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的出现为颅内动脉瘤传统的瘤内栓塞提供了新的理念,治疗策略转至重建载瘤动脉并促进动脉瘤的愈合。通桥麒麟FD是国内首款远端闭合设计的密网支架,由铂金芯镍钛丝编织而成,通体显影,近远端各3个显影点,3.5mm及以下直径规格可通过21系列微导管释放。为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提供新的方案选择。
本 / 期 / 病 / 例
患者基本信息
主诉:健康体检发现颅内动脉瘤1月余。
现病史:患者1月健康体检行颅脑CTA检查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瘤,患者无头痛,无肢体活动障碍,为求进一步诊治前来我院。
查体:神清,对答切题,遵嘱运动,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
影像信息
➢ MR检查

➢ 我院局麻造影(2024-05-30)

术前讨论
➢ 抗血小板
未破裂动脉瘤:口服阿司匹林(0.1g)+替格瑞洛片(45mg),TEG检测达标。
➢ 术前诊断
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近端动脉瘤。
➢ 手术难点
瘤颈宽,支架往瘤腔陷入;M1段血管呈锐角,支架过弯打开存在难度。
➢ 手术预案
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近端夹层动脉瘤密网支架植入术。
术中器械
5F 通桥银蛇®颅内支持导管
200cm 微导丝
0.021" 支架导管
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3.5*30mm
6F 长鞘
8F 股动脉鞘
手术过程
根据造影结果选取支架大小。


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释放过程。
通桥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打开较好,简单进行微导丝按摩。



正位

侧位
术后造影。


术者体会
术者简介
张鑫
主任医师,教授。
五所大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
神经外科副主任,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介入中心主任。
国家卫健委首批神经介入培训基地负责人。
国自然基金评审专家。
教育部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先后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脑防委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江苏省卒中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卒中学会出血性脑血管病专委会主任委员、兼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神经外分会常委兼神经介入学组组长、江苏省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委员兼神经介入组组长、江苏省医学会卒中分会委员、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等。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作线上专业交流
本内容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讲课内容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非通桥医疗推广产品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