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省中心医院成功实施了院内首例“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精准引导下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
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是对我院神经外科团队不断开拓创新精神的有力证明,也彰显了我院在医疗技术创新方面的决心与实力,更为广大三叉神经痛患者开辟了一条全新、精准,微创的治疗之路。是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医工结合实践中的重大突破。

74岁的郑阿姨,由于右侧面部发作性疼痛3年被诊断为三叉神经痛,曾多处求医,应用多种药物都效果不佳,也曾有医院建议郑阿姨行开颅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但郑阿姨担心自己年龄大,且心肺功能均不好,手术风险较高,拒绝进行开颅手术。经多方打听慕名来我院就诊,神经外科在荔志云教授的指导下,经过严密的术前准备,个性化为郑阿姨制定了手术方案—神经外科机器人辅助下三叉神经微血管压迫术。

这一手术不需要开颅,只需要将一根铅笔芯粗细的微导管通过颅底卵圆孔精准置入三叉神经半月结,并通过导管前端的微球囊对半月结进行压迫1-2分钟即可达到手术目的。术后麻醉清醒后患者即感觉面部不疼了,郑阿姨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据甘肃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会长、甘肃省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荔志云教授介绍:三叉神经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疼痛发作时非常剧烈,缓解期又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他的发生原因多认为与三叉神经在颅内发出位置血管压迫有关,治疗上目前多主张开颅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但对于高龄、体弱、心肺功能不能耐受手术及不愿意接受开颅手术的患者可进行微创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

我科自2022年引进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以来,在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等众多神经外科疾病的精准化诊治上相较徒手进行三叉神经半月结穿刺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极致精准定位:

依托机器人辅助的三维立体成像与导航系统,手术团队能够对三叉神经病变位置进行亚毫米级别的精确定位,确保手术路径的最优规划。

最小侵袭治疗:

结合机器人灵活的操作臂和精细的器械,手术创伤被降至最低,有效缩短了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少了手术并发症。

个性化手术策略:

在荔志云教授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手术机器人的智能化支持下,团队能够针对每位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效果。

快速疼痛缓解:

手术后,患者几乎立即体验到疼痛的大幅减轻乃至消失,极大地改善了生活质量。

最大程度保留感知功能:

通过精准的压迫技术,有效避免了对面部感觉神经的广泛损伤,维护了患者的面部感知能力。

低风险高效率:

与传统手术相比,该技术极大降低了手术风险,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特别适合高龄及不适宜开颅手术的患者。


甘肃省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功能学组在荔志云教授的带领下,在原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正不断向神经外科治疗的新高度迈进。在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的加持下,目前已成功开展难治性癫痫VNS治疗及神经调控,帕金森病DBS治疗及神经调控,痛性神经系统疾病、卒中或外伤后偏瘫及意识障碍的SCS及VNS治疗以及神经调控。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可能,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精准、高效的医疗服务,守护每一个生命的健康。
甘肃省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是一个医教研一体的重点专科,科室目前拥有医生13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研究生导师2人,所有医生均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科室目前展开设置床位80张,包括2个病区及一个专科标准化ICU。主要诊治范围涉及神经系统创伤、脑血管疾病、颅脑肿瘤、脊髓脊柱病变、功能神经外科、神经系统先天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及小儿神经外科等疾病,目前所有诊治项目均已开展,其中小儿神经外科是甘肃省设置床位最多、手术最多的亚专科。甘肃省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以优质、专业的医疗服务竭诚为广大伤病员服务。
妇幼健康科普 您身边的科普
文图 | 神经外科 孙建军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