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9月6日-8日,上海市医学会和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科分会主办的第二届东方神经外科会议(OCNS 2024)隆重召开,众多上海神经外科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索神经外科的未来趋势与技术革新。此次大会不仅是科研成果与临床创新的展示窗口,更是思想碰撞、智慧交融的高端平台,为神经外科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点击上方图片观看精彩录播
开幕式

上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师协会会长、上海市医学会名誉会长徐建光教授表示:很高兴与各位前辈和同道们相聚。在我的外科职业生涯中,对我启发最大的就是神经外科,对我帮助提携最大的也是各位神经外科前辈。从我作为住院医师对神外前辈的手术观摩,到后来前辈对我的细节规范和严格教导,都令我记忆犹新。“北有天坛,南有华山”,中国神经外科发展齐头并进,不断壮大;我们同频共振,相向而行,继续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服务。今天的会议聚集了中国顶尖的神经外科同道,共同探索最前沿的技术热点和最热门的创新难点,相信大会将一如既往地精彩纷呈。更重要的是,学术交流的光辉将不断照亮同道们前行的道路,为上海乃至中国的神经外科事业发展提供推动力。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上海市医学会会长邬惊雷教授表示:神经外科是整个医学领域中最有挑战性、创新性和多学科融合性的重要前沿阵地之一。中国神经外科非常年轻,但发展迅速,传统的神经外科手术逐渐发展至个性化治疗。随着人工智能和医学装备的迅速发展,神经外科也在新知识建立、新问题发现和新技术解决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神经外科同道始终坚持临床工作高标准和高要求、学术会议高品质和强品牌的理念,对学术交流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创新融合,汇聚东方”,本次会议定会促进神经外科的发展,并启发新一代神外人发挥睿智和创造性,努力推动学科发展。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硕教授表示:上海神经外科一直是全国神经外科学习的榜样。在新中国建国初期,我们的神经外科基础较差。而后,赵以成教授和史玉泉教授等一批老前辈相继组建了神经外科。神经外科前辈贡献了他们的智慧,感谢他们为这一领域搭建了极佳的平台,使我们这些后辈能真正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为神经外科奋斗。在此,衷心感谢神经外科诸位前辈,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神经外科盛会。
大会主席、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朱巍教授致辞表示:与四方汇聚的同道们共同探讨神经外科的前沿发展,是知识与智慧的融合,也是友谊与合作的延续。回顾上海神经外科的辉煌历程,老一代先驱们筚路蓝缕,奋战在开创新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最前沿。改革开放后,上海神经外科界同仁们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紧跟国际神经外科的潮流,积极探索和拥抱微创神经外科技术,不断拓展手术禁区和神经外科疑难病症治疗边界,使得上海神经外科成为患者心目中可以信赖的一张城市名片。进入新时代,上海神经外科人与时俱进,积极拥抱新兴产业,不断推动微创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上海神经外科界的突破、创新和发展,源自于老一辈先驱们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的精神,得益于当代上海神经外科人对于这一精神的深刻理解和传承,更离不开全国同道的支持和帮助,最要感谢的是患者的信任和支持。第二届东方神经外科大会,既是对以往工作的总结和肯定,更是我们展望未来、开创新时代的重要时刻。新时代赋予我们新的使命,新征程期待我们新的作为,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迎接未来的挑战,共同谱写神经外科事业的新篇章。
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侯立军教授主持本次大会开幕式,对出席本次会程的专家同道们致以热烈的欢迎!



开幕式上,为感谢为上海神经外科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由徐建光会长和邬惊雷会长为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科分会终身名誉委员周良辅院士颁发“终身名誉主任委员”证书。随后,徐建光会长、邬惊雷会长和周良辅院士共同为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科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顾问颁发证书,并与参会前辈们合影留念。
大会主旨报告
第一节
01

大会主旨报告第一节由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侯立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李世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张晓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卞留贯教授联合主持。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周良辅院士分享了《中华文化与科技创新及其他》主旨报告,从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科技传承,到西方科学发展的借鉴思考,对比了中西方文化的长短板和内外因,并指出优势互补和创新素质对中国神经外科发展的重要意义。他表示,中华民族具有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它创造了中国古代辉煌的科技,克服了历史发展中的艰难困苦,带领我们迎来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的春天。中国的崛起不仅是科技、经济、军事的崛起,还是文明的崛起和复兴。我们应“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以现代中华文化创新和文明进步为先导和基础,为实现国家和民族崛起而奋斗。

首都医科大学吉训明院士向与会者讲述了《患者驱动的医学创新》,基于各项研究强调了推进中国卒中识别行动、全国脑卒中急救地图建设、院前和院内卒中绿道急救流程改进的重要性,并谈及取栓、神经保护药物、低温技术、器官保护仪器等方面的前沿进展,以及中国人脑静脉梗阻治疗问题和相关诊疗研究历程。他指出,中国人卒中患病风险世界最高,国家卒中防控靠大家,需要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康复科、影像科等专家同道们的共同努力,为国家卒中防治做出更大的贡献。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江涛院士进行院士报告,从跨尺度脑网络分析方法等背景出发,介绍了中国人脑功能图谱数据库、脑运动和脑语言网络精准手术技术体系、癫痫网络精准防治手术技术体系,以及其他胶质瘤与脑网络方面的进展。他表示,“没有一个神经元是孤岛”,在宏观层面下胶质瘤和脑网络之间的关联如何,怎样将脑网络技术用于临床实践,值得我们思考和关注。

前世界颅底协会联合会主席、华盛顿大学医学院Laligam n. Sekhar教授带来《Tumors lnvolving the Cavernous Sinus: A modern Approach to Treatment in 2024》主题报告,介绍了海绵窦的解剖结构和技术难点、海绵窦手术的进展和革新,并通过病例为同道们带来了关于海绵窦肿瘤手术的术前准备、手术并发症、患者治疗意愿、复发处理等方面的思考。他强调,肿瘤手术需要精湛的技术、精确的判断和对患者的同理心,海绵窦肿瘤的外科治疗需要联合血管和颅底技术;如果具备基于抗肿瘤抗体的新型疗法,此类肿瘤的治疗可能迎来颠覆性改变。
第二节
02

大会主旨报告第二节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朱巍教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菊祥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田恒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楼美清教授联合主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硕教授带来《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智能诊疗新时代》主题报告,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医器”结合,为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构建一套全面的临床诊疗智能化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和大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智能的智能诊断系统研发,旨在辅助医生(尤其是基层和低年资医生)进行快速准确的病因判断、治疗决策及预后评估,从而优化诊疗流程,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引领脑血管病诊疗进入智能新时代。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兼神经外科常务副主任毛颖教授毛颖教授带来《脑胶质瘤免疫微环境解析与调控的基础与转化研究》主题报告,全面剖析了脑胶质瘤免疫微环境的构成及其与肿瘤发生进展的相互作用,强调了免疫逃逸在胶质瘤治疗中的挑战,并探讨了通过调控微环境来增强免疫治疗效果的新型策略,为脑胶质瘤的基础研究、诊断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钟平教授带来《颈静脉孔区肿瘤的治疗现状与展望》主题报告,系统介绍了颈静脉孔区肿瘤的类型、治疗现状与挑战,重点阐述了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特别是电生理监测在保护神经功能中的关键作用,并对未来治疗方向进行了展望,为颈静脉孔区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思路。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朱巍教授带来《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治疗进步和研究进展》主题报告,主要概述了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治疗上的历史进展、当前治疗策略及未来研究方向。报告还强调了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技术的提升、临床管理决策的完善,并通过多中心研究对脑干海绵状血管瘤(BSCM)自然史、手术风险、最佳干预时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报告还展望了基于遗传学突破的药物治疗前景,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无创治疗提供了新希望。
Day-9月6日
01
东方青年神经外科医师成长论坛

论坛伊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朱巍教授上台致辞,他以“路”为题,探讨了年轻神经外科医生在职业发展中的迷茫与挑战。他强调,面对未来职业路径的不确定性,年轻医生应坚守初心,平衡科研与临床工作。朱巍教授教授鼓励与会者学习前辈经验,坚定职业信念,实现个人价值和职业承诺。他期待大会能为年轻医生提供深入交流和职业成长的平台。

紧接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赵兵教授和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洪祥教授一起主持启动了【神经外科“前世今生”系列活动发布会】。


第一节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张晓华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卞留贯教授联合主持。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张鸿祺教授分享了《做一个有趣的医生》主题讲座。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一舟教授分享了《聚焦临床难题,形成系列研究》主题讲座。


第二节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史之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毕云科教授携手主持。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田莉教授分享了《Be Undefinable》主题讲座。

上海冬雷脑科医院霍峻峰教授分享了《等风来,不如追风去 》主题讲座。


随后,“上海市青年神经外科医师现状调查启动仪式”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菊祥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楼美清教授的主持下成功举办。陈菊祥教授指出,青年神经外科医生正处在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拥有良好的发展平台和前辈的指导。他强调了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并呼吁科室领导为年轻医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发展空间,以促进他们的职业成长。楼美清教授强调了对青年神经外科医生成长状况进行调查的重要性,认为这有助于了解和指导他们的职业发展。

最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朱巍教授作会议总结。他肯定了青年委员会在史之峰教授领导下的变革,并强调了下午讨论的青年医生相关议题的重要性。他呼吁与会者继续关注青年委员会的工作,认为其活力对学会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Day-9月7日
02
神经肿瘤论坛(脑肿瘤精准治疗策略)

主题演讲部分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张晓华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秦智勇教授主持开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吴皓教授带来《听神经瘤-耳神经外科处理策略》主题报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俊廷教授带来《脑膜瘤最新诊疗进展》主题报告。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吴安华教授团队刘天奇带来《胶质瘤最新诊疗进展》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钟平教授带来《听神经瘤-神经外科策略》主题报告。
第一节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钟平教授主持开展。
天津市环湖医院高恺明教授带来《Bypass技术在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主题报告。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李刚教授带来《术中快速分子诊断辅助脑胶质瘤亚型划分及精准切除的临床研究》主题报告。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义宝教授带来《斜坡脊索瘤经鼻入路视角下的临床分型及内镜经鼻手术治疗》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孔琳教授带来《脊索瘤放射治疗》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秦智勇教授带来《多模态引导胶质瘤手术》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孙利华教授带来《胶质瘤MDT综合治疗》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楼美清教授带来《影响巨大听神经瘤面神经功能保留的影响因素分析》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汪照炎教授带来《听神经瘤耳内镜手术策略》主题报告。
第二节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肖新如教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来兴教授和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胡国汉教授主持开展。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虹旭教授带来《复发脑膜瘤治疗策略》主题报告。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王汉东教授带来《枕下中线入路切除枕骨大孔腹侧脑膜瘤》主题报告。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菊祥教授带来《前床突脑膜瘤手术策略》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王宇教授带来《神经内镜下经鼻鞍结节脑膜瘤的微创切除》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华领洋教授带来《颅底脑膜瘤的分子特征》主题报告。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骆纯教授带来《脑室内肿瘤治疗策略》主题报告。
神经肿瘤论坛(围炉夜话 遇见大师)英文专场
本场英文专题会节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张晓华教授主持,华盛顿大学医学院Laligam n. Sekhar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吴震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俊廷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张晓彪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洪涛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亚卓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钟平教授点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董浩教授带来《甲状腺相关眼病压迫性视神经病变视力损害的综合性手术治疗》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徐铭教授带来《舌下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主题报告。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蒋磊教授带来《内镜辅助下顶枕纵裂经天幕入路切除三脑室后部-松果体区脑膜瘤》主题报告。
上海冬雷脑科医院张学军教授带来《神经内镜经 SCITA 治疗松果体区肿瘤中的应用探讨》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谢涛教授带来《神经内镜经远外侧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体会》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全凯教授带来《跨颅底肿瘤的外科根治与一期修复重建—华山医院经验总结》主题报告。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陶超教授带来《内镜经鼻鞍背后床突移除、垂体移位技术切除颅底中线区肿瘤》主题报告。
脑血管论坛

第一节:动脉瘤专场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顾宇翔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元相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潘剑威教授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虞军教授主持展开。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朱巍教授带来《全脑血管搭桥技术体系的构建》主题报告。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张鸿祺教授带来《从基因研究重新认识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治和管理》 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张晓彪教授团队李宸带来《内镜在动脉瘤中应用》主题报告。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赵瑞教授带来《新型影像评估手段在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主题报告。
上海理工大学陈师尧教授带来《4D-CTA 在颅内动脉瘤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主题报告。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朱卿教授带来《神经导航辅助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远端动脉瘤》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陈世文教授带来《高级别动脉瘤的超早期治疗》主题报告。
第二节:血管畸形专场由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许民辉教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奕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小兵教授、浙江医院万曙教授共同主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曹勇教授带来《脑血管畸形急性出血的手术治疗》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倪伟教授带来《复合手术治疗血管畸形》主题报告。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强教授带来《BAVM 血管构筑学的再认识:6D-DSA 的应用》主题报告。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韩凯伟教授带来《基于多模态影像融合的高分辨率三维建模在脑动静脉畸形手术切除中的应用研究》主题报告。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李翔宇教授带来《Early Outcomes of Gamma Knife Radiosurgery for Deep Brain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Efficacy, Safety, and Dosing Strategies》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全凯教授带来《A multiregional multimodal machine learning model for predicting outcome of surgery for symptomatic haemorrhadic brainstem cavernous malformations:Retrospective multicentre study》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江泓教授带来《硬脊膜动静脉瘘左侧桡动脉入路脊髓造影杂交手术》主题报告。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段国礼教授带来《天幕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分型和介入治疗》主题报告。
立体定向和功能论坛
第一节由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高国栋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罡教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菊祥教授、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徐伦山教授共同主持开展。
中日友好医院于炎冰教授带来《浅谈功能与数智神经外科的发展》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李世亭教授带来《颅神经疾病外科治疗:传统与创新》主题报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伟教授带来《抑郁症神经调控治疗》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王旭辉教授带来《内镜下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优与劣》主题报告。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尹剑教授带来《颞叶癫痫-外科医生的期待与陷阱》主题报告。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杨治权教授带来《切除性或离断性毁损在癫痫外科中的应用》主题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熊南翔教授《脊髓电刺激治疗中枢性瘫痪的机理与疗效》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应婷婷教授带来《面神经-舌下神经、舌下神经-颈袢联合移植术围手术期的神经电生理评估》主题报告。
第二节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李心远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薛亚军主持开展。
中日友好医院张黎教授带来《糖尿病足的外科治疗策略》主题报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武广永教授带来《复发面肌痉挛的治疗策略》主题报告。
东部战区总医院马驰原教授带来《多学科合作腹侧入路切除颅底肿瘤》主题报告。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倪兵教授带来《神经调控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现状及新进展》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李心远教授带来《后颅窝肿瘤手术中的颅神经保护》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唐寅达教授带来《MVD治疗非动脉瘤性血管压迫动眼神经麻痹》主题报告。
南京脑科医院章文斌教授带来《小脑深部刺激治疗脊髓小脑共济失调》主题报告。
福建省立医院洪文瑶教授带来《机器人辅助全麻下 DBS 手术》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赵华教授带来《神经外膜松解治疗痉挛性面瘫后遗症》主题报告。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智元教授带来《帕金森病患者的术后管理》主题报告。
创伤和神经重症论坛
第一节由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明琨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陈鑫教授共同主持开展。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一明教授带来《脊髓电刺激术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的运用》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袁方教授带来《多模态监护在神经重症患者治疗中的意义》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谢涛教授带来《神经内镜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运用》主题报告。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潘栋超教授带来《转移皮瓣及复合组织瓣治疗颅骨修补术后伤口愈合不良并修补材料外露的回顾性分析》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廖陈龙教授带来《不同经颅术式视神经减压治疗严重创伤性视神经病变的比较性研究》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陈浩教授带来《神经重症复杂感染的真实世界研究》主题报告。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君玉教授带来《责任血管控制在神经重症手术中的应用》主题报告。
第二节由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崔大明教授主持开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缪亦锋教授带来《开放性颅脑损伤致脑深部金属异物的神经内镜治疗(附3例病例)》主题报告。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刘珉教授带来《产丁酸盐肠道菌群调控创伤性脑损伤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机制研究》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林辉教授带来《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治疗强度水平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赵耀东教授带来《开颅手术术后迟发性硬膜外脓肿4例及文献复习》主题报告。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陈荣彬教授带来《颅脑创伤合并海水浸泡伤救治一例》主题报告。
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陈凌卓教授带来《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基于观察性队列研究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章素芳教授带来《超声引导与内镜引导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的比较》主题报告。
最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侯立军教授作会议小结。
脊柱脊髓论坛
本论坛第一节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贾文清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车晓明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余勇教授共同主持开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贾文清教授带来《脊髓胶质瘤的研究进展及治疗策略》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陈雄生教授带来《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诊断与前路骨化物整块切除术》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车晓明教授带来《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空洞的治疗探讨》主题报告。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陈春美教授带来《颈椎后路技术在颈椎椎管狭窄症的应用》主题报告。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朱永坚教授带来《脊髓肿瘤微侵袭手术及医工转化研究》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余勇教授带来《腰椎管狭窄症的内镜治疗》主题报告。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陆云涛教授带来《椎管神经鞘瘤的膜性层次分型及其临床应用》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楼美清教授带来《枕颈部畸形的外科治疗》主题报告。
本论坛第二节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O医院封亚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仲骏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谢嵘教授共同主持开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仲骏教授团队窦宁宁带来《腰椎内镜手术策略与技巧》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谢嵘教授带来《Chiari畸形的治疗》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曹依群教授带来《颈椎肿瘤的外科治疗》主题报告。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孙伟教授带来《脊髓海绵状血管瘤出血事件及神经功能预后因素》主题报告。
上海冬雷脑科医院温超轮教授带来《椎管内硬膜外脂肪增多症的诊断和治疗》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孙昱皓教授带来《祼眼3D 外视镜下经微创通道脊柱脊髓病变切除》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齐向前教授带来《超声骨刀在椎板切开复位技术中的应用》主题报告。
小儿神经外科论坛
小儿神经外科论坛第一节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李昊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马杰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荣教授共同主持开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马杰教授带来《儿童脑肿瘤离治愈还有多远》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丰伟军教授带来《染色质重塑因子 BRG1 在脑胶质瘤的功能研究》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殷荣教授带来《青年临床科学家成长路径》主题报告。
本论坛第二节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贾锋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赵阳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詹琪佳教授共同主持开展。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邱天明教授带来《一例儿童原发性错配修复缺陷的 IDH 突变型星形细胞瘤》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施伟教授带来《儿童生殖细胞瘤综合治疗》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赵阳教授带来《Al辅助呼出代谢物探索儿童脑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机制研究》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赵瑞教授带来《机器人辅助 SEEG-RFTC 治疗儿童下丘脑错构瘤:what is the best practice ?》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张晨冉教授带来《Surgical Approaches to Brain Stem Tumors in childhood》主题报告。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宋云海教授带来《双侧壳可核注射 VGN-R09b 基因药物对AADC缺乏症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主题报告。
本论坛第三节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陈若平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施伟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王晓强教授共同主持开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潘栋超教授带来《儿童低压性脑积水的治疗思路》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关宏鹏教授带来《经鼻内镜在治疗儿童垂体拉特克囊肿卒中的疗效研究》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王潇文教授带来《Tailoring individualized endoscopic third ventriculostomy(ETv) plans for pediatric brain tumor patients with hydrocephalus》主题报告。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夏泽阳教授带来《骶尾部小凹与终丝病变:343例临床病例分析》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汤悦教授带来《儿童幕上脑肿瘤术后硬脑膜下积液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主题报告。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高俜娉教授带来《舞蹈下腰等轻微外伤后的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和预后》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宋昆教授带来《The disparity i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prognosis between pediatric and adult patients with pineal region tumors》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丁兴华教授带来《儿童后颅窝常见肿瘤的鉴别诊断》主题报告。
基础研究与转化医学论坛

论坛伊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卞留贯教授主持开展了基础研究与转化医学学组会议,进行了现场基础研究与转化医学学组顾问证书颁发活动。
第一节 大师讲坛:脑血管病的基础与转化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卞留贯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林盈盈教授联合主持。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戈鹉平教授带来《构建一个特异用于脑血管的基因递送与脑血管畸形模拟的新型病毒工具》(《A targeted vector for brain endothelial cell gene delivery and cerebrovascular malformation modeling》)主题报告。
同济大学医学院田莉教授带来《围术期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精准麻醉策略》主题报告。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罡教授《脑卒中的转化医学研究带来》主题报告。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吴迪教授带来《临床进展推动的脑卒中转化研究》主题报告。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李传辉教授带来《后循环取栓循证之旅》主题报告。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朱卿教授带来《介入材料电反应性能和电凝致栓效果的实验研究》主题报告。
Center for Neuroimmunology and Glial Biology, Institute of Molecular Medicine, 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 at Houston Long-Jun Wu 带来《Microglial calcium signaling shapes neuroimmune responses in epileptogenesis》主题报告。
第二节 脑肿瘤的基础与转化:由转移瘤、垂体-下丘脑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杨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宝锋教授共同主持开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郑永涛教授带来《基于蛋白组学建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风险预测模型》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花玮教授带来《TKI 药物上调免疫检查点 CTLA-4 表达介导肺癌脑转移靶向耐药》主题报告。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赵斯达教授带来《miR-320a 通过调控 BCAT1 在生长激素型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发挥肿瘤抑制作用》主题报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斌教授带来《HSPB1 基因在侵袭性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作用研究》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逸超教授带来《颅咽管瘤下丘脑并发症相关特征性肠道菌群及血清代谢物的生物标记物的开发》主题报告。
第三节 脑肿瘤的基础与转化:胶质瘤及其他由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洪祥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陶帮宝教授携手共同主持开展。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傅敏杰教授带来《磷酸戊糖途径代谢酶 TKT 调控 R-loop 介导胶质瘤化疗耐药新机制》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束敏峰教授带来《NSUN5/TET2 介导的染色质相关 RNA m5C至 5hmC 序贯修饰过程抑制胶质瘤免疫逃逸》主题报告。
山西省人民医院成睿教授、王钧豪教授带来《IVIM 直方图分析对胶质瘤 IDH1 突变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无创性评估》主题报告。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吕宗强教授带来《人源胶质母细胞瘤类器官构建与验证》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孙利华教授带来《METTL16通过m6A修饰调控KIF23可变剪接在胶质瘤增殖中的作用研究》主题报告。
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汪攀教授带来《Temozolomide Induces Glioblastoma Dedifferentiation into Highly Malignant Stem-like Cells Through enescence Associated Reprogramming via HIF1α/HIF2α Regulation》主题报告。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金朔教授带来《BL-918 通过 ULK1/PINK1/Parkin 通路减轻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早期脑损伤,减轻氧化应激并促进线粒体自噬》主题报告。
Day-9月8日
01
神经肿瘤论坛(360度颅底肿瘤治疗策略)
主题演讲部分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朱巍教授和赵曜教授主持开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吴震教授带来《海绵窦区肿瘤显微手术策略》主题报告。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洪涛教授带来《海绵窦区肿瘤内镜手术策略》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余洪猛教授带来《颈静脉孔区肿瘤》主题报告。
第一节:专题演讲与手术策略由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骆纯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中教授、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胡荣教授共同主持开展。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朱巍教授带来《松果体区肿瘤外视镜》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张晓彪教授带来《松果体区肿瘤内镜》主题报告。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肖新如教授带来《岩斜区肿瘤显微手术策略》主题报告。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来兴教授带来《岩斜区肿瘤经颅内镜手术策略》主题报告。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高大宽教授带来《颈静脉孔区治疗策略》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金义超教授带来《迷路下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手术策略》主题报告。
第二节:专题演讲与手术策略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王镛斐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王宇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毛仁玲教授共同主持开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亚卓教授带来《垂体瘤诊疗相关进展》主题报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桂松柏教授带来《幼儿及儿童颅咽管瘤的内镜经鼻手术治疗》主题报告。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中教授带来《脑肿瘤术中血管处理策略》主题报告。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胡荣教授带来《垂体瘤手术治疗》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吴哲褒教授团队林绍坚带来《垂体瘤基础研究进展与综合治疗》主题报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薛湛教授带来《磁共振引导激光消融技术在脑肿瘤的应用》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毕云科教授带来《经鼻内镜离断床突间韧带切除动眼神经三角区域垂体瘤》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沈明教授带来《内镜下经鼻联合经对侧上颌窦入路切除侵袭侧颅底的巨大垂体腺瘤:手术解剖、病例筛选指证和典型病例展示》主题报告。
脑血管病论坛
本论坛第一节:急性脑卒中专场由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陈左权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田彦龙教授、张利勇教授和陈茂华教授共同主持开展。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董漪教授带来《AIS指南解读》主题报告。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磊教授带来《中等血管闭塞的再通治疗》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李轶教授带来《取栓“桥接”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重型脑梗死-单中心初步的探索》主题报告。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沈睿教授带来《AIS 机械取栓术后围手术期管理》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冯保会教授带来《单纯球囊扩张在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导致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急性期运用》主题报告。
本论坛第二节由上海冬雷脑科医院宋冬雷教授、宁波市第一医院周圣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万杰清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宋剑平教授共同主持开展。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王东海教授带来《颈动脉慢闭再通术进展》主题报告。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杨咏波教授带来《烟雾病搭桥》主题报告。
上海冬雷脑科医院浦奔放教授带来《脑血管慢闭开通的血管内治疗》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丁圣豪教授带来《药涂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研究进展》主题报告。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建忠教授带来《颅内血管狭窄单纯球囊扩张和球囊辅助支架治疗回顾研究》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杨恒教授带来《复合手术慢性再通》主题报告。
立体定向和功能论坛
第一节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汪业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李世亭教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郭华教授联袂主持开展。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胡杰教授带来《Broca区和中央前回致痫病灶的切除性手术治疗》主题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屈建强教授带来《复杂面肌痉挛的手术策略》主题报告。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丹枫教授带来《神经内镜和外视镜在功能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主题报告。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田新华教授带来《多模态虚拟现实与神经内镜MVD》主题报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姜晓峰教授带来《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技术与复发分析》主题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别小华教授带来《脉络丛入路治疗面肌痉挛》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占世坤教授带来《功能性神经疾病的磁波刀治疗》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周洪语教授带来《3T磁共振兼容DBS治疗原发帕金森病》主题报告。
昆明同仁医院王典春教授带来《舌咽神经痛的诊断与治疗》主题报告。
第二节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王俊文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于朝春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周洪语教授和徐州市中心医院许洪升教授联合主持开展。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施炜教授带来《眶内-眶尖-海绵窦区病变的内镜下手术》主题报告。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俞文华教授带来《射频调控治疗梅杰综合征初步探讨 》主题报告。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王晓松教授带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外科治疗》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仲骏教授带来《PBC治疗三叉神经痛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分享》主题报告。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张勇教授带来《颞下经岩尖三叉神经全程减压》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张文川教授带来《难治性三叉神经痛外科治疗: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更好的选择》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范振教授带来《 Intracranial neurophysiological correlates of rumination 》主题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周乐教授带来《G臂引导下的PBC手术体会》主题报告。
焦煤中央医院马鸿元教授带来《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治疗各类周围神经卡压病变》主题报告。
基层发展论坛
基层发展论坛第一节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田恒力教授、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彭友波教授、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徐福林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刘祥璐教授共同主持开展。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晓欧教授带来主题发言:神经重症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综合监测与预后评估。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四医院王玉海教授带来主题发言: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策略。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冯东福教授带来《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外科治疗》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王尔松教授带来《动脉瘤性严重蛛血患者术后防治迟发性脑缺血的初步体会》主题报告。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朱骏教授带来《血流导向装置在巨大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应用》主题报告。
本论坛第二节由上海冬雷脑科医院刘卫东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冯东福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李心远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邵军教授共同主持开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魏祥品教授带来主题发言:低(负)压性脑积水:一个极易忽视的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丁宛海教授带来主题发言:DBS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李心远教授带来《颅咽管瘤的手术治疗》主题报告。
上海冬雷脑科医院檀书斌教授带来《长程皮下隧道外引流在低压性脑积水治疗中的应用》主题报告。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侯雷教授带来《慢性闭塞性脑血管病开通的思考》主题报告。
本论坛第三节由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王尔松教授、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钱忠心教授、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任力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丁军教授共同主持开展。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张义松教授带来《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急诊显微手术治疗经验分享》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刘祥璐教授带来《慢性硬膜下血肿脑膜中动脉栓塞的单中心经验》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李桀教授带来《急诊脑动脉瘤破裂致蛛血的介入栓塞策略》主题报告。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宋大勇教授带来《基于磁导航技术的微创手术》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徐志明教授带来《套筒微创手术治疗椎管肿瘤及椎间盘突出》主题报告。
神经护理论坛
神经护理论坛开幕式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黄莺护师主持开展。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朱巍教授、曹艳佩护师发表致辞。
第一节:专家讲座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巧仙护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曹艳佩护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任学芳护师共同主持开展。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玲娟护师带来《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管理方案的构建与验证研究》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郎黎薇护师带来《<脑海深处>—交叉融合视角下护理学科建设》主题报告。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陈爱琴护师带来《我们要做躺平族-低颅压综合症的治疗与护理》主题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詹昱新护师带来《4R危机管理联合健康信念模式在脑卒中患者VTE防控护理中的应用》主题报告。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纪媛媛护师带来《重症患者康复的难点与对策》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沈伟杰护师带来《小儿神经重症护理难点与对策》主题报告。
第二节:论文交流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石卫琳护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汪慧娟护师共同主持开展。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华玲护师带来《神经外科护士垂体瘤术后患者饮食干预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主题报告。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丽金护师带来《一例先天性极重度交通性脑积水伴极重度营养不良婴儿全程管理》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邱娴护师带来《Non-motor Symptom Change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Falls among Parkinson’s Disease Patients undergoing Deep Brain Stimulation: A One-year Cohort Study》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赵会云护师带来《MDT护理方案在儿童难治性癫痫爆发期应用效果研究》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吴浩甜护师带来《Analysis of factor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planned tracheal extubation failure in Neuro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家俊护师带来《基于生物电阻抗技术的颅咽管瘤术后体重增长的预测因素》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黄莺护师对神经护理论坛发表总结。
大会总结
东方之光,汇聚智慧,第二届东方神经外科会议在一片赞誉中圆满落幕。本次会议共呈现了242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其中包括3位院士的精彩演讲、2位国际专家的深入分析、159位上海专家的独到见解以及87位外省专家的丰富经验。会议吸引了366位专家学者的参与,其中2位来自美国的国际讲者、156位外省市专家、208位上海专家、3位两院院士以及26位国家级荣誉获得者。
在大会的总结发言中,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朱巍教授强调,学术活动对于培养神经外科医生、推广神经外科技术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并指出其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以及培育医疗卫生领域的杰出人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