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中心是全国首批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五十家神经外科专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之一,是西北地区唯一的Yasargil显微外科培训基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神经外科质量控制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神经外科研究所挂靠单位,同时也是“神经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脑卒中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全疆第一家“综合卒中中心”、“中国帕金森联盟成员单位”以及“脊柱脊髓外科培训基地”、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神经介入进修培养与培训基地。新医大一附院神经外科中心坚持医疗、教学、科研并驾齐驱,针对不同起点、不同领域的进修医师制定并提供了不同的学习条件与计划。中心下分出血性脑血管病组、缺血性血管病组、脑中线肿瘤病组、后颅窝肿瘤病组、鞍区肿瘤病组、脊柱脊髓病组、颅脑创伤病组、功能神经外科病组、癫痫外科病组、小儿神经外科组、神经重症组及创伤重症组。神经外科在臧人和、刘文耀、武健、郭怀荣、柳琛、陆永建、鲍遇海、更·党木任加甫等历届医学专家的领导下不断成长,现今由汪永新教授担任中心主任。

前言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四科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及住院医师多名,护理人员13人,开放病床共计31张,收治以功能神经疾病为主的神经系统各类疾病,我科拥有神经导航、立体定向设备、神经外科手术显微镜、24小时视频脑电图、术中电生理监测仪、移动CT等高精尖设备,在功能神经外科疾病诊疗方面处于全国同步、西北一流、疆内领先水平。我院神经外科于2006年设立功能疾病亚专业组,并于2019年2月扩建为功能神经外科病区(神经外四科),团队不断追踪国内外功能神经外科领域的新动态,拓展治疗领域,将国内外前沿的治疗理论和技术创造性地应用到功能神经疾病的手术治疗中。通过18年来的不懈努力,手术量达到平均每年约400余台,且手术效果肯定。
病史简介
患者,女性,41岁,以“疑人害己、被监视感4年,颈部不自主活动3月”为主诉入院。患者自诉于4年前因工作压力大出现:感觉工作单位领导及周围同事试图迫害自己,在单位监视自己,试图把自己和丈夫赶回老家,有时偶尔会听到周围这群人在密谋迫害自己及丈夫,单位领导组建的问谍网络系统成员,专门拉拢那些工作作风不良、道德底线低、存在贪腐问题的同事入网,并且该网络势力一直在壮大,并通过心理暗示、感情诱惑拉拢自己,被自己坚决拒绝,这个网络更加愤恨自己,开始在单位及家里全方位监视自己,自己的想法如若不很好地隐藏就会被窥视,自己老家的弟弟处境也变得危险,单位里的研究生多次通过心理暗示向白己求救,称他们也开始被间谍网络迫害,患者为此多次报警向警察求助。近3月,患者出现颈部僵硬,不自主的抽动,嘴巴不停吧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入院精神状况检查



诊断及治疗经过
诊断:难治性强迫症,迟发性运动障碍,精神分裂症。
手术治疗:
靶点选择:NAcc-ALIC:控制精神症状;GPi:缓解肌张力障碍症状。
手术于2023年5月28日进行,先后为患者以NAcc-ALIC、GPi为靶点植入电极。
靶点坐标:
NAcc-ALIC:
X=90.5,Y=103.5,Z=113,Ring=65°,Arc=55°
X=106.5,Y=103.5,Z=113,Ring=65°,Arc=129°
GPi:
X=74,Y=89,Z=113,Ring=60°,Arc=88°
X=118,Y=88,Z=113,Ring=70°,Arc=97°

术后管理
开机时间:2023年7月3日
针对难治性强迫障碍:

针对肌张力障碍:

开机后一个月:被害妄想等精神症状稳定,强迫性思考、强迫对立、强迫回忆等强迫症状明显缓解。颈部僵硬不适感缓解,颈部不自主后仰情况明显缓解,咂嘴样动作等症状有改善。





讨论
强迫症合并肌张力障碍患者行DBS术是否需要分期进行?
强迫症合并肌张力障碍患者是否存在一个靶点或一个穿刺路径可以解决的可能性?
根据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神经外科报道的一例病例,丘脑Forel氏区(FF)右侧丘脑苍白术(PTT)射频消融治疗颈肌张力障碍的同时不仅改善了颈肌张力障碍(77.4%),还改善了强迫症状(86.7%)。
在强迫症和肌张力障碍中,已经报道了通过神经调控促进症状改善的功能网络的尝试,并且正在阐明各种治疗靶点产生相似症状改善的机制。根据之前的报道,GPi和PTT的射频消融术可以对颈部肌张力障碍产生类似的改善。但更倾向于使用PTT而不是GPi,因为GPi与重要结构相邻,包括内囊后肢(PLIC)和视束,而苍白切开术在PLIC上有迟发性脑梗死的风险。
据报道,强迫症具有多种神经调控治疗靶点,包括 ALIC、伏隔核、前内侧GPi、STN和slMFB。这些强迫症的有效靶点聚集在一个将额叶区域连接到STN的共同功能网络上或周围。内侧前脑束(slMFB)可作为OCD的有效DBS靶点。slMFB-DBS的电极位置位于RN的前方和STN的内侧。
GPi已被用作颈肌张力障碍的治疗靶点。在治疗颈肌张力障碍的GPi-DBS中,还报道了基于有助于改善症状的刺激部位的最佳刺激网络。也有报道称,STN-DBS可改善颈肌张力障碍,刺激背侧STN是有效的。
该项日本的报道,虽然治疗部位旨在治疗颈肌张力障碍,但该患者强迫症状也有所改善,说明强迫症中涉及的功能网络也可能在FF的尾部区域运行。
术者简介
姜磊 副教授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四科主任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神经调控与功能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神经脊柱和疼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周围神经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脑认知与神经调控学组委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神经外科质量控制中心委员
新疆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疾病:1.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梅杰综合征、扭转痉挛、痉挛性斜颈等各类肌张力障碍的外科手术治疗;2.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的手术治疗;3.各类难治性、继发性癫痫的术前评估及手术治疗;4.精神类疾病的外科治疗(难治性强迫症、抑郁症、药物成瘾等);5.干细胞药物的临床应用(脑卒中、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病等);6各种病理性疼痛(残肢痛、糖尿病足、椎间盘术后疼痛等)7.各类周围神经疾患的诊治

扫描二维码,查看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更多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