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1日发布 | 2564阅读

格桑顿珠、李元民、赵岳峰入围【中国好医生 中国好护士】2024年6月月度人物候选,点赞评议环节期待您的参与和鼓励!

脑医汇

格桑顿珠、李元民、赵岳峰入围【中国好医生 中国好护士】2024年6月月度人物候选,点赞评议环节期待您的参与和鼓励!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开展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之“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2024年6月月度人物候选人网上评议环节正式启动。经广大群众热情推荐线索、各省(区、市)卫生健康委认真审核报送,2024年6月共有53位候选人接受点赞评议。其中,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格桑顿珠教授、德州市中医院脑病一科主任李元民教授和陕西省商洛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赵岳峰教授成功入围。


image.png

格桑顿珠

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image.png

李元民

德州市中医院脑病一科主任


image.png

赵岳峰

陕西省商洛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投票通道

点击上方按钮

格桑顿珠”、“李元民”、“赵岳峰

点击“投票”,在页面最后输入正确的验证码,点击“提交

每人每天可投票一次

活动持续至2024年6月30日


丨格桑顿珠事迹简介:将顶尖技术带回藏区


image.png


格桑顿珠,藏族,中共党员,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自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格桑顿珠诠释了一名外科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作为医学博士,他一直在践行医教研整体发展的工作思路,在科研及教学方面也取得了骄人成绩,开创成立了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的神经外科,并推动其变为医院的重点科室。他用自己过硬的专业能力解决临床疑难问题,获得全区很多患者的慕名就医。同时,他倾囊相助指导和帮助年轻医生快速成长,组建了一支业务能力较全面的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工作之余,他还不断学习,勤奋钻研,在科研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好成绩,目前担任西藏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022年拉萨抗击疫情期间,他带领全院职工持续奋战100多天圆满完成方舱和定点医院两大任务。



应对突发事件


格桑顿珠曾多次参加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自然灾害救治工作。2012年在墨竹工卡“山体滑坡”事件中,他任西藏自治区专家组成员,驻点现场,圆满完成现场救治及医疗保障任务。2013年冬天,他响应自治区党委政府号召,作为自治区医疗巡诊专家组成员前往那曲安多县和聂荣县,走村入户为高海拔农牧民群众开展为期21天的医疗巡诊及救治任务,给20多个村镇近2万名牧民做了巡诊及现场诊治工作,开展小型手术10余台。2014年5月昌都芒康县地震时,他再次接受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安排前往地震灾区开展救灾及救治任务,覆盖芒康县和左贡县10余个受灾乡镇,完成近1万余名农民群众的健康体检及部分地震受伤人员的救治。2014年7月,他再次去那曲嘉黎县泥石流受灾的忠义乡开展救灾救治,圆满完成救灾任务的同时,给当地近600名中小学生开展健康体检及先心病筛查,为当地乡镇医院医护做了5次业务培训。2022年8月西藏新冠疫情暴发时,作为一名“白衣战士”,他冲锋陷阵、逆行向前,带领全院职工主动请缨接管了1217张床位的方舱医院,同时主动承担了综合定点医院的救治任务,作为定点医院重点完成了全区新冠透析病人、新冠外科救治病人、新冠精神科患者以及很大一部分新冠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持续奋战100多天完成了方舱医院救治任务,同时完成了综合医院的重症、外科、透析、精神疾病等患者的救治任务。



钻研科学研究


格桑顿珠认为,临床医生不仅需要医术精湛还要善于总结和研究,因此,他很重视科研和经验教训的总结,在攻读硕士期间参与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出血性脑血管病规范化治疗,并研究出盗血再灌注突破的时间窗,为巨大动脉畸形围手术期预防再灌注突破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成果也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博士期间,他再次参与“十一五”重大课题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制定出一整套术后用药治疗指导方案,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几率。


学成回藏后他发现,在西藏感染性脑积水、脊柱结核、血栓性脉管炎等病患较多,且这些疾病临床治疗比较棘手,故提出了创新技术用于治疗重型脑积水,预防脊柱结核术后反复,治疗血栓性脉管炎等藏区多发病,格桑顿珠的创新技术疗效明显,广泛用于临床,已救治100多名患者,大大降低了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结核寒性脓肿及血栓性脉管炎导致的截肢的风险。他还完成了自治区科技厅重点项目“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与脑出血相关前瞻性研究”,取得较好的科研成果。因较出色的科研能力,他被邀请参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牵头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脑血管病急性期诊疗技术规范化应用和医疗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技术研究,成为西藏分课题负责人之一。


为促进自治区二医院神经外科的跨越式发展,格桑顿珠通过努力在西藏二医院建立了北京天坛医院西藏临床技术援助基地,赵继宗院士西藏神经外科技术指导中心,中日友好医院西藏脑瘫救治中心等,一方面使西藏的患者在家门口可以享受全国顶级神经外科专家的诊治,已累计完成脑肿瘤、脊柱脊髓肿瘤、脑血管疾病、脑瘫等高难度手术300余台;另一方面有力促进了二医院神经外科的快速发展。目前二医院神经外科已发展为拥有博士1名,硕士3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业务能力较全面的发展型科室。



勇担社会责任


尽管格桑顿珠忙于业务、学习、建科室组团队,但他谨记一名医务工作者的社会责任,积极参加医院倡导和组织的各种面向社会的公益性活动,成为一名为群众所熟悉的好医生。对一些家境贫困医疗费用又较高的患者,格桑顿珠经常找媒体、找资助机构帮他们解决医疗费用,这些年为十几位患者解决了总计70余万的医疗费用。只要有需求他都热情地为西藏的病人联系内地的医院和专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患者在他乡能安心舒心地治病。他的热心和无私帮助使每位患者和家属都留下了感激的眼泪。同时他利用自己是藏族没有语言障碍的优势经常深入周边农村,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进行健康知识的传播及巡诊看病,充分彰显仁爱济世的大医本色。



李元民事迹简介:专攻术业精勤不倦医者仁心守护生命

    


image.png


李元民,现就职于德州市中医院,任脑病一科主任,兼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脑卒中血运重建等多个专委会委员。从医20多年来,李元民完成介入手术上千例,熟练掌握颈内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及锁骨下动脉狭窄的诊断及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前沿技术,带动了医院脑病科的发展。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五一农场医院开展援疆工作,当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次会议党代表。曾先后获得“德州好医生”“德州市最美健康卫士”“山东省好医生”“山东援兵团工作先进个人、第十批省市援疆工作先进个人、个人记功”等荣誉称号。



牢记誓言,践行医者使命


2021年9月,李元民被派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五一农场医院担任副院长,开展为期一年半的援疆支医任务。“虽然困难重重,但我早已做好与各种困难斗争的心理准备!”


抱着“来了就要为群众做点什么”的想法,李元民把这里当作第二故乡,处处为医院着想,为患者考虑,很快融入医院集体,用精湛的医术为患者祛除病痛,守护百姓健康,时刻牢记援疆誓言,践行医者使命。


2022年3月,一位肺心病、急性心衰病人经“120”急救车转到农场医院,李元民第一时间带领团队进行急救指导、制定诊疗方案,并进行查房、病例讨论。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出院后,他以此患者为例,带大家一起总结、学习,将个体化原则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为了提升科室业务水平,李元民毫无保留地传授自身经验,带领医护人员查房,并安排“援疆科普大讲堂”、科室讲座,帮助当地医护人员提升诊疗能力,为医院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


除了日常在医院的工作外,李元民还利用休息时间参与义诊等公益活动。每到一处,他了解病史、测量血压、听诊心肺、指导用药,尽量满足每位群众的需求。他的耐心、专业受到了群众好评,成为义诊队伍中“最受大家欢迎”的医生。



勇攀高峰,书写大爱担当


在日常工作中,李元民不断提升自身诊疗水平,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学习。2017年,李元民来到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进修。进修期间,他废寝忘食,用心钻研医疗技术,学成归来后,他及时填补了市中医院脑血管介入手术的空白。“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李元民带动科室成员共同学习,让脑血管介入手术成为每个人都熟识的技术。


在李元民的促成下,市中医院于2018年取得卒中防治中心资格,2019年成功获批中国卒中急救地图成员单位,并成功完成德州市中医院首例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溶栓、机械取栓手术,在德州市率先开展经桡动脉穿刺行脑血管造影术及经桡椎动脉支架植入术。


2022年2月,一名脑卒中患者转入德州市中医院,患者静脉溶栓后急需做全脑血管造影术。刚从新疆回家休假的李元民得知这一消息,迅速赶往医院,在手术台前一站就是两个多小时,直到患者转入病房他才松了一口气。“患者躺在手术台上,把自己的生命交给我,虽然这样的手术我做过很多,但我必须要尽职尽责,让他尽快康复。”李元民说。



身披荣誉,始终初心不改


自2022年担任脑病一科主任以来,李元民带领科室人员,坚持以“中西结合、德业兼修”为宗旨,以脑血管病为防治重点,建立了卒中高危人群筛查、院前急救、超早期溶栓、介入治疗、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针灸、康复、健康教育、预防、出院随访等全方位的中西医结合、防治一体化诊疗模式,通过多学科协作,让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最佳救治,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在李元民的办公室里,墙面上摆满了锦旗。每一面锦旗的背后,都是患者和家属的真情流露,每一次真诚的致谢,都给予他无穷的力量。一面锦旗就是一个故事,也是一份认可和一份信赖。“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对得起每名患者是我的责任。”李元民说。


赵岳峰事迹简介:默守医者初心,守护群众健康


image.png


赵岳峰,1975年生,现任陕西省商洛市中心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2020年被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地委行署授予优秀援藏医疗人才,被农工党陕西省委会评为优秀党员,被农工党陕西省委会评为抗击疫情先进个人;2022年被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评为优秀援藏人才,被陕西省保健协会急诊创伤救治专业委员会评为先进工作者;2023年被商洛市文明办评为岗位学雷锋标兵、商洛好人,被陕西省委宣传部评为陕西省岗位学雷锋标兵,被农工党商洛市委会评为优秀党员。



初心不改,心系群众


2000年从延安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赵岳峰放弃了当地高薪聘用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商洛工作,用实际行动为家乡医疗卫生事业贡献力量。23年来,他恪守职业道德,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初心使命,以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德,全心全意为患者健康服务。业务技术方面,他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积极参加省内外举办的各种学术会议,多次外出进修学习丰富理论知识,提升技术水平,攻克多项技术难关,在神经外科诊疗领域颇有建树。


他秉持医者初心、牢记行医准则,几十年如一日坚守临床一线,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遵守临床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用心用情关怀每位患者,年均接诊患者900人次、手术100例,累计带教学生1000余人,收到锦旗、感谢信不计其数,从未发生过任何违规违纪行为和医疗差错事故。担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后,他着力加强科室管理,积极推行无假日体检门诊、体检后健康管理、健康知识走上门等新服务模式,健康管理中心接诊量增长6.4 %。



热心公益,大爱无疆


赵岳峰心怀大爱,热心公益。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致力于发挥自身光和热,身体力行解决广大民众急难愁盼问题。充分利用医务工作者的专业优势,开展送医送药进乡村等活动,经常深入偏远镇村义诊,挨家挨户看望高龄慢性病患者,指导用药保健措施,将温暖送到村民心坎上。他主动申请加入商州曙光救援队,并成为骨干队员,每年坚持专业训练,提高应急救援水平,多次在灾难发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参与救援,得到公安消防的认可和广大群众称赞。


他心系藏区百姓安危,在冬日独自驱车500多公里前往天气恶劣的西藏泉水湖地区,为驻守官兵们进行体检、送医送药,为藏区老百姓开展义诊和健康教育活动。面对2021年洛南严重水灾,刚刚援藏归来的他来不及回家休息,立即拖着疲惫的身躯直奔水灾现场,投身到当地抗洪救灾中,连续几夜未眠未休,救助百姓数百人,全力守护受灾群众健康平安。



勇挑重担,无私奉献


赵岳峰勇于涉险滩,闯难关,肩负起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重担。2019年7月,他加入陕西省第五批援藏医疗队,入驻平均海拔4500米、医疗条件落后的阿里地区人民医院。由于高原反应,他常常忍受着身体上的巨大不适,坚持带着氧气瓶开展工作,积极拓宽业务范围,先后开展颅脑外伤手术21例,引进多项技术填补了阿里地区医疗领域空白。


2020年,面对阿里地区突发的新冠疫情,原本在家照顾高烧孩子的他舍小家、顾大家,毅然返回阿里参与疫情防控,奔赴各个高速路口、多个社区消杀环境、运送物资;2022年8月15日,商洛突发新冠疫情,他自发组织曙光救援队车辆组建转运队,主动请缨担任队长,往返奔波运送病人200余人。



快发动身边的朋友一起点赞,

为格桑顿珠李元民赵岳峰助力吧!

投票通道

推荐通道

image.png

image.png

综合:健康中国、中国文明网、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山东省卫生健康委、陕西省卫生健康委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