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博脊柱团队关于先天性C2-3融合椎合并椎动脉高跨情况下的置钉选择的临床手术技术和经验的临床论著在国际专业期刊Neurosurgical review刊登发表。该论文描述了椎动脉高跨的术前置钉评估策略,提出了一个螺钉选择的算法,并介绍了三博脊柱团队关于先天性C2-3融合椎合并椎动脉高跨的置钉选择,并对各种技术进行了解剖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的分析。本文系统性的总结了不同螺钉的效果,对这种罕见疾病的治疗提供了7天-24小时全天候作战的策略。
我们制定了C2-3融合椎体的螺钉选择算法。C2关节面下螺钉适应证广、融合率高、准确性高,被认为是首选的备用螺钉。In-out-in螺钉在闭塞或远隔VA的情况下是可行的选择。由于C3椎弓根螺钉精度较低且解剖适应症狭窄,因此被认为是次要选择。椎板螺钉和侧块螺钉虽然适应症广泛,但融合率最低,被列为第三备用选择。值得注意的是,椎板螺钉具有最高的精度,可以合理地用于优势VA侧,以确保安全性。

附:原文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自1995年来一直从事脊髓脊柱疾病的手术治疗和临床研究,曾参与脊髓内肿瘤显微外科治疗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并于2012年获得北京优秀中青年医师荣誉称号。
提出缺血予处理对脊髓功能的保护作用(Surgical Neurology, Vol.52(3):299-305, 1999)。以神经显微外科技术+脊柱内固定技术+术中神经电生理技术+微创脊柱手术技术相结合理念,全方位展各种脊髓脊柱外科手术8000余台。包括: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脊髓内肿瘤及椎旁、脊柱原发和转移肿瘤的的同时,可采用脊柱内固定技术矫正与维护脊髓肿瘤合并的脊柱侧弯、脊柱后突等严重脊柱畸形。提出Chiari畸形颅颈交界区脑脊液动力学分型及手术治疗策略,进一步完善规范了该类疾病的显微手术治疗策略,发表在 Neurosurgical Review (2017);根据颅底凹陷合并与不合并寰枢椎脱位及脊髓空洞的分类特点,采用减压结合枕颈固定或C1-2固定融合技术治疗先天性颅底凹陷(Neurosurgical Review 2019);采用神经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颈椎病、椎管狭窄及脊柱退变性疾病;提出并建立颈椎病单元的理念和方法,改进并提高了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采用通道微创脊柱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和椎管内病变。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