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4日发布 | 99阅读

【经典文献】第109期5-氨基乙酰丙酸荧光引导恶性胶质瘤切除术——一项随机对照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

梁健莉

南方战区总医院

达人收藏


研究背景:


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但预后较差,高级别胶质瘤(HGG)即使采用手术联合术后放化疗及免疫分子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5 年生存率仍低于9.8% 。肿 瘤 切 除 程 度 为 预 测 无 进 展 生 存 期(PFS)、总生存期(OS)、肿瘤复发的重要指标。因脑胶质瘤呈高度浸润性生长,肿瘤组织与正常脑组织边界模糊,传统显微镜模式下难以准确辨别,切除范围多依靠术者的主观判断。研究发现脑胶质瘤术后复发部位常见于首次手术病灶旁2~3 cm,手术切缘残留的肿瘤细胞是脑胶质瘤复发的主要原因。因此,脑胶质瘤术中准确判断肿瘤边界对提高肿瘤切除程度至关重要。神经导航技术、术中MRI技术、术中超声成像等术中影像技术有助于识别肿瘤边缘,然而神经导航是手术前已经预测的固定的影像靶点,手术者操作的位置不一定和术前预测的位置完全匹配,术中MR检查繁琐且昂贵,术中超声经常中断手术。


近年来,荧光导引技术辅助切除脑胶质瘤的报道日益增多,其优势在于术中可较为直观地显示肿瘤及肿瘤边界,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目前,应用于临床的荧光显影试剂主要包括5- 氨 基 乙 酰 丙 酸(5-aminolevulinic acid,5-ALA)、荧光素钠(fluorescein sodium,FLS)、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等。


 5-ALA是体内血红素合成的前体物质,本身不具备光敏性,能够通过已被胶质瘤破坏的血脑屏障进入肿瘤细胞中,同时由于胶质瘤中亚鳌合物酶活性很低,原卟啉不能有效地转变为血红素,使得原卟啉在肿瘤细胞内集聚。在波长为407nm左右的光线激发下,原卟啉发散出635-705nm波长的红色光,并被荧光显微镜接收显示。


研究目的:


评估5-ALA荧光引导对手术切除根治性,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1)患者:年龄在23-73岁之间的疑似恶性神经胶质瘤,且有望被完全切除肿瘤的患者322例,随机分配至荧光引导切除组(n = 161,20 mg/kg的5-ALA)或常规白光引导切除组(n = 161)。

(2)排除标准:MR评估的中线、基底节、小脑或脑干肿瘤;不止一处增强病变;大量非增强肿瘤区提示低级别胶质瘤伴恶性转化;医学原因不能做MR的(如起搏器);由于语言障碍而无法给予同意;肿瘤位置不允许完全切除增强肿瘤;K氏评分60或以下;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身体任何部位有恶性肿瘤史。

(3)主要终点:早期MRI(术后72小时内)中无对比增强肿瘤的患者数量和通过MRI评估的6个月无进展生存期。

(4)次要终点:术后MRI残留肿瘤体积、总生存期等。经过统计,本研究报告了270例患者的中期分析结果(139例采用光敏剂荧光引导,131例采用白光引导)。


研究结果:



161例荧光引导切除组中,16例不符合组织学标准、5例不符合放射学标准、1例在手术前撤回同意,共计139例患者纳入全分析中,后因1例提前退出、1例MRI数据缺失、6例严重偏离时间表、1例荧光装置失败、1例荧光引导手术中断(术中诊断转移不正确)被排除,剩下129例按试验方案分析;161例白光引导切除组中,18例不符合组织学标准、8例不符合放射学标准、3例术前撤回同意、1例因其他原因被排除,共计131例患者纳入全分析中,后因 2例提前退出,3例MRI数据缺失,2例严重偏离时间计划,2例在病情进展前重复手术,剩下122例按试验方案分析。


本研究报告了270例患者的中期分析结果(139例采用荧光引导、131例采用白光引导纳入全分析中)



表1显示了全分析人群的基线特征,荧光引导切除组中患者平均年龄为60岁,白光引导切除组中患者平均年龄为59岁,两组患者K氏评分均大于70分。所有患者中有9例(3%)患者为WHO III级病变,260例(97%)为WHO IV级病变。



表2显示了术后早期MRI显示无残留肿瘤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5.4个月(95% CI 1.0-56.7);荧光引导切除组与白光引导切除组比较,早期MRI无残留、增强对比的肿瘤患者较多(组间差异29% [95% CI 17-40],p=0.0001);完整切除的一般优势比和95% 置信区间在年龄、K氏评分量表或肿瘤位置的调整上没有变化,并且都与粗优势比相似。



荧光引导切除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1个月(95%CI 3.4-6.0),白光引导切除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6个月(3.2-4–4)。


接受荧光引导切除治疗的患者在6个月时的无进展生存率高于接受白光引导切除治疗的患者(41.0%[32.8–49.2] vs 21.1%[14.0–28.2] ;两组之间的差异为19.9%[9.1–30.7],p = 0.0003,Z检验。


在全分析组中,两组的残余肿瘤体积都有相应减小,但光敏剂荧光引导切除组的中位体积显著小于白光组(0.0 cm³ [0.0–25.7] vs 0.7 cm³ [0.0–32.6], p<0.0001) 。



表3显示了全分析组在疾病进展之前和之后开始的治疗,各组在化疗或放疗频率上没有差异。然而,与白光组相比,接受光敏剂荧光引导组的患者中重复手术的较少(30% VS. 37%)。


总结:


本研究证实,与传统白光引导显微手术相比,使用5-ALA可以帮助在术后早期MR上完全切除对比增强肿瘤,提高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从而提高恶性胶质瘤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即使两组之间总生存率没有差异,但完全切除的患者从伴随替莫唑胺放化疗中获益最大,从而鼓励最大切除。


局限性:


🔹1、5-ALA是目前唯一一个通过Ⅲ期临床试验的荧光成像试剂,已被证明能够提高脑胶质瘤的切除程度。但5-ALA一般需术前 2~3 h 口服给药,用药掌控性较差,临床应用风险较高,有低血压、卟啉症、光毒性、光敏反应等副作用,术后需避光24~48 h以降低光敏反应的风险,5-ALA目前在国内未获得药品监管部门批准用于临床,价格昂贵。


🔹2、FLS 以注射液剂型生产,可在常温下贮存,临床使用安全性高,术中操作简便,只需全身麻醉后外周静脉注射,并且价格低廉,适用于大多数胶质瘤病人,但对于血供不丰富或血脑屏障破坏不多的低级别胶质瘤敏感性较5-ALA低。




科室文化: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团队协作,为病人提供的最终的健康,不是一个疾病的治疗方案。


科训:团结,求是,创新,奉献。


科室服务理念: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尽善尽美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