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BCI)可以令使用者通过意念操作设备,然而非侵入式BCI通常表现出较高的错误率。经颅聚焦超声(tFUS)是一种新兴的非侵入式神经调节技术,具有很高的时空分辨率,一项研究发现以V5为靶点的tFUS可以显著减少BCI拼写任务中的错误,并探索其潜在工作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
脑机接口(BCI)可以使用侵入式植入阵列或非侵入式技术读取脑信号来执行任务。侵入式BCI已证明能够控制机械臂 、解码语音和解释笔迹, 然而植入阵列需要进行脑部手术,限制其适用性。非侵入式BCI已证明能够控制机械臂、操作轮椅 或在虚拟键盘上打字,然而即使有了最近的创新,非侵入式BCI的在线准确率仍然仅约为70%至80%。
传统的非侵入性神经调节设备,如经颅电刺激和经颅磁刺激,空间特异性有限,通常为厘米级,这可能会无意中调节非目标大脑区域,因此其通常被限制应用在 BCI 会话之前或之间进行,以促进皮质学习,而不是在会话期间。经颅聚焦超声(tFUS)已证明横向精度达到毫米级,先前的研究表明它能够在刺激会话期间调节皮质回路,甚至可以被用于脑脑接口,其中一个受试者的大脑通过 EEG 读取信息,并在另一个受试者中引发相应的 tFUS 诱发感知,然而到目前为止,tFUS还没有被用来调节直接控制 BCI 的大脑信号。
本研究探讨了tFUS增强人BCI的潜力,探索了tFUS是否可通过在mVEP BCI拼写任务期间调节V5来增强BCI控制,并通过神经数据分析,以探究参与执行此BCI任务的可能神经机制。
tFUS与mVEP拼写器实验范式
受试者在屏幕上看到一个六乘六的虚拟键盘,他们被指示盯着他们想要输入的特定键,键盘的每一行和每一列都在向右闪烁,一个扫描时期由每行和每列闪烁一次的线条组成。根据受试者的不同,tFUS在每个扫描时期内脉冲1、2或4次,第一次超声刺激在视觉刺激开始前 100 毫秒开始,额外的刺激在剩余持续时间内等距分布。相同的受试者以主要随机顺序在四种条件下进行测试:非调制(无tFUS)、解耦-假tFUS(有tFUS但解耦)、tFUS-GP(tFUS靶向位于距离1厘米以上的对照脑位置)和tFUS-GC(V5靶向tFUS)。

V5靶向tFUS显著降低mVEP BCI拼写错误
研究结果显示,tFUS显著改善了运mVEP BCI拼写器的性能。具体来说,tFUS-GC条件下,mVEP BCI拼写器的欧几里得误差显著降低。这种条件下的试验平均误差为13.3%,中位误差为0.0%,相比于非调制条件下的15.5%平均误差和11.8%中位误差有显著改善。统计分析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使用单尾ANOVA和单尾z检验,Bonferroni校正后结果显著(p<0.001)。解耦-假tFUS、非调制和tFUS-GP条件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N200调制与频段功率变化
对顶叶上叶(SP)和颞下回(IT)进行N200 θ功率分析,分别对应背侧和腹侧视觉加工通路。在所有频带中,只有tFUS-GC条件的SP与其他条件相比有显著差异,与其他条件相比,其θ和α N200功率显著增强,这说明tFUS-GC放大在背侧通路的θ和α N200功率继续向下游传递。在检查腹侧通路(IT)时,在tFUS-GP条件下,θ、β和γ频率的功率相较于其他条件显著下降,此外,与未调制条件相比,tFUS-GP的α功率显著下调。

tFUS-GC保持背侧通路连接并削弱腹侧通路
在θ和α频率范围内,使用绝对Pearson相关系数(r)对所有四种情况的皮质连接进行量化。结果表明,在θ波段与未调制条件相比,在α波段与未调制条件和tFUS-GP条件相比,tFUS-GC和解耦-假tFUS条件下V5-IT的相关性显著降低(p<0.05)。在α频率范围内,不同条件下背侧通路连接无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在α波段的超声神经调节没有显著改变背侧通路。然而在θ范围内,与其他三种情况相比,解耦-假tFUS条件显著削弱了背侧通路,这表明潜在可听声音可能会减少视觉运动注意,从而减弱大脑中视觉处理的背侧和腹侧连接。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使用了一种新兴的非侵入性神经调节技术——经颅聚焦超声(tFUS),其高时空精度为BCI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将tFUS应用于视觉运动区域V5,研究人员成功地减少了BCI拼写任务中的错误率。这一发现不仅验证了tFUS在改进BCI性能方面的潜力,还揭示了其调节大脑特定区域功能的机制。
专栏作者
杨艺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脑机接口转化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北京大学八年制医学博士,英国牛津大学Nuffield临床神经科学中心访问学者。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青年学者,北京市科技新星。
聚焦于意识障碍疾病的系统诊断、预后预测和神经调控治疗,以及脑机接口新型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2022年作为项目负责人获批“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青年项目“意识障碍的闭环神经调控治疗”。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作者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查看更多“功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