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1日发布 | 1196阅读
脑肿瘤-胶质瘤
脑肿瘤-脑膜瘤

聚力华山 探脑论道|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脑胶质瘤MDT专科联盟病例会诊双周汇(2024年7月第一期,总第226期)

脑医汇

达人收藏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作为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主体单位之一,正在积极开展“国家-区域-地方”远程会诊指导,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下沉专家资源,提高基层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对神经肿瘤的诊疗能力,积极探索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推进医疗资源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


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脑胶质瘤MDT专科联盟正在开展多中心疑难病例会诊活动,为神经肿瘤诊疗资源薄弱地区提供远程MDT会诊指导,脑医汇-神外资讯有幸参与其中并提供技术与媒体支持。全国广大医院中心如有神经肿瘤疑难病例,欢迎整理并提交相关病例,与脑胶质瘤MDT专科联盟专家成员共同连线探讨。(病例提交流程详情可咨询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秘书陈燕老师:13681949466)


2024年7月4日,聚力华山 探脑论道第226期。本期病例提供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会诊单位: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卞修武院士团队、上海市东方医院影像科初曙光教授、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肿瘤放射诊疗中心潘绵顺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病例1

病例来源: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病史:

患者男性,15岁,诉体检偶然发现右侧小脑半球占位性病变,无相关症状及体征。PET-CT显示右侧小脑混杂密度影伴钙化灶,伴FET代谢轻度异常增高,结合病史考虑为低代谢肿瘤可能大,建议结合病理进一步考虑;影像学检查显示病变有钙化,边界相对清楚,考虑为低级别胶质瘤可能性大。

MDT讨论:

该患者治疗关键在于术前诊断的确定,是否要进行手术,是否有手术指征。影像学考虑低级别胶质瘤,倾向于手术治疗,以获取病理明确病理诊断,同时可能解决主要问题。






病例2

病例来源: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病史:

患者男性,18岁,诉1周内癫痫发作2次。MRS显示左侧额顶叶异常强化灶,Cho/NAA比值约0.50-1.16;术后病理显示为炎性病灶,排除肿瘤可能;2024年6月唤醒麻醉下行额叶病损切除术,术中冰冻病理提示淋巴细胞浸润,导航下全切病变,切进一步取病理送检证实为炎性病灶。

体格检查:

GCS 15’,KPS 100’,四肢肌力V级,构音功能稍有改变。

免疫组化:

NF(部分-),MBP(部分-),CD58(+),CD2(T淋巴细胞+),CD20(少量B细胞+),CD138(-),特染PAS(-)。

MDT讨论:

该患者治疗经过指出MDT讨论强调术前诊断重要性,提倡多学科合作以提升诊疗准确性。






病例3

病例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病史:

患者男性,53岁,诉右侧肢体麻木及肌力下降半年,外院病理提示胶质母细胞瘤入院。入院后2023年12月行双侧开颅探查+肿瘤切除术,镜下状态符合胶质母细胞瘤(CNS WHO4级,NOS);2024年1月放疗,同步替莫唑胺化疗;2024年3月肿瘤进展后口服安罗替尼靶向治疗;2024年3-5月靶向治疗继续2周期巩固治疗;2023年5月肿瘤进展,MR提示病灶增大;2023年5-6月首次全身化疗:替尼泊苷+替莫唑胺+贝伐珠单抗,随访至今,病情稳定,病灶同前,记忆力稍有好转。

免疫组化:

GFAP(+),S-100(+),Olig2(+),P53(60%弱+),ATRX(+),IDH-1(R132H)(-),H3K27M(-),H3K27Me3(+),Ki-67(LI:热点区域50%)。

基因检测:

IDH1/2(-);MGMT启动子甲基化阴性;NF1 p.R1949Sfs*6,TERT c.-146C>T,CDKN2A纯合缺失,CDKN2B纯合缺失PTEN p.R378Ifs*37,MTAP纯合缺失TSC1p.R424Nfs*17,SETD2p.R349Ifs*9,BLMc.3020-9C>G,14号染色体区段缺失,1p染色体部分缺失。

MDT讨论:

该患者分期手术完成的很好,安罗替尼也是合理的药物选择方式,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病灶累及功能区时,可以适当在标准治疗上加用抗血管抑制剂很合理,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症状,控制肿瘤;如果病灶不累计功能区,可以适当推迟抗血管抑制剂的应用。患者通过类器官培养提示替尼泊苷对肿瘤抑制率最高,针对肿瘤进展我们加用替尼泊苷化疗,后期复查提示对肿瘤进展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病例4

病例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病史:

患者女性,31岁,4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麻木,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等不适,当时未重视及处理。症状进行性加重,不能自行缓解,2020年4月颅脑MR平扫+增强+DWI+MRS示左侧颞顶叶占位性病变,考虑高级别胶质瘤。2020年5年转诊外院,建议手术治疗,但手术切除肿癌风险较大,出现瘫痪概率大,经商量后暂缓手术,建议行局部放疗,针对左颞顶叶病灶放疗同步“替莫唑胺”化疗,放疗后右侧肢体麻木稍缓解,治疗后出现轻度头晕、头痛,当地医院予“甘露醇、地塞米松”脱水处里,症状无明显改善,上述症状加重,急查颅脑CT示左颞岛顶叶占位,水肿明显,脑疝形成,中线明显偏移,于2020年8月急诊全麻下“去颅骨瓣减压术+立体定向颅内肿物切除术(导航指引下颅内占位活检)+显微镜下脑脊液漏修补术”,术顺,术后恢复可,术后病理回报示“间变型室管膜癌,分级III级”,于2020年9月开始行第一周期化疗(方案:替莫唑胺20mg q1-q5)至2023年6月。2021年10月突发肢体抽搐件意识不清,考虑“癫痫发作”,予以丙戊酸钠抗癫痫治疗至2023年2月,无再发肢体抽搐。2023年6月于当地医院复查颅脑MRI平扫+增强示大脑恶性肿癌活检及去骨瓣减压术后”。2023年7月因“言语迟钝,左额骨窗隆起,右侧肢体乏力2月”就诊本院神经外科,查颅脑MRI平扫+增强+MRS+3DT1+DTI示颅内占位切除术后,现左额颞岛叶-基底节区异常强化影,考虑室管膜瘤复发。存在手术指征,未见明显手术禁忌症,于2023年7月在全麻下行“神经导航电生理监测下大脑深部病损切除术+神经导航电生理监测下颅骨修补术(钛网植入)”,颅脑MRI平扫+增强(2023年7月)颅内占位切除术后,术区积气、积液,建议随诊。术后病理:(室管膜癌复发)结合分子检测结果,考虑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癌可能性大,建议加做甲基化检测进一步明确。组织学诊断:镜下见肿痛细胞围绕血管排列,细胞密度中等,细胞核呈中-重度异型,核分裂象约5个/10HPF,伴坏死及钙化,形态学符合高级别胶质瘤,局灶可见纤维化及出血,考虑放疗后改变。

MDT讨论:

该患者考虑为肿瘤复发,可以考虑二次放疗,但是需要慎重,可补充PET和MR进一步检查,也可尝试其他药物靶向治疗。






病例5

病例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病史:

患者男性,61岁,诉头晕,检查发现颅内占位7天余。2024年5月行后颅窝开颅手术,术中送冰冻。

体格检查:

神清,GCS评分14分,自动睁眼,问答切题,双侧瞳孔等大等圆,D=3mm,光反射灵敏,四肢遵嘱活动,肌张力不高,腱反射正常,双侧巴氏征(-),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

免疫组化:

CK(小灶+),ENA(小灶+),Olig-2(+),GFAP(少部分+),IDH1(弱+),S-100(+),ATRX(+),CK5/6(-),P40(-),TTF-1(-),NapsinA(-),P53(+<5%),Ki-67(+20%-30%)。

基因检测:

IDH1 R132点突变(野生型),IDH2 R140/R172点突变(野生型),1p/19q无联合缺失,TERT C228T/C250T点突变(野生型),MGMT启动子甲基化(-),H3F3A K27M点突变(野生型),HIST1H3B K27M点突变(野生型),BRAF V600E点突变(野生型)。

MDT讨论:

该患者病理结果考虑胶质母细胞瘤,WHO4级,可考虑穿刺活检,后续标准治疗,如果不理想可附加挽救治疗,电场治疗等。






病例6

病例来源: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病史:

患者男性,60岁,左侧视力下降,前颅底病变。MRI增强示前颅底占位,2023年2月外院手术病理示非典型脑膜瘤,WHO2级,Ki-67 50%,病理会诊为SMARCB1/INI-1缺失性未分化癌;2024年4月DOTA-TATE-PET-CT示前颅底占位伴68Ga DOTA-TATE摄取增亮,MRI增强示前颅底占位复发;2024年4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行二次手术,病理示(前颅底)INI-1缺失恶性肿瘤,首先考虑浸润性或转移性未分化癌伴INI-1表达缺失。

体格检查:

神清,精神可,左眼仅光感,右侧视力减退,四肢肌力肌张力可。

免疫组化:

CK(-),CK7(+),CK20(-),CDX-2(-),TTF-1(-),P63(-),NapsinA(-),Ki-67(部分20%+),CgA(-),Syn(+),S-100(边缘极少脑组织+),PAX-8(-),GCDFP-15(-),GFAP(边缘极少脑组织+),GATA3(-),P40(-),EMA(+),VIM(间质+),PR(-),S0X10(-),EBER原位杂交(-),CD117(-),UMB-1(-),INI-1(缺失),BRG1(+),CD34(血管+)。

MDT讨论:

该患者化疗策略主要基于胚胎性肿瘤来源,针对具有恶性特征的患者,表观遗传靶向药物如去乙酰转基因化酶抑制剂在理论上有应用前景,但实际效果不佳。对于该类因遗传缺失的颅内肿瘤,治疗策略主要尝试各种治疗方案,包括化疗和靶向治疗。

神经肿瘤病例精粹征稿活动


由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脑胶质瘤MDT专科联盟主办的探脑论道神经肿瘤病例精粹(第二季)征集中!


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脑胶质瘤MDT专科联盟向联盟成员单位广发英雄帖,征集神经肿瘤典型病例,以一个个案例的形式再现患者就诊情况,通过实际案例的形式带去探讨和启发。协助资深神经肿瘤专业人士磨炼诊疗思路,搭建学术沟通桥梁;帮助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加深对疾病的认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神经肿瘤规范化诊疗进程。


投稿邮箱:nationalgliomaMDT@vip.126.com


扫码加入征集活动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