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朝辉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脑与血管分会委员
河北省老年医学会脑卒中外科委员会秘书
河北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
河北省卒中学会缺血性卒中外科分会常务委员
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3项,卫生厅一等奖4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国内核心18篇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51岁。
现病史:突发头痛4小时入院,呈持续性全头痛,剧烈,伴恶心、呕吐三次,为胃内容物。
既往病史:高血压病史8年,尿毒症病史8年。否认糖尿病史,否认冠心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
查体:T 36.5℃,P 90次/分,R 20次/分,BP 164/104mHg。神清,可语,双侧瞳孔等大等圆,2.5m,对光反射灵敏,颈抵抗(+),四肢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双侧Babinski征(-)。外院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初步诊断:
1.蛛网膜下腔出血
2.高血压3级
3.尿毒症
鉴别诊断:
1.颅内动脉瘤,急性起病,剧烈头痛,有待于头部CTA或者DSA检查结果明确后进步鉴别
2.颅内血管畸形,亦有待于头部CTA或者DSA检查结果明确后进一步鉴别
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
DSA 3D重建:前交通动脉瘤,左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
前循环造影:
手术策略制定
前交通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
左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
高血压3级
尿毒症
全麻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前交通动脉瘤栓塞术+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术。
病变位于前交通,且为破裂动脉瘤,瘤颈宽,形态不规则,局部伴有子囊形成,处理风险较高。
术中涉及介入材料选择
8F动脉鞘
90cm Locaste 088输送导管
6F 115cm中间导管
4.5mm*22mm Enterprise支架
3mm*8cm、3mm*4cm、2mm*4cm、2mm*2cm弹簧圈
0.021in支架微导管
200cm标准版 Tarvos微导丝
栓塞微导管
泥鳅导丝
125cm多功能单弯导管
治疗经过
Locaste 088输送导管到位于左侧颈内动脉岩骨段,泥鳅导丝引导6F中间导管通过同轴技术达左颈内动脉海绵窦段。
使用双导管栓塞技术,Tarvos微导丝引导栓塞微导管头端置于动脉瘤腔内。
将Tarvos微导丝送至右侧大脑前动脉A3段以远。
Tarvos微导丝引导支架微导管覆盖动脉瘤颈,释放EP支架一枚覆盖右侧大脑前动脉A2-动脉瘤颈-左侧大脑前动脉A1,撤出支架微导管,沿栓塞微导管填入弹簧圈栓塞动脉瘤。
术后即刻造影
左侧颈内动脉造影显示前交通动脉瘤致密栓塞。
前交通(ACoA)是Willis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双侧颈内动脉的桥梁,也是颅内动脉瘤最好发的部位之一。ACoA复合体的分支为胼胝体、下丘脑和视交叉及其周围脑组织结构供血,故破裂的ACoA动脉瘤对周围组织结构破坏较为严重,尤其是血肿本身的占位效应以及血液刺激所致的周围血管痉挛,可促使周围组织供血下降,导致神经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据报道,未治疗的ACoA破裂动脉瘤患者的病死率可达50%~60%。
在破裂动脉瘤在介入治疗中,为了防止在器械到达瘤腔附近时损伤瘤壁或血管壁,往往对通路器械的安全稳定性要求更高,包括但不限于:
(1)微导丝头端柔软安全,塑形保持能力好,扭控性佳,便于远端血管超选;
(2)微导丝具有适宜的支撑性,跟进性强,同时带管能力强,即引导微导管到位时,防止微导管在前进过程中由于张力蓄积而产生的跳动,具有超选安全性;
(3)微导丝抗疲劳性能佳,可引导栓塞微导管、支架微导管分别到位。
本病例采用励楷Tarvos微导丝进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前交通破裂动脉瘤,能够很好地满足上述对于通路的要求。术中Tarvos微导丝高效到位,安全引导栓塞微导管进入瘤腔,后续又超选至A3以远,引导支架微导管到位,单个EP支架远端穿过ACoA复合体进入对侧A2,覆盖瘤颈,近端着陆于同侧A1,辅助弹簧圈致密栓塞。
Tarvos微导丝是国产首款微槽海波管结构神经导丝,提供近远端1:1扭控反馈,头端2cm扁平芯丝,使术者更好塑形,且有良好的塑形保持能力。近端圆形不锈钢变径芯丝,可提供良好的推送力及稳定的支撑性。远端亲水涂层,降低行进阻力,安全到位输送无忧。Tarvos微导丝头端柔软,减少出血等并发症风险,为术者更快地超选血管以缩短通路搭建时间。
关于励楷科技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励楷科技
公司官网
☟
https://www.kaimtgroup.com/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