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血栓负荷大的患者需要快速开通,如何提升取栓有效性和FPE是关键:Solitaire™ 颅内取栓支架,定位精准,能更好的显示血管及血栓形态,在推送和释放过程中很顺畅,经典开放卷曲结构,可以更好的捕捉血栓,提升取栓有效性。React™ 导管是双层镍钛合金结构,在迂曲血管中仍可稳定传导推力,轻易到达目标血管,并可实现强力抽吸,远端不变形,达到高效取栓。而Solitaire™ 颅内取栓支架联合React™ 导管接触抽吸(SolitAct技术),可以实现“支架抓取”和“导管抽吸”双重取栓机制,提高取栓再通效率,从而改善临床疗效,是能综合应对中国AIS的普适化方案。
接下来,且让我们看看我们的“React™ 导管&Solitaire™ 颅内取栓支架”是如何在这“山重水复(右侧颈内动脉急性闭塞)”中为患者找寻生的希望的吧!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男性,72岁,因“突发意识模糊伴左侧肢体偏瘫半小时余”入院。
既往史及个人史:有“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房颤动”病史,长期口服“华法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具体剂量不详,因肠息肉手术停华法林3天,发病当日已服药。
查体情况:脉搏:100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68/75mmHg,体温:36.3℃。GCS 13分。神志欠清,精神软。言语含糊,对答部分切题,伸舌左偏。左眼向右侧凝视,右眼既往眼疾,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右侧瞳孔对光反射迟钝。颈软,无抵抗。双下肢无水肿,左侧肢体痛温觉减退,左侧肢体肌力0级,左侧巴氏征(+);右侧肢体肌力Ⅴ级,右侧肢体肌张力正常,右侧巴氏征(-)。mRs评分:4分。NIHSS评分:16分。
术前CT/CTA




术前造影


术前诊断
1、急性右侧颈内动脉栓塞
2、心脏瓣膜置换术后
治疗策略
1、病情评估:
根据该患者的临床表现,确定诊断为右侧颈内动脉闭塞,考虑患者血栓负荷大,采用管腔稳定的React™ 导管+Solitaire™ 颅内取栓支架进行治疗。
2、手术难点:
血栓负荷量大,患者长期华法林口服,凝血功能差,容易产生再出血。
3、手术方案:
SolitAct术式取栓。
治疗过程及结果
术前/术中/术后用药
1、tPA:未使用
2、术中抗凝:常规肝素
3、术后抗凝:术后第二天(15日10:30 CT复查无明显出血),开始低分子肝素抗凝4000单位皮下注射,4-22号开始重新启动华法林抗凝。
4、抗血小板:无
5、降压药物:无
6、术后镇静药物或方法:4.14 16:44结束,转至ICU,16日10:30拔管,丙泊酚镇静,酒石酸布托啡诺镇痛。
7、抗痉挛药物:尼莫同维持。
微导管在血栓远端造影



支架到位释放透视图+造影,SWIM技术抽拉结合,顺利再通


取出栓子

术后正侧位造影:


术后即刻CT:


24h复查CT



手术器材
8F 动脉鞘
8F 球囊导引导管
React™ 68远端通路导管
Rebar™ 18 微导管
0.014" 微导丝
Solitaire™ 6*30mm
术者心得
患者具有房颤基础疾病,术前有停用华法林病史,发病形式骤急,考虑心源性栓塞,对于颈内动脉急性闭塞的栓塞,采用抽拉结合方式进行取栓提高FPE。
React™ 68远端通路导管具有0.068大口径,相比既往小口径具有更高的抽吸效能,同时,具有高的到位性,在迂曲路径中可以安全快速到达闭塞部位;而Solitaire™ 颅内取栓支架具有较长的取栓长度,长支架可提高取栓效能,两者结合,相比单一方式取栓可能更优。
React™ 导管在微导管、微导丝的引导下,在迂曲的血管内快速到达血栓部位,在持续负压抽吸下,首次取栓实现再通。通过本病例,对于颈动脉全程迂曲的取栓患者,尤其是大脑中动脉M1远端,甚至更远血管闭塞,支撑导管尽可能上的高,以获取强有力的支撑;另外,在选择导管时尽可能选择管腔稳定,顺应性更好的导管。
综上,对于大负荷血栓引起的前循环卒中,联合采用以React™ 导管及Solitaire™颅内取栓支架的技术,使得本例患者在这“山重水复(右侧颈内动脉急性闭塞)”中寻得了新生的希望,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术者简介
吴顺发
浙江省海宁市中医院
主任医师,从事神经介入工作7年,曾在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修学习神经介入,日常开展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缺血性脑病等介入诊治工作
陆敏锋
浙江省海宁市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海宁市中医院脑病中心副主任
嘉兴市中医学会脑病分会委员;嘉兴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分会青年委员;海宁市中医院医院卒中中心技术总监
团队介绍
本中心由神经内、外科合并而来,已经成立1年,现有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4人、护理人员14人、从事介入工作的医师共3名,常规开展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缺血性脑血管病等介入诊治。
参考文献


特别说明:本信息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阅读和参考,不构成对任何诊疗方式的推荐。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