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7日发布 | 91阅读

今日19:00直播|宣武夜校2.0第五十七课——王韬:颈动脉狭窄血运重建的现状与未来

北京宣武医院

宣武

王韬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达人收藏
397e306fe694a882c730ae197bd0a2e6(1).jpg


直播路径


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直播技术支持
直播时间:
今日19:00-20:00

电脑端:登录网址

https://www.brainmed.com/meeting/detail?id=1148即可进入直播界面

录播.png


  团队介绍   

脑血运重建中心

      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缺血组成立于2000年底,虽然那时国内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外科和介入治疗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但凌锋主任还是坚持建立了这样一个专业组,成为国内一个特殊的亚专业方向,利用神经外科的技术手段治疗传统的神经内科疾病,20年过去了,缺血组一如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也经历了艰苦创业的历程。

病房位置:

宣武医院外科楼4层 (老病区)

宣武医院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大楼6层(新病区)

团队合影


01

医疗工作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脑血运重建中心是我国最早以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运重建治疗为方向的团队,融合了我院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和神经放射等国家重点临床专科的优势,外科手术与介入治疗并举,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颅外和颅内动脉狭窄的支架治疗、急诊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急性卒中取栓等各类手术,国际上首创了颈动脉闭塞和椎动脉闭塞的复合再通手术,并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等方面一直居于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团队共有10位医生,开放床位41张,每年完成4000例各类手术,建设有成熟的SOP和质控体系,各类并发症低于3%,是国内兼顾手术和介入技术最为全面的团队


02

科研工作

1

科研平台

团队建立了完备的临床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临床数据库、生物样本库、临床影像Core Lab和随访系统,实现了全病种、全流程覆盖,并获得工信部医学人工智能数据库创新任务。


2

科研方向

临床研究主要针对颅内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和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三类疾病,希望通过科学的临床研究设计,获得新的规律,与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紧密合作,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目前在研的临床研究有11项。基础研究主要针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变化和发展机制、血栓形成和凝血的相关机制等方面展开,获批多项国自然基金,并与中国科学院院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基因所、北京大学医学部等研究机构紧密合作。创新研究是针对影像标志物的发现、AI判读和疾病的新型治疗,目前在研上市前试验5项,与国内外多个企业联合研发的器材和软件系统正在验证过程中。


3

科研支持和产出

团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及北京市、国家卫健委、工信部等多项课题支持,目前在研科研经费超1000万元。每年发表高水平SCI论文30余篇,包括JAMA、JAMA Neurology、Neurology、Stroke、JNIS等。近3年获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若干。


03

教学工作

作为中国最早开展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进修培训的中心,20年来累计培训学员超过600名,覆盖中国大陆全部地区,并向美国、意大利、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以及港澳台等地区辐射。作为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中心神经介入专委会的主委单位,组织全国的神经介入规范化培训,作为首批国家卫健委神经介入培训基地和首都医科大学神经介入研修学院,具备系统完善的培训体系。团队目前拥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2名,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共11名,培养博士后1名。


会议gif 0710.gif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