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1日发布 | 1517阅读
神经介入-狭窄
脑血管-自定义

精准操控丨“微构”设计微导丝联合TRUST技术经桡建立通路治疗右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

程光森

珠海市人民医院

赖和泰

珠海市人民医院

达人收藏






病例难点





颅内重度狭窄血管内治疗,手术初始建立通路的重要关键点是:


1

安全性及通过性:微导丝可顺利沿真腔通过狭窄病变,并最大限度减少对斑块的骚扰,避免进入夹层或斑块脱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2

扭控性:克服迂曲病变,扭控超选到位,建立通路;

3

支撑性:帮助球囊顺利到位,进行后续的扩张,完成治疗。


本例病例应用一款“微构”设计的神经微导丝,精准扭控过弯,并利用远端柔软的优势,安全有效地通过狭窄病变,超选至远端,为后续操作建立通路,顺利完成手术。



DCwire®微导丝精准扭控超选至MCA远端。

稳定支撑跟进2.0×15mm 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顺利到位。



右滑查看更多



C A S E

     本 期 病 例   








病史简介


主诉:反复左侧肢体乏力1年余,加重1周。



现病史:患者于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乏力,伴头晕头痛,不影响日常活动,无伴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视物旋转、视力下降,无耳鸣、听力下降,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患者自觉近1周偏侧肢体乏力、麻木情况较前加重,站立不稳,行走偏左,遂来我科门诊就诊,为进一步诊治,拟“急性脑血管病”收入我科。



既往史:高血压10余年;糖尿病半年余,血压血糖控制情况不佳;2022年5月因右侧大脑半球脑梗死于我科住院,遗留左侧肢体乏力后遗症,左侧肌力3级,检查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轻度狭窄,予以双抗治疗数月后改为单抗。



查体:NIHSS评分0分。神志清楚,言语清楚,查体合作,双瞳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正常,左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右歪,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左侧肢体肌力3级,拄拐杖行走,浅感觉正常,生理反射存在,左侧Babinski征(+)。



术前影像


术前MR+MRA:

对比2022.05.01 MRI片:新增右侧额顶枕颞叶、放射冠多发急性腔隙性脑梗塞;右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较前明显加重。

2022.05.01 MRA

2024.03.02 MRA


2024.03.02 DWI






术中涉及介入器械选择

6F 105cm Tethys®中间导引导管

5F 125cm Simmons2导管

V18导丝

DCwire®微导丝(0.014inch-215cm-标准版)

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 2.0×15mm

自膨式闭环支架 4.5×28mm 



手术过程

5F 125cm SIM2导管、6F 105cm Tethys®中间导引导管同轴进入,TRUST技术建立系统。


术前DSA:右侧MCA、ACA重度狭窄,MCA血流明显减慢,远端充盈不佳,分水岭下移。


DCwire®微导丝精准扭控超选至MCA远端,稳定支撑跟进2.0×15mm 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顺利到位。


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扩张成形后,狭窄程度较前改善。


释放4.5×28mm 自膨式闭环支架,造影可见狭窄较前明显改善,血流速度快。


术前术后DSA对比:右侧大脑中动脉远端各分支显影、血流速度较前明显改善。



术后情况

术后复查颅脑CT:可见右侧放射冠陈旧梗死灶,术后3天顺利出院。




病例总结




颅内重度狭窄血管内治疗技术要点方面,对初始通路的建立中的导丝的性能要求较为苛刻。首先需要远端整体较为柔软,保证安全性;其次需要近端具有一定的支撑性。头端减少对狭窄段的激惹,近端支撑保证力学的传递,使导丝顺利通过并支撑和配合微导管通过狭窄段,到达远端真腔。



本例手术应用TRUST技术经桡建立一级通路,稳定支撑,使用了一种新型的国产“微构”设计神经微导丝,通过三种不同的材料与加工工艺组成的导丝结构,满足临床应用需求,安全顺利穿越狭窄病变,最终使用零交换技术顺利完扩张释放支架!



随着神经介入材料学的发展与进步,本例手术TRUST技术经桡,患者更加舒适,安全可靠微导丝建立通路,保证术中安全,零交换技术简化操作,节省术中时间!





手术指导


程光森

珠海市人民医院

脑血管病诊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岭南名医

国家脑防委缺血性卒中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华放射学分会介入专委会神经介入组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脑血管病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介入学分会常务委员

珠海市医师协会脑血管分会主任委员

神介资讯编委

从事神经介入20余年,擅长各类急慢性脑梗塞的微创介入治疗,脑动脉瘤、血管畸形等各种脑出血的介入治疗,血流导向装置全球导师,共进行各类神经介入诊疗5000余例,先后于德国基尔大学附属医院、美国纽约康奈尔大学神经介入中心学习交流,主持多项省市级课题,参与多项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发表论文20余篇




术者简介


赖和泰

珠海市人民医院

住院医师,珠海市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医师,医学硕士

珠海市神经科学学会会员

擅长经桡动脉入路的神经介入手术,可独立完成取栓、颅内动脉支架等


特别说明:本页面所包含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本页面所包含的内容,仅为专家个人观点,不能代替医疗专业人士的判断。本页面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