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对单侧耳鸣,单侧听力下降,局限于内听道内的肿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总以为良性的肿瘤生长缓慢,可以不用管他。但实际情况如何?
听瘤的生长速度?
一般来说,听瘤每年生长2-8mm,但总结近几年来我们治疗的听瘤病人却发现大部分病人肿瘤生长速度超出了平均生长速度的20%甚至是 80%。在青春期和孕期的患者,肿瘤往往会加速生长,可能超过8mm/年。发病年龄也在提前,通常发病年龄在 30-50岁之间,但在本组病例中,20-35岁的病人占 27.9%,经治的病人中最小年龄 15岁,发现时肿瘤直径已经超过 40mm,这说明疾病的流行病学可能正在发生改变。
听瘤早切好还是晚切好?
早切或晚切,最重要的是术后是否会并发面瘫的问题,面瘫与否跟肿瘤的质地、面神经的粘连程度,以及医生的个人技术等都息息相关。当肿瘤小于两公分时,被听神经瘤压迫的面神经、听神经张力较小,肿瘤切除后面神经、听力保留概率也较大,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也少。对于训练有素、技术熟练的同一个听瘤医生来说,早切要比晚切要好。经过长年的经验积累,我们建议听神经瘤应当尽早切除,处于观察期的听神经瘤,一旦发现肿瘤在增长,应尽早就诊切除。
对医生来说,肿瘤越大,治疗难度也越大,保面保听的概率会降低,相应地,病人治疗付出的代价也越大,选择余地也越来越小;但肿瘤巨大时,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超过4cm的巨大听神经瘤压迫脑干、小脑半球,与面神经、三叉神经和后组颅神经关系密切,出现了生物结构上的侵袭破坏,如两者之间建立了血供的联系、软脑膜结构被破坏、神经张力到了神经变性的临界,患者往往合并有脑积水,出现头痛、饮水呛咳、行走不稳,头部极度不适,有日常生活无法支撑下去的感觉。
在这种情形下,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较多,如:面瘫、声音嘶哑、呛咳、术后出血,甚至有威胁生命的相关并发症!
最近我们病房住进了一位患者,在过去的一年里,他发现自己的肿瘤在快速生长,他的人生是否会发生改变?让我们了解一下他的诊疗故事。
患者杨先生,今年41岁,四川人。杨先生一年半前突然出现了耳鸣,想想应该是自己长期从事商业计算机工作,有点神经衰弱,于是他决定好好休息一番。可是几个月过去了,杨先生的耳鸣并没有好转。直到有一天,正在伏案工作的他,突然觉得天旋地转,就晕倒了。在同事的帮助下,杨先生到了医院进行检查。
等待的过程有点漫长,“MRI提示左CPA区占位,约1.6cm,考虑听神经瘤可能,定期随诊,”医生注视着杨先生的核磁共振的说。医生的话很简单也很短,但是对于杨先生来说,这句话却很沉重,在他脑海里反复游荡却无法听进去,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从这一天开始,杨先生的电脑里都是关于听神经瘤的搜索,辗转全国各地名医,纠结各种治疗方案,最终也无法定夺。一年半的时间很快就这样过去了,杨先生的的肿瘤却在悄悄地“疯长”——从1.6cm长到了2.5cm。
直到有一天看到楼美清主任的一篇听瘤报道,对于听神经瘤的保面保听概率都非常高,杨先生立马收拾了行李来到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患者按常规通过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打开硬膜、释放脑脊液,在桥小脑角发现肿瘤。肿瘤质地中等,蛛网膜边界清晰,充分敞开内听道后壁后,将内听道内和内听道外的肿瘤同时暴露。先切除内听道肿瘤,再肿瘤囊内切除,最后分离内听道口的肿瘤与神经粘连,神经表面的滋养血管保留完好,肿瘤彻底切除!面神经和耳蜗神经完整保留。手术结束时,用0.1mA刺激,可以引出宽大波形,提示面神经功能保留完好。









术后CT显示内听道后壁磨除,内听道底敞开,后半规管保留。

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面神经功能 I级;术后听力情况:有效听力保留

杨先生在随访观察的过程中,肿瘤在快速生长,我们一致认为他的肿瘤应当尽快切除,在团队合力努力下,我们为杨先生赢得了新的人生,他的听力和面神经功能都得到了保留。也就是说,他以后的人生不会有任何的担忧。像这样的患者有很多,他们都幸运地得到了治疗。但是有一位患者因为抱有侥幸的心理、不敢直面手术治疗,但是肿瘤在不断悄悄生长,最后发展到肿瘤巨大、严重压迫脑干,甚至无法走路了才来治疗,而此时治疗效果也不理想。
我们四年来治疗的病人结果统计:肿瘤直径小于3cm的中小型听瘤,面神经功能 I级保留率达到97%,而大型听瘤,面神经功能1级保留降到60%;听力保留率也是这个趋势,肿瘤越小术后面神经功能保留率、听力保留率越高!

楼美清教授
Professor Meiqing Lou,M.D.
楼美清,现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任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颅底外科组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市神经外科专委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微侵袭神经外科专委会委员,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脊柱脊髓专家委员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肿瘤专业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神经脊柱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垂体瘤协作组委员。
从事神经外科工作31年,有高度娴熟扎实的显微镜和内镜神经外科技术操作功底, 在颅内肿瘤、脑血管病、脊椎等神经系统疾病手术中积累了约6000余例的丰富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垂体瘤、听神经瘤、脑干等颅底疾病。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