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5日发布 | 881阅读

【进修笔记day105】关于颈性眩晕的一些常识?

刘锐

东部战区总医院

达人收藏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第91病区



知识点

1. 奥匈帝国的耳科医生Robert Barany首次研究前庭器官与眩晕的关系,获得1914届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2. 颈性眩晕是因颈椎功能障碍引起的,目前仍是一个有争议的实体。
3. 1928年Barre和Lieou的研究提出,颈后部的交感神经被异常刺激可能引起眩晕和平衡障碍,但后来实验表明这一想法是不可信的。
4. 1955年,Ryan和Cope首次提出了颈性眩晕这一名词,认为来自于上颈椎区域病变的小关节内的感受器发出的异常感觉信号是引起颈性眩晕的原因。
5. Brandt和Bronstein认为与颈部疼痛相关的上颈部本体感觉异常传入在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中起到关键作用。
6. 继发于颈部疼痛的肌肉张力增加,通过增加的炎症介质和代谢物使本体感受器敏感,导致颈部肌肉的本体感受信息发生错误。
7. 颈椎的本体感受系统特别发达,如丰富的机械感受器,特别是来自上颈椎深部肌肉的γ-肌梭系统。
8. 颈椎病是因慢性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导致的,因此,颈性眩晕也可能来源于病变的颈椎间盘。
9. 最近研究发现,大量的鲁菲尼小体内长入异常的椎间盘可能与颈性眩晕有关。这些机械感受器可能参与本体感受器的功能。
10. 来自颈部的本体感觉传入参与眼睛和头部运动、身体姿势以及空间定向的协调。颈椎间盘机械感受器与颈椎肌肉之间可能存在类似的关系。



图片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