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9日发布 | 1717阅读
脑肿瘤-自定义

【病例分享】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延髓室管膜瘤术后远期幕上播散1例

雷兵

浙江省人民医院

王卫余

浙江省人民医院

麻育源

浙江省人民医院

张卫华

浙江省人民医院

杨开创

浙江省人民医院

王晋

浙江省人民医院

张雨豪

浙江省人民医院

达人收藏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由浙江省人民医院雷兵、王卫余、麻育源、张卫华、杨开创、王晋、张雨豪带来的延髓室管膜瘤术后远期幕上播散1例,欢迎阅读、分享!



女性,48岁。


主诉:“头晕发现颅内占位4天”。


现病史:患者4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阵发性头晕,无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耳鸣,无视物不清,无肢体活动及感觉障碍,至当地医院就诊,MR检查结果示:颅内多发占位,肿瘤性病变考虑。治疗过程不详,患者头晕症状未见改善,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门诊以“颅内多发占位性病变”收住院。


既往史:2015-11-17全麻下行枕下入路延髓室管膜瘤显微切除术。术后病理(2015-11-26):室管膜瘤,WHO II级。


查体:神志清,精神可,言语清晰,颈软无抵抗,克氏征阴性,双瞳等圆等大,光反射灵敏,眼球活动自如,四肢肢体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


第一次手术


第一次术前MR(2015)


2015年术前MR所见:小脑及四脑室下方、延髓后方可见团片状异常信号影,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病灶匍匐生长,不完全环绕延随,并延伸至小脑蚓部上方,矢状位呈三角形,约42 mm*27 mm*28 mm,边界尚清。双侧大脑半球对称,灰白质分界清,右额叶斑点状异常信号影,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边界模糊,病灶周围无水肿,无占位效应。两侧侧脑室、三脑室和四脑室无扩大,脑沟无增深。中线结构未见移位。


第一次术后MR(2016)


2016年术后MRI增强显示病灶完全切除,未见复发。

本次手术


本次术前MR(2024)


头颅增强MR(2024-4-3):右侧额颞叶、左侧颞叶多发类圆形异常信号影,最大约54×49 mm,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边界尚清,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均匀强化,病灶周围有水肿区。右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向左稍移位。


术前诊断:1.颅内多发占位性病变;2. 室管膜瘤术后


诊疗计划:右侧扩大翼点入路额颞叶病损显微切除术


术中情况


右侧翼点入路,开颅见硬膜张力中等,弧形逐步切开硬膜,侧裂池见灰白色肿瘤,质地软,术中冰冻提示:小圆细胞恶性肿瘤。先行瘤内减容,肿瘤边界欠清,无包膜,包裹大脑中动脉及分叉部,镜下次全切除肿瘤。


术中病理:

术后情况

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精神可,言语清晰,双瞳等圆等大,光反射存在,眼球活动自如,左侧肢体肌力IV级,右侧肌力正常,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


术后CT


术后MR


术后CT和MRI增强显示:右额颞病灶切除情况。


术后病理:





讨论



颅内室管膜瘤起源于脑室室管膜细胞,其中三分之二位于幕下,三分之一位于幕上,占中枢神经系统颅内肿瘤的5%-10%,多见于儿童、青年。脑实质室管膜瘤是室管膜瘤的少见类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成年人多见,发病率较低,常误诊为其他类型肿瘤。由于室管膜瘤位于脑脊液通路,其播散的总体发生率在9%至20%之间,最可能发生于第四脑室肿瘤或间变性室管膜瘤。所以,幕上室管膜瘤也可以是继发播散转移形成。


大多数幕上脑室外室管膜瘤位于额叶或顶叶。患者预后稍好。本例患者为延髓室管膜瘤患者术后8年患者,复查MR呈颅内幕上多发占位。肿瘤位置分布在侧裂等脑脊液循环通路上。且术后病理提示与既往室管膜瘤病理一致。以上结果说明这是一例幕下室管膜瘤播散患者。


室管膜瘤基本上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分为I、II、III级(间变性)。I级和II级室管膜瘤的特点是体积小,生长缓慢,而间变性肿瘤的增殖率要高得多,并常通过脑脊液(CSF)扩散到颅内半球的其他部位。


II级室管膜瘤具有一定程度的恶性潜能,但其侵袭性和复发风险较低。对于II级室管膜瘤的治疗,手术是标准治疗的第一步。在大多数研究中,切除程度已成为预后最重要的预测因素之一。一项关于成人WHO II级室管膜瘤的回顾性研究中,完全切除和幕下定位与较长的生存期相关,也是预测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因素。


对于II级室管膜瘤是否放疗或观察要具体取决于肿瘤位置、大小和手术的彻底性。目前,对于II级室管膜瘤完全切除患者中,术后放疗的作用仍有争议。但对于II级(不完全切除后)和III级的间变性室管膜瘤成年患者术后放疗已达成共识。


本例第一次幕下肿瘤手术为肿瘤全切,术后未行放射治疗,至今无原位复发。


对于复发的室管膜瘤2023年在NCCN指南中指出,可以手术患者要实行手术治疗,且既往未进行放疗患者,MR或CFS存在脑内播散的证据行全脑放疗。


本例患者幕上病变仅切除右颞肿瘤,故术后行放射治疗。有证据表明,在复发时,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使用传统的分次照射或立体定向照射或质子治疗,再照射都可能是有益的。


对于室管膜瘤的化学治疗目前效果不明确,只有在局部选择(手术和放疗)已经用尽时才考虑化疗。对于室管膜瘤的化疗方案与弥漫性胶质瘤相似,TMZ已被用于成年室管膜瘤患者的治疗。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了18例复发性WHO 2级和3级颅内室管膜瘤,再次手术和/或再照射失败,行TMZ化疗后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生存预后。故室管膜瘤的化疗可作为术后挽救性治疗的考虑方案。


参考文献:
1. Lombardi G, Della Puppa A, Pizzi M, Cerretti G, Bonaudo C, Gardiman MP, et al. An Overview of Intracranial Ependymomas in Adults. Cancers (Basel). 2021;13(23).
2. Ruda R, Bruno F, Pellerino A, and Soffietti R. Ependymoma: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Updates. Curr Oncol Rep. 2022;24(8):985-93.
3. Zacharoulis S, Ji L, Pollack IF, Duffner P, Geyer R, Grill J, et al. Metastatic ependymoma: a multi-institutional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prognostic factors. Pediatr Blood Cancer. 2008;50(2):231-5.
4. Cuoco JA, Strohman AC, Stopa BM, Stump MS, Entwistle JJ, Witcher MR, et al. Supratentorial cortical ependymoma: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case illustration. Rare Tumors. 2022;14:20363613221112432.
5. Metellus P, Guyotat J, Chinot O, Durand A, Barrie M, Giorgi R, et al. Adult intracranial WHO grade II ependymomas: long-term outcome and prognostic factor analysis in a series of 114 patients. Neuro Oncol. 2010;12(9):976-84.
6. Spagnoli D, Tomei G, Ceccarelli G, Grimoldi N, Lanterna A, Bello L, et al. Combined treatment of fourth ventricle ependymomas: report of 26 cases. Surg Neurol. 2000;54(1):19-26; discussion 
7. Ruda R, Reifenberger G, Frappaz D, Pfister SM, Laprie A, Santarius T, et al. EANO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pendymal tumors. Neuro Oncol. 2018;20(4):445-56.


 作者简介

雷兵 主任医师

浙江省人民医院

  • 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副主任

  • 浙江省中西医神经外科协会副主委

  • 浙江省康复协会颅脑创伤分会委员

  • 浙江省神经外科学会脊柱脊髓专业组委员

  • 浙江省抗癌协会委员

  • 中国中西医结合神经外科常委

  • 擅长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脑神经、血管疾病、功能性疾病、脊柱、脊髓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1985-1990温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1990至今于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从事临床及科研工作。工作期间至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日本广岛大学神经外科研修学习。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参与国家级、省厅级课题20余项。研究方向:“锁孔”显微手术在神经外科领域中的应用。脑脊液内毒素水平检测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治的临床评价。神经胶质细胞仿生培养的表面效应和热化学。基于相变的分形表面构筑及其细胞生物学效应。擅长领域“锁孔”显微手术治疗颅内、颅底肿瘤、脑血管病、MVD、脊柱脊髓肿瘤;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对脊柱退行疾病及先天畸形有丰富的诊疗经验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