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9日发布 | 845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脑血管-动脉瘤

【通桥•凤鸣麟出】麒麟FD治疗颈内动脉C7段动脉瘤一例

晋永强

德驭医疗马鞍山总医院

达人收藏


前言


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的出现为颅内动脉瘤传统的瘤内栓塞提供了新的理念,治疗策略转至重建载瘤动脉并促进动脉瘤的愈合。通桥麒麟FD是国内首款远端闭合设计的密网支架,由铂金芯镍钛丝编织而成,通体显影,近远端各3个显影点,3.5mm及以下直径规格可通过21系列微导管释放。为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提供新的方案选择。


 /  /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76岁。


主诉:发现颅内动脉瘤一月余。


现病史:患者一月前因双下肢无力至我院就诊,在当地医院行头颅MR提示急性脑梗死,头颈CTA提示颈内动脉末端动脉突起,考虑动脉瘤,治疗后脑梗症状稳定,康复出院。本次入院,寻求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






影像信息





术前造影:



手术方案





拟手术方案:经股动脉行右侧颈内动脉C7段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



术中器械





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TQL-40-20

27系统微导管

5F 115 通桥中间导管

8F 90cm Guilding

桥北斗微导丝



手术过程





➢ 通路搭建:

全麻成功后,双侧腹股沟常规消毒铺巾,以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右侧置入8F 90cm 导管鞘于右侧颈总动脉。

导丝支撑下,将5F 115cm 通桥中间导管超选入右侧颈内动脉C3段内,旋转后选择工作角度,在北斗微导丝支撑下将27系统微导管超选入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内,手推造影证实微导管位于血管真腔,全身肝素化。


➢ 支架系统输送释放:

路图下,缓慢释放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4.0m*20mm,完全覆盖瘤颈。

麒麟支架头端打开顺畅


予以J形导丝按摩支架,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打开贴合良好。


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释放即刻造影:贴合良好,瘤腔内明显血液滞留。



术后总结






密网支架相对于普通支架较硬,推送和调整的时候都要慢。


密网支架的贴壁很重要,必要时微导丝按摩,甚至球囊扩张促进贴壁,注意使用球囊时使用全顺性球囊。


围手术期的充分双抗非常重要;术中的血管形态判断也很重要。



术者简介






晋永强

德驭医疗马鞍山总医院

德驭医疗马鞍山总医院神经内科介入治疗组组长,副主任医师。

09年毕业于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

曾先后进修于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神经外科学习动脉神经介入及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神经介入技术。

专长: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包括脑血管造影、颅内外支架植入术、急诊取栓、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作线上专业交流

本内容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讲课内容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非通桥医疗推广产品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