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9日发布 | 614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通桥•凤鸣麟出】麒麟FD治疗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一例

龙亮

湖南省直中医医院

蒙迪

湖南省直中医医院



前言


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的出现为颅内动脉瘤传统的瘤内栓塞提供了新的理念,治疗策略转至重建载瘤动脉并促进动脉瘤的愈合。通桥麒麟FD是国内首款远端闭合设计的密网支架,由铂金芯镍钛丝编织而成,通体显影,近远端各3个显影点,3.5mm及以下直径规格可通过21系列微导管释放。为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提供新的方案选择。


 /  /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性,79岁。


主诉:突发头痛3天。


现病史: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头痛,以左侧前额胀痛为主,恶心欲呕,无发热畏寒,无肢体活动障碍,无畏光畏声,无视物重影,遂来我院急诊就诊,查头部CT排除脑出血,为进一步收治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楚,精神一般,二便正常。


既往史:否认代谢性疾病、血液病;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输血史。


查体:神经系统查体大致正常。






影像信息





➢ 入院后完善常规检查

头部MRI:脑萎缩。

头部MRA:1.左侧颈内动脉C4段动脉瘤,建议CTA检查;2.符合脑动脉硬化改变。


➢ 术前造影:

正位

 侧位 

术前造影—3D


DSA:左侧颈内动脉C4段动脉瘤,大小约7.14*5.47mm,瘤颈宽约5.5mm。



术前讨论





➢ 术前诊断

左侧颈内动脉C4段动脉瘤。


➢ 拟手术方案

经右股动脉行“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动脉瘤栓塞术”。



术中器械




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TQL-55-20
桥凤®弹簧圈 AEC-06-15-S、AEC-05-15-S、AEC-04-10-S、AEC-1.5-04-S
0.027" 支架微导管
0.017" 弹簧圈微导管
6F 115 通桥银蛇®颅内支持导管
8F 导引导管
斗SS TNGW-14-200 微导丝



手术过程





➢ 通路搭建

全麻成功后,右侧股动脉穿刺后,Seldinger法成功穿刺右侧股动脉置入8F股血管鞘,在泥鳅导丝及125单弯造影管引导下将8F导引导管置于左侧颈总动脉远段、6F 115 通桥银蛇®颅内支持导管置于左侧颈内动脉C3段。

造影再次确认动脉瘤,选择最佳工作角度,在北斗SS TNGW-14-200 微导丝引导下将0.027" 支架微导管头端置于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以远备用。

路图下,在北斗SS TNGW-14-200 微导丝引导下将0.017" 弹簧圈微导管微导管置于左侧颈内动脉瘤腔内。

术中微导管到位


➢ 弹簧圈填塞

为促进动脉瘤愈合,疏松填入通桥凤®弹簧圈 AEC-06-15-S、AEC-05-15-S、AEC-04-10-S、AEC-1.5-04-S,共计四枚弹簧圈。


➢ 支架系统输送释放

新路径图下,缓慢释放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TQL-55-20,完全覆盖瘤颈。

支架头端打开顺畅

支架释放,显影良好


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释放即刻造影,贴合良好。


予微导丝辅助调整使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贴壁良好。



术后情况





➢ 术后造影

复查造影示支架位置良好,支架内血管通畅,远端灌注良好,颈内动脉和其他各分支显影正常


➢ 随访情况

术后患者神志清楚,无新发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术者体会





1.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治疗动脉瘤安全、有效,结合动脉瘤非致密填塞,起瘤内扰流作用,术后即刻造影剂滞留明显,动脉瘤治疗效果值得期待。


2.在血管迂曲的颈内动脉释放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通过推拉技术能使其充分展开,张力释放,更容易贴壁。



术者简介






龙亮

湖南省直中医医院

脑血管病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神经病学硕士。

毕业于暨南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神经病学及重症医学临床医疗、科研及教学工作。曾在北京天坛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系统的进修神经内科及脑血管疾病的神经介入治疗。

擅长方向:脑血管疾病(脑梗死、脑出血)、神经重症、肌张力障碍、颅内感染、癫痫、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运动神经元病、自身免疫性脑炎等。特别是是脑血管疾病的神经介入手术治疗,包括脑血管造影、脑血管急诊取栓(急诊血管成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择期血管成型、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狭窄的血管成型术、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及脑动静脉畸形及动静脉瘘栓塞术等。

主持并结题市级课题1项,参与省级课题2项,发表SCI论文1篇,核心论文多篇。



蒙迪

湖南省直中医医院

脑血管病中心,副主任医师,硕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

株洲市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师从全国名老中医谭峰教授,主攻脑血管病的中西医诊疗以及神经介入,曾在南方医科大学脑血管病中心进修神经介入。

主持湖南省中管局课题1项,发表核心论文数篇。



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作线上专业交流

本内容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讲课内容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非通桥医疗推广产品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