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
刘仲涛主任医师、刘文庆主治医师
整理:孔令舸研究生
术前
基本信息:患者,女,66岁,主因“头痛伴视物模糊6月余”入院。
专科查体:粗测左眼视力下降。
术前核磁示:鞍区不规则囊实性占位,考虑颅咽管瘤可能。
初步诊断:周围型(鞍上垂体柄型?)颅咽管瘤。
拟定诊疗方案:神经内镜下扩大经蝶入路鞍区病损切除术。

依据术前影像学病灶位置拟定扩大经蝶入路切除肿瘤
术中
术中见肿瘤起源于鞍上垂体柄区域,与相关重要血管神经关系紧密

前颅底肿瘤切除后显示前交通动脉复合体
肿瘤切除后见第三脑室内结构,下丘脑损伤轻

肿瘤切除后见第三脑室内结构,下丘脑损伤轻
扫描上方二维码观看手术视频
术后

患者术后并发症轻,出现一过性尿崩,视力较术前改善

术后标本冰冻报告示:(鞍区)造釉质颅咽管瘤(WHO1级)
心得体会
颅咽管瘤起源于胚胎期的颅咽管或Rathke囊残余上皮组织,其主体位于由视神经、视交叉、Willis环、下丘脑和垂体组成的解剖空间。由于肿瘤位置深在,毗邻的结构重要且复杂,手术治疗可能会造成视交叉、垂体柄、下丘脑等重要结构的损伤,因此颅咽管瘤的诊治是神经外科领域中的重大挑战。本例病例为巨大周围型(鞍上垂体柄型)颅咽管瘤,鞍旁、鞍上均有累及,故采取扩大经蝶入路(EEA)手术可以得到很好的肿瘤切除。采用扩大经蝶入路,利用内镜的宽广视野,增加了额外的工作空间,可以充分显露并安全的切除向鞍上生长的肿瘤,将一个深部病变转变为一个浅部病变来处理,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和更高的肿瘤切除率,这也是内镜经鼻鞍上入路处理复杂鞍区肿瘤的最大优势所在,明确肿瘤的起源及相关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最大限度地保护下丘脑,实现最为理想的肿瘤全切效果,减轻术后下丘脑并发症。
专家简介
刘仲涛 主任医师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 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
. 曾于2010年7月-9月在北京天坛医院学习神经内镜及颅底肿瘤手术;于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美国北卡罗来纳洲中央大学做访问学者,其间于宾州匹兹堡医学中心短期培训学习
. 临床主攻颅底肿瘤,尤其擅长神经内镜下经鼻和经颅手术治疗鞍区、松果体区及其它颅底肿瘤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