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9日发布 | 1066阅读

【进修笔记day122】伤害性疼痛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区别是

刘锐

东部战区总医院

达人收藏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第91病区



知识点

伤害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疼痛,它们在病因分类和机制上存在显著区别。


病因分类


1. 伤害性疼痛:

   - 主要由皮肤、肌肉、韧带、筋膜、骨等组织的损伤引起,如骨折、急性或慢性腰扭伤、肱骨外上髁炎、烧伤等。

   - 伤害感受器被激活,通过神经传递将疼痛信号传递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


2. 神经病理性疼痛:

   - 由神经系统原发损害或功能障碍所引发或导致的疼痛。具体原因包括神经受压、神经损伤和神经处理异常。

   - 常见的原因有感染、代谢紊乱、物理或化学损伤以及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的直接损伤。


区别


1. 病因机制:

   - 伤害性疼痛:源于实际的组织损伤,如机械刺激、炎症反应等,通过伤害感受器感知并传递疼痛信号。

   - 神经病理性疼痛:由于神经系统的原发性损害或功能障碍,如神经纤维损伤、神经元病变等,导致痛觉传递异常。


2. 疼痛性质:

   - 伤害性疼痛:通常表现为钝痛、锐痛或者压迫性疼痛,与实际发生的组织损伤相关。

   - 神经病理性疼痛:常表现为刺痛、烧灼样痛、放电样痛、枪击样疼痛、麻木痛、麻刺痛、幻觉痛等,常伴有自发性疼痛、触诱发痛、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


3. 诊断方法:

   - 伤害性疼痛:主要依靠病史和体检来确定是否存在组织损伤,并结合影像学检查(如X光片)来进一步确认。

   -神经病理性疼痛:需要详细的病史询问和神经系统检查,有时还需借助神经电生理检查和神经影像学检查来确诊。


4. 治疗策略:

   - 伤害性疼痛:主要采用止痛药物和物理治疗,如冷敷、热敷等。

   - 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策略包括抗抑郁药、抗癫痫药、阿片类药物以及针对特定病因的治疗,如抗病毒治疗、营养神经治疗等。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