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9日发布 | 172阅读

Lancet N:脑出血发病2h内静脉输注氨甲环酸

杨中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达人收藏
脑出血发病2h内静脉输注氨甲环酸

全球每年约有340万例脑出血病例。尽管脑出血是一种较少见的中风类型,但其每年相关的死亡人数(289万)与缺血性中风相关死亡人数相似,且该病的残疾负担高于缺血性中风。然而,脑内出血的循证治疗措施仍然极其有限。


治疗的一个关键治疗目标是血肿生长,它与脑内出血后的功能残疾和死亡率独立相关。血肿生长的危险因素包括临床因素,如抗血栓治疗,以及影像学因素,如CTA点征的存在。


抗纤维蛋白溶解剂氨甲环酸的临床试验表明,氨甲环酸可能抑制脑内出血后血肿扩大,尽管迄今为止对功能结局的影响尚不清楚。重要的是,这些试验还表明,氨甲环酸对脑内出血是安全的(没有证据表明增加血栓栓塞事件)。鉴于该药物成本低且易于获取,如果证明有效,它将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推广和易于获取的治疗方法。


与血肿增长相关的关键临床因素是早就诊。在我们的STOP-AUST 二试验中纳入了发病4.5h内CTA点征阳性的患者,发现早期使用氨甲环酸可以减缓血肿增长(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特别是发病2h内接受治疗的患者。在发病2小时内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常规医疗干预,需要优化急诊和院前服务,随着移动卒中单元的发展,这已成为可能。


2024年6月来自澳大利亚的Nawaf Yassi等在Lancet Neurology上公布了STOP-MSU试验结果,确定与安慰剂相比,在脑内出血后2小时内静脉注射氨甲环酸是否会防止血肿扩大。


STOP-MSU是一项由研究者主导的双盲随机二期试验,在澳大利亚、芬兰、新西兰、台湾和越南的24家医院和一个移动卒中单元进行。符合条件的参与者为平扫CT诊断的急性自发性脑内出血患者,年龄在18岁或以上,且可在卒中发作后2小时内接受试验药物治疗。参与者被随机分配(1:1)发病2小时内开始接受静脉注射氨甲环酸(1克,10分钟,随后8小时内再注射1克)或安慰剂(生理盐水;匹配的给药方案)。参与者、研究者和治疗团队对分组分配不知情。主要结局是血肿增长,定义为从基线CT到24小时(目标范围18-30小时)CT上血肿相对增大>=33%或绝对增大>=6毫升。主要分析遵循意向治疗原则。


在2018年3月19日至2023年2月27日期间,招募了202名参与者,其中一人撤回了知情同意。其余201名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安慰剂组(n=98)或氨甲环酸组(n=103;意向治疗人群)。中位年龄为66岁(IQR 55-77),其中82名(41%)为女性,119名(59%)为男性。三名参与者(安慰剂组一名,氨甲环酸组两名)的基线或随访CT扫描缺失或质量不足。


安慰剂组97名可评估参与者中有37名(38%)出现血肿扩大,氨甲环酸组101名可评估受试者中有43名(43%)出现血肿扩大(调整后的比值比[aOR]1.31[95%CI 0.72至2.40],p=0.37)。安慰剂组98名参与者中有1名(1%)发生了重大血栓栓塞事件,氨甲环酸组103名参与者中有3名(3%)发生了主要血栓栓塞事件(风险差异0.02[95%CI–0.02至0.06])。到第7天,安慰剂组和氨甲环酸组分别有8名(8%)和8名(8%)参与者死亡(aOR 1.08[95%CI 0.35至3.35]),到第90天,安慰剂组有15名(15%)参与者和氨甲环酸组有19名(18%)参与者死亡,aOR 1.61[95%CI 0.65至3.98]。


最终作者认为,在脑出血发病2小时内静脉注射氨甲环酸并不能减少血肿扩大。未观察到对其他成像终点、功能结局或安全的影响。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氨甲环酸不应常规用于原发性脑出血,尽管正在进行的3期试验的结果将为这些发现增添更多信息。

文献出处

Lancet Neurol

. 2024 Jun;23(6):577-587. doi: 10.1016/S1474-4422(24)00128-5. Epub 2024 Apr 20.

Tranexamic acid versus placebo in individuals with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treated within 2 h of symptom onset (STOP-MSU): an international, double-blind, randomised, phase 2 trial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临床研究

4004内容1098阅读

进圈子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