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描左侧二维码
进入泰杰伟业品牌专区


患者:男性,58岁。
现病史:因“右侧肢体活动不利2个月”入院。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角歪斜、言语含糊、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就诊当地医院诊断为左颈内动脉闭塞,予对症治疗;1个月前在当地康复医院康复治疗后回家;2周前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加重,当地医院行脑血管造影提示左颈内动脉闭塞、左椎动脉闭塞、右椎动脉动脉瘤伴狭窄、右椎动脉起始段狭窄,患者造影术后出现言语含糊、吞咽困难及口角歪斜、流涎,为进一步治疗就诊我院,门诊以“右椎动脉动脉瘤伴狭窄,左侧颈内动脉闭塞、左侧椎动脉闭塞”收住入院。

5.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状态。

DSA所示:右椎动脉V4段见两枚动脉瘤,伴有载瘤动脉多发狭窄、右椎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左侧椎动脉V4段闭塞。头颅MRI见双侧前循环脑梗死,其中左侧侧脑室旁、半卵圆区亚急性脑梗死伴部分急性脑梗死。因左侧半球脑梗死病灶较新,暂不适宜行左颈内动脉闭塞开通,予以药物治疗,此次以处理后循环病变为主。


4.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

全身麻醉。

5.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置入后予替罗非班静脉微泵抗血小板,防止急性支架内血栓,维持至术后24小时。

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构音障碍,记忆力、计算力差,对答切题,口角左偏,伸舌右偏,左侧肢体肌力5级,右上肢肌力4级,右下肢肌力3级,右侧Babinski征阳性。足背动脉搏动良好。

8F 血管鞘
6F 80cm 长鞘
6F 115cm 中间导管
0.014in*215cm/300cm 微导丝
0.018in*300cm 微导丝
XT-27 微导管
球囊扩张导管 4mm*20mm、2.5mm*20mm、3mm*20mm
椎动脉药物洗脱支架 5mm*16mm
泰杰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TJED-D-4.0-25

全麻成功后取平卧位,双侧腹股沟区常规消毒铺巾,取右股动脉穿刺,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置入8F血管鞘。全身肝素化,0.035in导丝引导5F单弯导管及5F 125cm多功能导管行脑血管造影,见右颈内动脉C6段中度狭窄、左颈内动脉起始段闭塞、右颈内动脉经前交通动脉向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代偿供血、右椎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右椎动脉V4段多发夹层动脉瘤伴狭窄、基底动脉中段小动脉瘤、左椎动脉V4段闭塞。

6F 80cm长鞘在泥鳅导丝及5F 125cm多功能导管引导下置于右侧锁骨下动脉起始段,0.018in*300cm微导丝置于右腋动脉稳定长鞘,0.014in*215cm微导丝引导4mm*20mm球囊于右椎动脉起始段扩张后撤出微导丝、球囊及0.018in微导丝,0.035in导丝引导6F 115cm中间导管置于右椎动脉V2段,行3D造影。
【3D造影】
3D重建影像测量显示载瘤动脉远端血管直径约3.61mm,近端血管直径约3.97mm,狭窄段血管直径约1.24mm。

路图下,0.014in*300cm微导丝引导支架微导管置于右椎动脉V4段,微导丝头端置于左大脑后动脉P2段,中间导管跟进至右椎动脉V3段,交换撤出微导管,送入2.5mm*20mm球囊于右椎动脉V4段载瘤动脉狭窄段缓慢扩张一次,缓慢泄球囊后造影见狭窄有所改善,撤出球囊,交换送入支架微导管至基底动脉上段,撤出微导丝,选用泰杰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TJED-D-4.0-25(预期血管直径和长度为:3.5mm*32mm)。
先将支架水化后于生理盐水中推出头端,支架输送导丝头端塑一小单弯;再将支架头端于生理盐水中回撤至输送鞘管内,经支架微导管输送到位,于基底动脉中段打开支架头端呈V型,缓慢回撤至右侧椎动脉V4末段,远端锚定后,造影确认支架远端释放、贴壁良好;然后,采用缓慢推挤方式将支架逐渐释放,同时中间导管逐渐下撤,支架完全释放后,近端落于右侧椎动脉V3末段。支架完全释放后,造影显示在两个动脉瘤瘤颈及两者之间支架打开贴壁欠佳,其中近端动脉瘤瘤颈处最为明显。
沿支架输送导丝上推XT-27微导管至支架远端,撤出支架输送导丝,予替罗非班400ug缓慢静推后以250ug/h静脉微泵。送入0.014in*215cm微导丝,成襻后于支架内轻柔按摩,造影观察见支架贴壁有所改善,但近端动脉瘤瘤颈处仍贴壁欠佳。



撤出球囊,保留300cm微导丝于右椎动脉V3段,下撤中间导管至右锁骨下动脉内的长鞘内,沿微导丝送入5mm*16mm椎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扩张释放于右椎动脉起始段,造影见狭窄处得到明显改善,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双侧大脑后动脉、双侧小脑上动脉及双侧小脑前下动脉显影可见。
行XperCT未见明显颅内出血。


【于近端动脉瘤瘤颈处,CT显示:血流导向密网支架与动脉瘤及血管壁的位置关系图】
撤出中间导管、长鞘,7F Exoseal血管封堵器封堵穿刺点后加压包扎,术毕,手术经过顺利,麻醉苏醒满意,术后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无新发异常体征,患者安返病房,继续替罗非班静脉微泵抗血小板,术后维持24小时。
术者简介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中山医院神经外科脑和脊髓血管疾病微创神经外科亚专科主任,徐汇区中心医院神经介入科学科带头人,徐汇区母婴安全专家库专家。
长期从事脑血管临床诊疗和研究,尤其擅长脑卒中的微创诊疗,年完成高难度脑血管病微创手术超过300例。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主持上海市科委研究课题3项,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教育部医疗成果奖一等奖1项,上海市医疗成果奖一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参编专著4部,担任《World Neurosurgery》、《中国临床医学杂志》审稿人。
上海市卒中学会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
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介入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青年委员。

第二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神经内科博士毕业,2009年于总装备部总医院-北京解放军306医院神经内科担任主治医师,2018年于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担任主治医师,2023年11月于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任主治医师、4A病区副主任,主要从事神经介入诊疗工作。
擅长:急性脑梗死脑动脉取栓溶栓术,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颅内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颈动脉及颅内动脉慢性闭塞开通术以及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眩晕的诊断及治疗尤其是耳石症的手法复位治疗。
现任:上海市卒中学会血管内治疗分会委员。
曾任:国家卫计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缺血性卒中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理事。
产品介绍
相关产品
ABOUT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