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ICAS病变合并远端血栓形成,由于近端狭窄可能导致远端血栓不易取出,传统的支架取栓可能导致手术失败,球囊成型可能导致远端血栓异位,使手术陷入困境,且术中容易出现操作性相关的并发症。对于此类病例采用BASIS技术,解决近端狭窄的同时,又能防止远端血栓的逃逸,减少手术操作,并降低操作风险,避免传统支架因多次操作导致血管内膜夹层,使后续操作困难甚至手术失败等事件的发生,同时也规避了多次操作导致的血管痉挛,及血管穿孔的风险。
本期“术说卒中”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易婷玉教授分享Neurohawk取栓支架下的BASIS技术治疗大脑中动脉闭塞。
01
01
患者女性,68岁,以“发现左侧肢体无力4小时”为代主诉入院。
现病史:入院4小时余前醒后发现左侧肢体无力,行走偏移,主要表现为行走向左侧偏移,伴头晕,体位改变时头晕加重,无呕吐,在外未诊治,症状进一步加重,现就诊我院。
既往史:无特殊。
02
查体:
NIHSS 2分。发病前mRS:0,发病后mRS:1。神志清楚,对答切题,双眼球活动自如,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湿性啰音,右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双侧病理征阴性。
02
颅脑CT未见明显出血及新鲜梗死灶,ASPECT 9分。
多时相CTA
动脉早期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头端呈笔杆状,考虑狭窄性闭塞,晚期可见血流代偿。
动脉早期:水平位
动脉晚期:水平位
动脉早期:冠状位
动脉晚期:冠状位
动脉早期:矢状位
动脉晚期:矢状位
CTP
CTP提示梗死面积12ml,缺血半暗带129ml,Ratio>1.8。
牛角弓、路径迂曲。
03
术前诊断:
1.急性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脑梗死
2.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手术指征:
患者老年女性,以“发现左侧肢体无力”为代主诉入院。神志清楚,右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CTA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CTP提示梗死面积12ml,缺血半暗带129ml,Ratio>1.8,虽患者症状轻,但CTP提示有大片的低灌注,有加重的风险,血管内治疗可能使其获益,家属同意手术。
手术策略:
机械取栓。
术中涉及器械
6F 90cm 长鞘
6F 132cm 中间导管
0.021 inch 150cm 微导管
0.014 inch 200cm 微导丝
4.0mm*25mm Neurohawk取栓支架
2.0mm*15mm 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
04
1
6F 90cm长鞘在4F多功能管、泥鳅导丝的辅助下,到达右侧颈内动脉C1起始段,退出多功能和泥鳅导丝,路径较迂曲。
2
正位造影:
3
侧位造影: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残端呈笔杆征,提示狭窄性装完,右侧大脑前动脉向大脑中动脉代偿。
4
微导丝、微导管通过闭塞段到大脑中动脉远端,微导丝保留在远端,微导管退回近端,沿中间导管造影示右侧大脑中动脉前向血流,微导管首过效应阳性,支持狭窄性闭塞。
5
将微导管在微导丝辅助下送大脑中动脉M2段,退出微导丝,沿微导管送4.0mm*25mm Neurohawk取栓支架至右侧大脑中动脉M2段并完全覆盖闭塞段后释放,支架远端打开满意,部分支架打开不满意,考虑狭窄导致。
6
支架释放后造影见右侧大脑中动脉远端血流恢复,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予替罗非班静推0.5mg后以0.35mg/h持续静脉泵入,利用盲交换技术退出微导管。
7
沿支架推送杆送入2.0mm*15mm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完全覆盖狭窄段,接压力泵在6atm压力下扩张。
8
扩张后复查造影提示狭窄较前明显改善,支架全程打开满意。
9
观察20分钟后多次复查未见狭窄回缩,原位回收支架复查造影。
术后第1天颅脑CT平扫:颅脑CT未见明显出血及新鲜梗死灶。
术后第一天CTA:CTA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再通,远端血流良好,残余轻度狭窄。
术后第1天CTP:CTP未见明显低灌注,缺血半暗带2ml。
术后第7天颅脑MRI:DWI未见明显新鲜梗死灶。
术后第8天出院:神志清楚,言语清晰,对答切题,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右侧肌力5级,左侧肌力5级,双侧巴氏征阴性。
治疗体会
Neurohawk取栓支架全程显影,可观察支架在病变处打开情况,判断有无合并血管原位狭窄以及血栓嵌合度等,为术中诊断提供信息。
Neurohawk取栓支架可以配合球囊扩张导管,进行BASIS技术。可简化ICAS性闭塞的手术步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的预后。

指导老师
易婷玉
福建省漳州市医院
福建省漳州市医院神内介入科科室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助脑卒中血运重建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经桡动脉入路神经介入协作组组长
福建省海峡卫生交流会心脑血管病防治分会理事
漳州市医学专家协会康复委员会委员
主持4个省部级课题,在研经费超100万元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18篇,累计影响因子达40余分,单篇影响因子最高达8分
多次获得全国神经介入比赛大奖
获得2022年度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授予“中国神经介入十佳手术医师”
获得漳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的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术者简介
黄种月
安溪县医院
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神经病学硕士
2013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擅长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及介入治疗
曾立三
福建省漳州市医院
神内介入科医师
神经病学硕士
擅长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及介入治疗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