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 A S E
本 期 病 例
01
病史介绍
患者:女性,52岁。
主诉:发现头颅内动脉瘤11个月入院。
现病史:患者11个月前因头痛就诊,行头颈部CTA提示前交通动脉瘤,当时未予手术处理。本次为行动脉瘤栓塞术入院。
入院查体: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术前影像:DSA:前交通动脉可见动脉瘤样染色,囊状宽颈 ,瘤体不规则,瘤体大小约2.11*2.17mm,载瘤动脉直径约2.18-2.20mm。
02
术前讨论
➢初步诊断
前交通动脉瘤。
➢手术策略
与患者沟通,表示不愿接受开颅治疗,经过术前评估,选择行动脉瘤栓塞术,设计了支架辅助Jasper®SS弹簧圈栓塞方案。
03
术中涉及介入器械
6F 90cm 长鞘
6F 105cm 中间导管
SL-10微导管
Echelon-10微导管
Headway 17微导管
Jasper®SS弹簧圈 2mm*2cm 两枚
0.014inch 微导丝
辅助支架 2.5*18mm
04
治疗经过
术前MRA可见前交通动脉瘤样改变。
脑血管造影可见前交通动脉瘤样改变,瘤体大小约2.03*2.11mm,载瘤动脉直径约2.08-2.10mm。


6F 90cm 长鞘+6F 105cm 中间导管建立通路。在0.014inch 微导丝导引下将Headway 17微导管头端置于右侧大脑前动脉A2段备用;随后在0.014inch 微导丝导引下将Echelon-10微导管头端置于动脉瘤瘤腔内。
沿Echelon-10微导管置入Jasper®SS弹簧圈 2mm*2cm成篮,成篮满意。
通过Headway 17微导管释放2.5*18mm 辅助支架。
再次经Echelon-10微导管置入Jasper®SS弹簧圈 2mm*2cm 1枚。
术毕即刻造影见该动脉瘤被完全栓塞,未见残留。



术后6个月MRA随访未见动脉瘤复发,目前仍在持续随访中。
前交通动脉瘤是最常见的颅内动脉瘤, 约占所有颅内动脉瘤的35%。前交通动脉瘤毗邻视神经、视交叉、下丘脑、 胼胝体等重要神经、血管,位于脑实质深部,一旦破裂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致残率。
颅内微小动脉瘤是指直径≤3mm的颅内动脉瘤。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率为7%,其中微小动脉瘤占40.7%。微小破裂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从而导致多种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积水、脑水肿、迟发性缺血性卒中、再出血和癫痫发作等。
本例患者为前交通微小动脉瘤,瘤体仅为2mm左右,该动脉瘤瘤体小、瘤壁薄、微导管进入困难。对于本例患者,致密填塞相对困难,故采用金属覆盖率相对较高的支架,增加患者愈合率。考虑患者瘤体较小,术中破裂率较高,故选用较为柔软稳定的的Jasper®SS弹簧圈,术中填塞顺利、效果满意。
Jasper®SS弹簧圈超柔顺、不踢管、填塞和收尾性能优异,对于微小型动脉瘤可以做到致密填塞,微导管始终保持稳定,轻松上手没有后顾之忧,是一款理想的超软圈。
张荣举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王君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科室合照
特别说明:本页面所包含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本页面所包含的内容,仅为专家个人观点,不能代替医疗专业人士的判断。本页面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