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0日发布 | 302阅读

文献查阅丨棘突撞击综合征的分类、治疗建议

康坤龙

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

江伟

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

达人收藏、周刊收录2项荣誉

Basstrup's病,也被称为吻合椎综合征、棘突撞击综合征,由丹麦放射科医生Basstrup1933年首次报道。Basstrup病最常累及腰椎。影像学表现为邻近棘突间隙缩小或消失,伴有棘间韧带炎、滑囊炎、囊变,棘突肥大、扁平或硬化。临床表现为脊柱后正中压痛,因站立或后伸加重,合并椎管狭窄时出现下肢神经症状。

有关腰椎Basstrup's病的分型报道较少。本研究结合影像(X线、CTMRI)和临床症状提出新的分类方法,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分类方式



影像学分类

主要表现:
1.棘突及棘间隙退变(相邻棘突间隙是否缩小或接触,棘突是否扁平肥大,相对边缘有无骨硬化、假关节形成等)
2.是否伴有腰椎不稳、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包括腰椎间盘突出、黄韧带增厚、棘间囊肿伸入椎管)等退行性疾病。
X线片:
正位和侧位X线片棘突间隙缩小,相邻棘突接近或接触,动态X线片表现更为明显;合并或不合并腰椎不稳、腰椎滑脱(单节段①、多节段②)
CT表现:
1、邻近棘突接近或接触,有或无相对边缘骨质硬化,棘突扁平肥大(单节段③,多节段④)
2、邻近棘突靠近或接触,伴或不伴棘突扁平肥大,棘突相对边缘骨质硬化;≥1段软骨下侵蚀、囊性变或假关节形成(单节段⑤,多节段⑥)
MRI
邻近棘突靠近或接触,棘突间T1WI呈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棘突硬化、棘间韧带炎症等),或高信号(见于棘间滑囊炎、脂肪变性等)STIR序列显示高信号(见于棘间韧带炎症、棘间滑囊炎等)
无腰椎管狭窄(单节段⑦,多节段⑧)≥1节段合并腰椎管狭窄(单节段⑨,多节段⑩)
根据分段的数量,有两种类型:
Type I (single segment)  Type II (multiple segments)
根据退变程度共分为8个亚型:

Ia(++),X线片:L4/5型棘突接触,未见腰椎滑脱和不稳(ABCD)
CTL4/5棘突间隙缩小,棘突扁平肥大,相对边缘轻度骨硬化,无软骨下侵蚀、囊性变或假关节形成(E)

MRIL4/5棘间滑囊炎(T1WI低信号、T2WIT2WSTIR 高信号),无腰椎狭窄(FGH)

Ib(++),X线:L4/5型棘突间隙缩小,L4/5棘突接触,L5退行性滑脱(I°)(ABCD)
CT;L4/5棘突间隙缩小,棘突扁平肥大,相对边缘无骨硬化,无软骨下侵蚀、囊变或假关节形成(E)
MRI:L4/5棘间韧带炎症(T1WIT2WI低信号,T2WI STIR 高信号),黄韧带增厚导致椎管狭窄(FGH)

Ic(++),X线片:L4/5型棘突接触,L5峡部裂性滑脱(II°)(ABCD)
CTL4/5棘突接触,棘突扁平肥大,相对边缘骨硬化,假关节形成(E)
MRI:L4/5椎间韧带炎症(T1WIT2WI低信号、T2WI STIR序列稍高信号),无腰椎管狭窄(FGH)
Id(++)X线片:L3/4型棘突接触,L4峡部峡部滑脱(II°)(ABCD)
CT:L3/4棘突接触,棘突扁平肥大,相对间质骨硬化,假关节形成(E)
MRI:L3/4棘间韧带炎症(T1WIT2WI低信号,T2WI STIR 高信号),黄韧带增厚导致椎管狭窄(FGH)
IIa(++),X线片:L3-5型棘突间隙缩小,L3-5棘突接触,未见腰椎滑脱和不稳(ABCD)
CT:L3-5棘突间隙缩小,棘突扁平肥大,相对边缘骨硬化,无软骨下侵蚀、囊性变或假关节形成;
MRI:L3-5棘突间滑囊炎(T1WI低信号、T2WIT2WI STIR高信号),无腰椎狭窄(FGH)
IIb(++),X线片:L3~5型棘突接触,未见腰椎滑脱及不稳(ABCD)
CTL3~5棘突间隙缩小,无棘突扁平肥大,相对边缘轻度骨硬化,无软骨下侵蚀、囊性变或假关节形成(E)
MRI:L3~5棘间韧带炎症(T1WIT2WI低信号,T2WI STIR高信号)L3~5椎间盘突出伴黄韧带增厚导致椎管狭窄(FGH)
IIc(++),X线片:L2~5型棘突接触,L4退行性滑脱(I°)(ABCD)
CT:L2~5棘突接触,棘突扁平肥大,相对边缘骨硬化,L3/4软骨下囊性变(E)
MRI:L2~5棘间韧带炎症(T1WIT2WI低信号,T2WI STIR序列高信号),无腰椎狭窄(FGH)
IId(++)。X线片:L1-5型棘突接触,L4退行性滑脱(I°)(ABCD)
CT:L1-5棘突接触,棘突扁平肥大,相对边缘骨硬化,L4/5假关节形成(E)
MRI:L1-5棘间韧带炎症(T1WIT2WI低信号,T2WI搅拌序列高信号)L4/5椎间盘突出合并黄韧带增厚导致椎管狭窄(FGH)
临床表现分类

下腰痛和下肢神经症状(放射性疼痛、痛觉过敏、虚弱等)。

按有无临床症状分为16个亚型:

Ia0、Ia1、Ib0、Ib1、Ic0、Ic1、Id0、Id1;

IIa0、IIa1、IIb0、IIb1、IIc0、IIc1、IId0、IId1。

治疗建议



1、无临床症状的Basstrup's病(Ia0-IId0)可视为腰椎退行性改变,患者不需要任何治疗。
2、若单纯为Ia1,Ic1,IIa1,IIc1的Basstrup's病,症状来自棘间隙,且范围相对有限,虽然棘突变性程度可轻可重,但无椎管狭窄,保守治疗可作为此类患者的首选,无论是单节段还是多节段。也可二次局部封闭治疗,通常不需要手术干预;对于伴有腰椎滑脱或不稳的Ia1, Ic1, IIa1, IIc1巴氏病,应进行后路减压(复位)椎体间融合和内固定(推荐TLIF)。
3、Ib1, Id1, IIb1, IId1型Basstrup's病,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主要症状来源,保守治疗和局部封闭治疗往往无效,应首选手术治疗。对于合并腰椎管狭窄的Basstrup's病,可采用微创内镜减压;对合并腰椎滑脱+椎管狭窄的患者,可采用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推荐TLIF+ULBD)。
4、在多节段Basstrup's病的手术治疗中,只需处理腰椎滑脱/不稳和椎管狭窄责任节段即可。


参考文献

Hu H, Wu C, Tan L. A new classification of lumbar Basstrup's disease based on radiographic and clinical symptoms. Eur Spine J. 2024;33(4):1347-1359.

PMID:38285277

本文仅限文献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组稿:康坤龙

审校:江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