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9日发布 | 1553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脑血管-动脉瘤

Lattice Time | 首例Lattice双支架“X”型释放治疗大脑前交通动脉瘤

陈发军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

张迎光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

彭子壮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

薛道金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

甄政

广东省中医院

张俊龙

阳江市中医医院

吴新加

普宁市中医院

达人收藏


01



临床信息



基本信息:63岁,男性。


主诉:反复头晕伴呕吐半年。


现病史:患者于2024年2月开始出现头晕伴呕吐,时感恶心欲呕,无视物模糊,无视物旋转,患者未予重视,未系统诊治,遂在外院就诊,查CTA:前交通动脉瘤样突起。于外院介入手术未成功,遂来就诊。


既往史:高血压病2年。


查体: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术前影像资料



02




术前影像

颅脑CT提示:前交通动脉区见一等密度结节,大小约0.8×0.6cm,考虑大脑前交通动脉瘤可能,建议CTA检查。


主动脉弓造影:


左侧椎动脉造影:


左侧颈内动脉造影:


右侧颈内动脉造影:


右侧椎动脉造影:


前交通动脉瘤局部造影:


3D图像:


3D合成图视频:





治疗方案

双密网支架辅助栓塞术。



术前难点分析

· 该病例动脉瘤位于前交通段,且已累及双侧A1段和A2段,动脉瘤尺寸较大,形态不规则,且有子瘤,破裂风险高。

· 瘤体受双侧大脑前动脉瘤供血,且双侧瘤颈均为宽颈,双侧A1与同侧A2成角较大,单纯导丝通过困难。

· 传统方法使用支架辅助配合弹簧圈栓塞较难处理。

· 患者3型弓,路径迂曲。

· 故选择使用双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降低手术难度。









术中方案:

双密网支架释放有两种方案:

· 方案一,同侧分别释放,该方式血管较为迂曲,超选困难,释放难度大;

· 方案二,交叉释放,该方式血管较为平直,释放难度低,动脉瘤内部有足够的空间容纳释放的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综合考虑选择方案二,呈“X”型交叉释放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治疗复杂前交通动脉瘤。



术前测量&Lattice选型

经LA1段:

动脉瘤直径:2.6mm

覆盖长度:25mm

远端锚定点:1.91mm

瘤颈远端:1.88mm

瘤颈近端:2.0mm

近端着陆点:1.88mm

综上测量,选择2.3mm*27mm,3个球囊的Lattice密网支架


经RA1段:

动脉瘤直径:2.3mm

覆盖长度:27mm

远端锚定点:1.61mm

瘤颈远端:1.88mm

瘤颈近端:2.0mm

近端着陆点:1.66mm

综上测量,选择2.6mm*25mm,3个球囊的Lattice密网支架



术中使用材料:

8F 导引导管

5F 115cm颅内支撑导管

0.014 200cm、0.014 300cm微导丝

微导管

2.6mm*25mm 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3个球囊

2.3mm*27mm 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3个球囊



03



手术过程









全麻下以seldinger法行双侧侧股动脉穿刺,使用长鞘配合中间导管放置双侧C4段;路图下,分别将双侧微导管超选至双侧A2段,呈十字交叉后依次释放Lattice密网支架



LA1段至RA2段,Lattice(2.6mm*25mm)释放过程

Lattice远端释放:


Lattice近端释放:


释放完成,即刻造影:




RA1段至LA2段,Lattice(2.3mm*27mm)释放过程

Lattice远端释放:


Lattice近端释放:


释放后,对贴壁不满意处进行支架按摩:


释放完成,即刻造影:




术后影像

术后造影和CT均显示Lattice打开良好,贴壁满意。




术后复查造影

颈内动脉正位造影:


颈内动脉侧位造影:


术后复查CT:












总结体会

· 该病例动脉瘤位于前交通段,且已累及双侧A1段和A2段,动脉瘤尺寸较大,形态不规则,且有子瘤,破裂风险高。传统方法使用支架辅助配合弹簧圈栓塞较难处理。故选择使用双枚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降低手术难度,释放方式为两支架呈“X”型释放,手术操作简单,手术过程顺利。


· 该病例也提示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在复杂动脉瘤中优异的临床疗效。目前术后患者出院状态良好,无明显头晕头疼症状,mRS 0分,期待之后的继续追踪随访。







术者简介

陈发军

广东省中医院


学硕士,南方医科大学毕业,发表及参与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承担省级课题两项擅长脑血病、脑肿瘤、脊髓血管病、脊柱肿瘤、脑外伤、脑积水等疾病的诊疗与研究,能够完成颅内外支架术、动脉取栓术、脑动脉瘤栓塞及夹闭术、脑血管畸形栓塞及切除术、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脑血管搭桥术、脊柱肿瘤切除术、脊髓血管畸形栓塞及切除术、神经内镜手术、脑外伤手术等





张迎光

广东省中医院


从事脑及脊髓神经介入治疗临床及基础研究30余年。擅长复杂脑动脉瘤、脑血管狭窄、动静脉畸形、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自发性硬脑膜动静脉瘘等脑、脊髓血管病等疾病的诊断及介入治疗


彭子壮

广东省中医院



擅长颅脑损伤、脑出血、脑肿瘤、脑积水及癫痫、三叉神经痛的诊断、显微手术及其中西医康复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薛道金

广东省中医院



主治医师,医学硕士。脑出血、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瘤、脑动脉狭窄、烟雾病等脑血管疾病的诊断、神经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脑垂体瘤、脑膜瘤、脑胶质瘤的诊断和微创手术治疗。脑恶性肿瘤、脑出血/脑外伤后昏迷、脑积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甄政

广东省中医院



住院医师,医学硕士。颅脑损伤、脑出血、脑肿瘤、脑积水及癫痫、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及手术治疗;脑血管病(如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瘤、脑梗塞、脑血管狭窄、烟雾病等疾病)的诊断及神经介入、外科手术治疗


张俊龙

阳江市中医医院



阳江市中医医院颅脑外科主治医师,广东省中医院神经介入进修医师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曾在广东省中医院,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进修学习。现任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神经外科管理分会委员,阳江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疾病、颅脑外伤、脑肿瘤等神经系统疾病;灵活运用中医特色方药治疗头晕、头痛、失眠症、各种疼痛症等


吴新加

普宁市中医院



普宁市中医院脑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广东省中医院神经介入进修医师

毕业于贵州中医药大学,专业为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广东省传统医学会心脑同治委员。从事脑病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15年,擅长神经介入,擅长中西医治疗脑梗死、脑出血、眩晕、头痛、高血压病、帕金森病、癫病、面瘫等神经内科病症;擅长危重病症的抢救治疗。2021年至2023年完成科研课题:银杏酮酯滴丸联合注射用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对血脂、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