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肌肉、骨骼、脂肪、水和矿物质……这些概念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们是身体成分,其组成和比例能够反映人体内部结构的比例特征。例如,我们常说的“水桶腰”,可能意味着脂肪以心脏、腹部为中心发展,“拜拜肉”显示出脂肪集中于手臂区域。为了获得好身材而去健身房“举铁”,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我们的肌肉量。然而,大家是否想过,身体成分的模式还与我们患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存在关联?
神经退行性疾病由神经元和(或)其髓鞘的丧失所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恶化,并导致功能障碍的出现。大脑损伤的区域不同,疾病的类型也各不相同。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渐冻症、帕金森病、亨廷顿舞蹈症等。这些疾病威胁着世界上数千万人的日常生活和健康,且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就在2024年7月,四川大学华西生物医学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兼博士生导师、冰岛大学客座副教授宋欢团队在高影响力国际学术期刊《Neurology》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的成果。他们利用英国生物数据库(UK Biobank)中2006~2010年超41万名中老年人的数据(平均年龄56岁,女性占比55.1%),探究了不同的身体成分模式、心血管病与神经退行性疾病风险之间的关联。
研究中,入组参与者接受了一系列身体成分测量,包括身高、腰围和臀围(手动测量);全身和局部(手臂、腿部和躯干)的脂体重、去脂体重*以及体重(生物阻抗评估);双手握持力(握力计测量)和足跟骨密度(接触式超声骨分析仪测量)等。
(*脂体重:又称肥体重,是储存在体内的脂肪的重量;去脂体重:又称瘦体重,由身体细胞重量、细胞外水分和去脂的固体部分组成,主要成分是骨骼、肌肉等。)
结果显示,在平均9.1年的随访期间,共出现8224例新发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帕金森病2427例、阿尔茨海默病2933例和全因性痴呆6076例;其中原发性病因的有6274例,血管病因1194例。
患病风险方面,与神经退行性疾病患病率较高相关的身体成分模式包括“向心性肥胖”和“脂肪主要分布于手臂”模式。数据显示,男性腹部脂肪含量高vs含量低的患病率分别为每1000人年3.38例vs 1.82例,女性的数据为每1000人年2.55例vs 1.39例。
调整患病率相关的其他影响因素(如高血压、吸烟、饮酒和糖尿病等)后,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腹部脂肪含量高的人群,相较于腹部脂肪含量低人群的患病概率高13%。手臂脂肪含量高的人群,相较于手臂脂肪含量低人群的患病概率高18%。此外,肌肉力量大的人群,相较于肌肉力量小的人群的患病概率低26%。
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人员观察到的身体成分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的关联中,约有10.7%~35.3%是由心血管病所介导的。亚组队列分析还发现,大脑衰老的生物标志物与“向心性肥胖”、“肌肉力度”和“脂肪主要分布于手臂”的身体成分模式呈正相关。
针对这些结果,研究人员在文中指出,“这项新研究显示,身体成分模式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大脑衰老之间有着强烈的关联,其中一部分还是由心血管疾病所介导的。这些结果强调,改善身体成分结构和早期心血管病的管理,在减少神经退行性疾病风险方面具有一定潜力。”
牵头负责本项研究的宋欢教授表示,“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影响着全球超6000万人,这一数字预计还会随着人口老龄化而继续增长。因此,找到改善风险因素并开发出预防工具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的研究结果强调,改善身体成分有可能帮助我们减少神经退行性疾病风险。相比起笼统地控制体重增长,有针对性地减少躯干和手臂的脂肪,同时促进肌肉的健康生长,或许能更有效地预防这些疾病。”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如您想要了解更多神经退行性疾病详情或进入病友群交流,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脑医咨询助手并备注疾病名称:18621705623(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