诊疗模式,在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电生理、神经心理、神经肿瘤化疗、神经分子病理等多学科联合指导下完成手术治疗与分子病理指导下的靶向综合治疗。参与国家卫健委《脑胶质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执笔工作。
病区研究团队近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十余项,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0余篇,IF>10论文9篇,期刊封面论文5篇。每年举办多项国家级和市级继续教育培训项目。拥有“215工程”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北京市科技新星,北脑青年学者等。病区多次获得北京天坛医院“先进科室”荣誉称号,护理团队获医院“星级护理单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周大彪
第一期
大静脉窦受侵脑膜瘤的手术技术与策略
作者简介
周大彪 主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肿瘤外科四病区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师从赵继宗院士并致力于微创神经外科的发展,开展术中影像引导神经外科手术(IGNS)技术。利用多模态影像融合导航、术中磁共振(iMRI)成像,术中超声和荧光造影技术等精准定位和引导胶质瘤手术,治疗效果优异。
·开展了多项基于激光间质热疗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研究。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euro-Oncology》、《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等国际期刊发表相关研究成果20余篇。
·先后荣获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前往周大彪 主任学术主页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姜中利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肿瘤外科4病区副主任。
·现为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手术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会员,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和局级科研课题10余项,主编和参编专著4部,发表SCI论文25篇。
·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曾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神经外科中心学习,国内知名颅脑肿瘤专家,擅长脑膜瘤、胶质瘤和垂体瘤等颅内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专业方向:脑胶质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及基础研究,擅于大脑深部和功能区胶质瘤的手术治疗。颅内脑膜瘤的临床治疗和研究,对脑膜瘤瘤周脑水肿及脑膜瘤与癫痫相关问题开展研究。颅咽管瘤、脑室内外及蝶鞍区等颅内关键部位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前往姜中利 教授学术主页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脑肿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