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9日,由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主办的京津冀神经外科IIT联盟筹备大会于北京召开,会议内容涵盖了从基础科学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脑胶质瘤的分子病理学研究、新型治疗方法的开发、以及伯瑞替尼药物的研发历程等。
会议伊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江涛院士作会议致辞,向前来参加会议专家表示感谢,指出本次京津冀神经外科IIT联盟筹备大会的核心议题是联盟的建立与未来规划,旨在通过多中心的紧密合作,推动临床研究向更精细、更标准化、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江涛院士强调了IIT联盟成立过程中务实合作的重要性,注重实际效果和可行性,确保联盟的工作能够落地并高质量完成,其最终目标是通过专家发起的临床试验(IIT),推动神经外科医学研究的发展,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期待联盟的正式成立能够为京津冀地区的神经外科医学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刘幸教授带来《MET变异在中枢神经细胞瘤中的检测》报告,主要围绕MET变异在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刘幸教授详细讨论了MET变异在不同类型的CNS肿瘤中的分布,以及MET变异的不同形式,包括MET扩增、突变、融合和过表达等,并通过文献解读进一步阐述这些变异的形式与意义,展示了MET变异在实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北京鞍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张培龙博士带来《MET异常脑胶质瘤的文献案例分享及用药建议》报告。他首先介绍了MET通路异常及其涉及的药物类型,尤其强调了Ib类MET TKI类药物的高选择性;伯瑞替尼作为目前国内唯一获批了肺癌及脑胶质瘤双适应症的Ib类MET TKI,他展示了伯瑞替尼在提高总生存期方面的潜力,即伯瑞替尼可为脑胶质瘤患者带来总生存获益,降低死亡风险48%;并进一步分析了MET TKI在临床开发中的布局。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陈婧教授带来《伯瑞替尼与贝伐单抗联用合理性初探》报告,其根据替莫唑胺治疗患者仍会复发的特点进行探索,指出TMZ治疗可能导致一种或多种MET基因融合或突变,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MET ex14跳突在胶质瘤侵袭和血管生成中的关键作用,点明其在胶质瘤细胞血管生成和肿瘤复发进展中的重要性。随后,陈教授通过实验验证,指出MET信号通路和VEGF信号通路在细胞水平上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这为伯瑞替尼与贝伐单抗联合应用提供了线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保肇实教授带来《基于融合基因靶点识别的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的设计》报告,集中于整个伯瑞替尼临床试验的研发过程。保教授结合脑胶质瘤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了低级别胶质瘤向高级别进展的分子机制,指出PTPRZ1-MET融合基因在脑胶质瘤恶性进展中的作用;全球学者已证实不同亚群中均存在该融合基因,并在2021年被纳入WHO神经肿瘤分类。
随后,保教授阐述MET抑制剂伯瑞替尼基于高选择性、抗肿瘤活性及血脑屏障通透性,在ZM融合基因阳性的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中的I期临床试验证明:伯瑞替尼是一种高效、安全、血脑屏障通透性强的MET抑制剂,并向与会者介绍了伯瑞替尼针对胶质瘤的II/III期临床试验(FUGEN研究),包括试验设计、关键纳入指标以及各项结果的公布: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存,延长患者生存近一倍,降低48%死亡风险,这为复发胶质瘤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孙时斌教授带来《脑转移瘤的伽马刀放射外科治疗策略》报告,孙教授详细阐述了天坛医院伽玛刀中心治疗病种的统计数据,通过病例汇报,展示了天坛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的策略,突出了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的优势,指出放射外科联合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是治疗脑转移瘤的重要手段;并强调在分子病理指导下的MDT综合治疗、放射外科联合治疗的时机和剂量调整、以及放射外科联合开颅手术的新治疗策略,进一步强调了伽玛刀放射外科(GKS)在脑转移瘤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柴睿超教授带来《分子病理检测提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MET靶向治疗潜在获益人群》报告,从MET存在多种变异形式讲起,指出胶母中较为常见的是MET染色体臂扩增,预后较差。他讨论了野生MET的激活方式,包括缺氧和放疗导致的MET激活,以及这些变异在继发胶质瘤和低级别胶质瘤中与不良预后的关联。
此外,他还讨论了MET变异丰度在复发胶质瘤中的升高趋势、新的MET变异形式与MET所在区域染色体局部扩增和高表达的正相关性,以及与MET靶向治疗敏感性的密切关系。柴教授提到MET ex14跳突在继发胶质瘤中的发生显著升高,提示肿瘤晚期MET异常升高,尤其是肺癌脑转移患者MET异常升高,也可能从MET抑制剂中获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任晓辉教授带来《一项伯瑞替尼联合替莫唑胺用于中国MET过表达组织学胶质母细胞瘤初治患者的开放标签、随机对照、探索性临床研究》报告,在研究背景中强调了MET蛋白过表达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高发生率及其与肿瘤高侵袭性、TMZ耐药性和不良预后的相关性。研究采用伯瑞替尼联合替莫唑胺的治疗方案,并设立对照组;其预期结果旨在评估伯瑞替尼对MET蛋白过表达GBM患者的潜在临床获益,并为未来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提供基础。
会议最后,与会专家针对MET多种突变类型,MET抑制剂伯瑞替尼临床应用探讨,以及其对胶质瘤放疗增敏、脑转移瘤治疗等议题展开了精彩的讨论,分享各自的见解和经验,并对京津冀神经外科IIT联盟筹备大会的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大会特别关注IIT(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的重要性,其对于探索新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期待通过IIT联盟的成立,京津冀地区的医疗机构能够共享资源、交流经验,为京津冀地区的神经外科医学发展贡献力量,共同推动神经外科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进步!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