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0日发布 | 194阅读

给大脑装上“起搏器”——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后居家管理

脑医咨询

脑医汇


脑深部电刺激(DBS)又称脑起搏器,出现于20世纪50—70年代,最先开始用于治疗慢性顽固性疼痛,之后慢慢拓展到治疗痉挛、小脑麻痹、癫痫等疾病。1987年采用DBS控制震颤的成功开启了DBS治疗帕金森病的新纪元,以下将介绍帕金森病DBS术后患者的居家管理。


01

手术方式介绍

✔ 用于治疗帕金森的特定的核团靶点主要包括丘脑底核、内侧苍白球和丘脑腹中间核三个核团。

DBS的硬件系统由两根电极导线、一个刺激器和一个程控仪三部分组成。

延伸导线和刺激器(俗称电池)被植入皮下,位于锁骨下方。


02

居家管理要点

1.伤口护理

2.用药管理

3.开机时间

4.自我程控

5.脑起搏器充电

6.防磁注意事项

7.居家活动


1
伤口护理

术后患者有3处伤口:头顶电极植入处伤口、耳后连接导线处伤口、锁骨下刺激器植入处伤口。

  • 保持伤口干燥、防止摩擦;

  • 若手术切口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等情况,及时就诊;

  • 头部选用刺激性小的洗发水,用掌面轻揉,不要用指甲抓头皮,慎用染发剂。

2
用药护理

DBS的神经调控机制与药物作用机制不同,DBS植入后并未改变药物治疗的原则


  • 术后当日,在患者麻醉苏醒后即可恢复术前抗帕金森药物,直至开机时在医生指导下再行药物调整;

  • 开机后不能马上停药,药物调整要慢,撤药过快可能导致运动不能、淡漠加重等撤药恶性综合征;

  • 帕金森病患者的非运动症状、中轴性的症状比如吞咽障碍、平衡及呼吸问题仍然需要依靠药物来改善。

3
开机时间

多于术后4周,患者的微毁损效应、脑水肿消退,一般情况良好即可开。对于震颤或其他症状较重的患者,为了缓解症状,也可在术后早期开机。

4
自我程控

经程控医生授权设置,患者端有小范围调节电压的权限。


  • 效果不佳时如震颤、僵直、运动迟缓、无力等症状出现,可适当上调;

  • 有电刺激的副作用如异动症,讲话困难,肢体麻木,睁眼困难等出现,可适当下调;

  • 需要在良性作用与副作用之间寻找折中的平衡点。

5
脑起搏器充电
  • 养成良好的充电习惯,充电装置定点放置,防止遗失;

  • 外出旅行或出差牢记随身携带充电器;

  • 至少每天查看一次电量,尽可能不要让体内刺激器的电池电量低于50%

  • 充电频率并不会影响电池的性能,可以每天充电。

6
防磁注意事项
  • 家用电器:电视、冰箱、电磁炉、手机、收音机等日常家用电器设备皆可正常使用。

  • 治疗项目:X片、B超、CT等,脑起搏器在开机状态下可以正常进行检查。检查核磁共振、心电图、脑电图及钻牙治疗,需要关机

  • 安检:超市使用安检型号可以;避开大型安检仪,可随身携带起搏器植入证明卡,提前向工作人员说明情况。

  • 交通工具:可正常乘坐常规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轮船及民航客机等。出行时带脑起搏器植入身份识别卡,安检时,出示给安检员。

7
居家活动
  • 不建议泡温泉,温泉水温比较高,可能导致起搏器温度升高,从而影响脑起搏器正常使用;

  • 术后1周应开始颈部的适应性锻炼,可适度拉伸,缓慢转颈动作,避免局部黏连,避免突然剧烈的过度屈伸动作,不参加激烈的对抗性运动,如篮球和足球比赛,拳击等,防止电极过度牵拉断裂、移位;

  •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比如散步、太极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活动躯体,改善步态问题。


03

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病常见误区

术后马上起效

外科手术只是将电极及刺激器植入,植入电极手术带来的局部微毁损效应通常会伴随帕金森症状的短期改善,长期稳定的疗效仍需要等待开机。此外,电极周围轻微的组织渗出和水肿,患者术后可能反而比术前反应差,帕金森症状加重。


一劳永逸心理

帕金森病是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无论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只能控制症状而不能治愈或阻止疾病进展。需要定期门诊随访;如出现症状加重,需要及时联系医生,接受程控来调整参数。


程控一步到位心理

程控过程中需要在治疗作用与副作用之间进行取舍,反复尝试,寻找折中的平衡点。首先要分析症状,通常在没有药性时调整刺激参数,观察效果和副作用,在新的参数刺激后,再服用帕金森病药物,观察服药后刺激效果和副作用。如果服药后有异动等副作用,再调整刺激参数或者服药量,直到没有药性时和有药性时刺激效果比较好并且没有明显副作用为止。

本文来源公众号“华山虹桥院区护理部


参考文献:
[1] 李涛,金凤,殷肖雪,等.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微损毁效应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24,32(01):99-103.
[2] 任倩薇,高冬梅,王慧敏,等. 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后远程程控与传统门诊程控效果对比研究[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23,39(7):689-693.
[3] 林晓红,郭红梅,王会,等. 阶段式延续性护理对帕金森病DBS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2):372-375.
[4] 李培培,何承. 精细化护理在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电刺激术后的应用效果[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8):1186-1189.
[5]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20,53(12):973-986.
[6] 陈生弟,高国栋,陈海波,等.中国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专家共识(第二版)[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20.36(4):325-337.



如您想要了解更多帕金森病相关问题,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脑医咨询助手并备注疾病名称进入病友群交流:18621705623(微信同号)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